分享

[转载]关于山东日照王氏族谱问题之网络资讯(二)

 来兮2017 2017-04-02

[转载]关于山东日照王氏族谱问题之网络资讯(二)X

(山东“日照绿”茶)
七 老 岭 (七袄 岭)王 氏 探 源
世事纷更几变迁,提航自此离家园。
支分海角谁无地?派到浔阳各有天。
七老岭前云漠漠,百年冢上草绵绵。
何为一雁顶风渡,再设裳衣拜祖先。
一首七老岭诗赞,描绘了明洪武2年(1369年)王氏兄弟七人自江左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花果山乡当路村)为避倭寇侵扰外迁,至七老岭分手,从此天各一方、生离死别的悲壮情景。
有七老岭(七袄岭)传说的王氏,分布在鲁东南和苏北地区,主要有日照海曲王氏、五莲王氏、莒州王氏、胶南王氏、巴山王氏、前坡王氏及赣榆王氏等,人口逾20余万。
一、贵於秦 七老岭分支王氏曾有“贵於秦”之说,是因为战功卓著而族显的王翦及其子孙。王翦,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东乡人,其七世祖错是太子晋的八世孙,魏将军,六世祖坟为中大夫;五世祖渝官上将军;高祖息为司寇;曾祖恢封伊阳君;祖父亢、父视颐,均被召为中大夫,皆不就。王翦少时即喜兵战事,成年后为秦将军,曾于始皇十年(前236年)、十八年、十九年率军伐赵,迫赵王迁投降,始皇二十年收复燕国。同时,翦之子王贲率大军攻楚,取胜后回师攻魏,迫魏王投降。翦年迈时仍奉命率六十万大军南下攻楚,三番五次向始皇要田宅,即为后人所传“王翦之意不在田”的典故;其养精蓄锐、待机出击之法,成为兵法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的典范。翦共生六子:贲、戊、勇、刚、毅、乙。贲为秦将军、通武侯;贲子离,西汉时封武成侯;离二子;元、威,元官中议大夫,避秦乱迁琅琊,为琅琊王氏始祖。
二、隆于汉 “七老岭”分支王氏祖谱中有“隆于汉”的记载,是因为西汉时出了个右丞相安国侯王
陵,陵公是有七老岭传说王氏之先祖。王陵是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战国末年,卒于西汉高宗后7年(前181年)。他是王翦叔父王蠋的后代。燕乐毅伐齐,将封以万户,蠋以“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而力辞,并自缢而死(墓在临淄愚公山)。蠋子匡遂徙沛郡,陵即匡之后裔。王陵、刘邦乃同乡,陵为沛县豪富,刘邦曾以王陵为兄。刘邦起义时,王陵也聚集乡党几千人起义,占领南阳,归附刘邦。项羽得知后,恼羞成怒,将王陵的母亲押至军中,威胁王陵。王母为使陵不背叛刘邦,自刎而死。惠帝六年(前189年),王陵任右丞相。二年后惠帝去世,吕后欲立自己的亲戚为王,王陵力劝,吕后不遂,怀恨在心,表面上重用他当太子的老师,实际上剥夺了他丞相的权力。王陵因此推说有病,拒不朝请,十年后在家中去世。王陵子忌,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嗣爵,一年后卒,谥曰哀;忌子游,汉孝文帝元年(前179年)嗣爵,景帝后三年(前141年)卒,谥曰终;游子辟方,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嗣爵,元狩二年(前121年)卒,谥曰安;辟方子定,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嗣爵,元鼎五年(前112年)因罪免。
[转载]关于山东日照王氏族谱问题之网络资讯(二)
(日照万人体育擂台赛)
三、迁徙当路 西汉末年,朝政越来越腐朽,社会动荡不安。仕途坎坷的王尊,看到政局不稳,便急流勇退,选中东海,隐居当路。王尊,原居徐州,后迁兰陵。少孤,十三岁为狱小吏,初元中(前46年)仕县令、后任东平相,因捕会南山群盗有功,迁光禄大夫,守京兆尹,因奸臣诬告被坐免为庶人,继补军中司马,司隶校尉,后为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任东郡太守时间,曾游东海登云台,感慨而言:“跨海登州,游于东海,东有大山,西有环海,登崖观景,雅景可观,此仙山宝地,后世必出人杰”。后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16年)举家来到云台山,取 “当仕路”之意而定村名为当路村,并以“当仕路,忠民权,功于国,荣于家”为族训,尊王熙为当路始祖。王尊是王熙的七世孙,王尊为当路七世祖,“七老岭”分手时的七老为当路村的54世孙,三槐王氏15世孙。据此推算,日照海曲王氏始祖前失讳6世(七老后失讳5世)即应为当路60世,三槐王氏第21世,本人是海曲王氏14世孙(加失讳6世应为七老岭分支之20世),应为当路第73世,三槐王氏第34世。
(作者:莒人 2006-10-12 ) 2 (转贴)七 老 岭 王 氏 探 源
四、盛于两晋 莒县高崮崖宣统四年(1912年)重修族谱序载:“忆王姓,系出兰陵,初在海州,继迁山左。”兰陵即为兰陵侯王肃世居地。东海郡为秦新设,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汉末年之王朗乃一介儒生,以孝义闻名。徐州刺史陶谦举为秀才,因替陶代写奏章而赏识于汉献帝,被任为会嵇(浙江绍兴)太守。其时天下大乱,王朗先依附孙策,后投靠曹操,先后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官至司徒。其子王肃乃当世名儒,魏末官至将军,封兰陵侯。肃子八人中四人(恽、恂、虔、恺)“仕亦宦达,为后世所重”,女王元姬嫁晋文帝司马昭,为文明太后,生晋武帝司马炎等五子一女。西晋武帝乃东海王氏甥,不仅给帝舅诸人以高官厚禄,王恂官至车骑将军,被晋武帝称作“膀臂”,袭封兰陵侯;王虔官至尚书,别封安寿亭侯;王恺官至后将军,封山都县公,曾和石崇斗富。还追封王朗夫人杨氏为乡君、封王肃原配羊氏为平日靖君、继配夏候氏为荥阳乡君,媳郑、刘二氏为乡君,都有数百户乃至千户封邑。王虔子三人中(士文、康、隆),士文袭父爵,晋末官至右卫将军,南中郎将,镇许昌,“五胡乱华”时被匈奴人刘聪所杀。入东晋后,王隆一支始终官仕:王隆官至后将军,隆子景为大鸿胪,景子雅孝武帝时任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居副相之位,雅子三人准之、协之、少卿分别为晋散骑侍郎、黄门郎、侍中,乃西晋以来又一黄金时期。
五、立堂三槐 当路59世孙、明万历武进士—王明鹤,曾任两广总兵征蛮将军卫,官居一品,征越南病死于任所,赐封天下将才第一,敕封到故里按一品大员安葬。王明鹤曾修三槐堂家谱铜谱一部(谱上盖有将军铜印)。当路建村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早于三槐堂立堂之北宋(960—1127年)近千年;另日照周围“七老岭”分支王氏后裔俱称为“三槐王”,且有东港龙泉官庄王氏世存书有“三槐堂”的红灯笼两只(毁于“文革”)和沂水前坡王氏家谱封面所印“三槐王”为证。当路村王氏称三槐王亦出当路,那为何不称当路王而谓三槐王,为何不用始之“太原王”之堂号而用千余年后始立的“三槐堂”。笔者认为,目前虽无史料可证,但二者关系肯定非常密切,或确有世系传承,或当路王氏虽早但未立堂号,或三槐王明时显赫等等。

六、分支“七老岭” 莒县东心河《王氏族谱》(壬辰年修,即1952年)载:“吾王氏,由周灵王太子晋封于王国而得姓,贵于秦,隆于汉,盛于两晋。惟我东海一支由汉王陵公之后人隐居云台山麓当路村,延至明洪武2年,迭经兵燹,不得安居,吾祖因避难外出,曾说同时有兄弟七人届日照县七老岭便行分手。”赣榆大兴庄《王氏族谱》序载:“始祖朐阳(即海州)当路村人也,洪武二年避倭寇之乱,兄弟同迁者七人”,莒北小河王《王氏族谱》跋载:“先世世居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于明洪武二年迁至诸城南乡七老岭,兄弟七人自此分手。”日照龙泉官庄有“洪武年间七兄弟为避红头苍蝇自当路出,至七袄岭分手”之说。莒县清道光三年(1823年)《城阳东海山旺庞庄王氏族谱》序载,“莒邑王氏东来居多,当红巾祸起,十八村祸乱方殷,居其间者率争先徙族奔流于莒。”
元朝末期,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趁元朝征发15万民工修黄河之机,于1315年聚众三千,开始了红巾军起义,至1367年统一了江南,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洪武二年,红巾军已成为“国军”,况连云港距南京百公里左右,不可能朝廷亦不容忍在距京都较近的地区有红巾军残部活动,因此,个人认为“七老岭”分支之七兄弟为避红巾军而离当路之说应为不妥,大兴庄《王氏族谱》“避倭寇”之说与史实相符。史载:1369年,在日本内战中失败的武士和一部分浪人、商人得到西南部一些诸侯和大寺院主的资助,驾驶海盗船只在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这些人被称为“倭寇”。当路村近海临港,美丽富饶,是当时被掠夺的理想地之一。因不堪遭受倭寇的不断侵扰,王氏兄弟七人携妻室儿女自当路海口乘船外逃,至日照夹仓口岸停船登陆,自此开始了艰难的迁徙之路。行至七老岭,人生地昧,生活无着,在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危难之时,经众议,7家当自此分手,各觅生计。弟兄七人将母亲遗物一件—棉袄撕破,各藏一块,相约为日后子孙们相见认宗的信物,一步三回头,满含热泪的四散而去,各谋生路。
[转载]关于山东日照王氏族谱问题之网络资讯(二) (日照市区)

3 (转贴)七 老 岭 王 氏 探 源
关于七老岭王氏始祖名讳,笔者所查,目前说法有二:一是赣榆县兴庄、莒北小河王氏族谱载为,悌(伯敬)、忻(伯政)、明、亮、玉、良臣、义臣,伯敬公、伯政公分别居赣榆县兴庄、垒墩,余散居山东青沂(日照、胶南、诸城、莒县、五莲、沂水、安邱)各地;二是五莲县《琅琊王氏祖谱》载为,刚(字子花)、强(字子玉)、瑚(字子贤)、琏(字子孝)彦(字良臣)、伦(字良忠)、瑛,刚公、强公居地待考,余分别居山东青沂各地。
(莒县图书馆、沂水王立刚、浙江湖州王听兰)
参考资料: 《史记》、《汉书》、《中华姓氏通史 王姓》、《太原王氏》、《槐荫千秋》、《中华王氏网》
寻根问祖“明移民”作者:田文阁,老家日照盛世修志,旺地立碑。
近年来,日照大小村庄旁都新立起了石碑,刻着该村的村名及来历,而其中所见甚多的是“大明洪武╳╳年,╳姓立村。明代以前史,已不可考”类文字。这必然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日照明初立村何其多?据丁涛先生在《海曲村落名称渊源与建村因由浅识》中考:“日照县现有大小自然村镇1288个,有历史记载的历代(时期)建村数目是……明朝661个”;二是明初移民的源头在这里?实际上,这不仅是日照一地之事,而是有关山东、乃至涉及晋、苏、豫、皖、冀等大半个中国的课题。【1】首先,这需回顾明初移民山东的历史背景。元末明初,“山东……数千里沃野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榛莽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造成这种惨状的主要原因:战祸、天灾、瘟疫!元末明初,山东惨遭四次战祸。元朝统治者内讧迭起,诸王争城夺地,相互残杀,特别是帝位争夺一直与元朝相始终,亦使山东百姓陷入战祸。如仅从1308――l333年二十余年间,就换了八个皇帝,这是第一次战祸。其次,元朝入主中原后,在政治、经济上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和压榨,将各族人民按贵贱划分四个等级,汉人和南人最下等,致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各树旗反元,群雄割据,战争频繁。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势力“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高丽史》)”,从义民众十余万人,与元军奋战十三年之久。其中,毛贵率领的义军自元至正十六年(1356)就转战山东。东路北伐军二次经山东一直打到大都附近之通县,后受挫又败北山东,山东烽烟连年。其三,朱元璋乘势而起,削平群雄,在最后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其进军计划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撤其羽翼;扼守潼关守之,使关陇之兵不能出关;然后以兵北上,直捣大都”。此次战祸,山东首当其冲。其四, “靖难之变”使山东又罹第四次战祸。朱元璋死后,长孙明惠帝朱允汶即位,其四叔燕王朱棣起兵争皇位,内战四年。因朱棣遭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兵部尚书铁玄等拼死抵抗,两方动兵几十万,鏖战于济南、济阳、济宁、兖州、汶上、东平、东阿、临清等地,山东再次遭受战争涂炭。更为可悲的是,人祸连着天灾!元末明初,中原屡遭水、旱、蝗、疫侵扰,严重程度超过以往历朝。《元史》记,仅元末40余年,旱、涝灾害,山东18次,河南17次,河北七八次。特别是暴发了被老百姓称为“灭顶之灾”的大洪水。元至正元年(1341)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几乎年年都是特大洪水泛滥成灾,最大的如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同时决口,百姓流离失所45万余户。元末明初蝗灾也相当厉害,元至正元年(1341)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大蝗灾有十八九次。特别是元至正十九年(1359),冀、鲁、豫等地水、蝗并至,百姓“大饥”,史记通州有个刘五把儿子杀掉吃了。山东、河南的孟津、新安、渑池等地,屡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瘟疫肆虐,十四世纪中叶,蒙古高原和华北地区陷入一场空前的灾难当中,鼠疫流行不仅造成中国北方人口大量死亡,还随着蒙古人的征战,引发了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黑死病流行。直到今天,在华北地区的许多地方,还有关于这一时期瘟疫流行的传说这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饱受其苦。元至正四年(1344),淮北大旱,接着是铺天盖地的蝗灾,淮北濠州太平乡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不到3个月相继病死,而他连一块掩埋亲人的坟地也没有。朱元璋家破人亡,走投无路,只好剃光脑袋到皇觉寺当和尚。若干年后做了皇帝还念念不忘这一幕悲剧,伤心地说: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吁,难哉!元末明初水、旱、蝗、疫,再加近三十年战祸,给中原带来毁灭性灾难。当时山东大地,饥寒流殒,积骸成丘,荆榛丛生,草莽弥望,狐兔出没,人烟断绝。明初大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明初,承元末大乱之后,山东,河南多是无人之地……因之,朱元璋坐殿南京第一年就“振恤中原贫民”(《明史?本纪》),并诏谕: 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避乱民复业者,听垦荒地,复三年……鳏寡孤独废疾者,存恤之。此后三年,相继下诏: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朕轸厥劳,已免元年田租,遭旱民未苏,其更赐一年;免南畿、河南、山东、北平、浙东、江西广信,饶州今年田租;赈山东饥,免被灾郡县田租。
4 (转贴)七 老 岭 王 氏 探 源 《明初大移民》
(苑克坤 2006-05-22)
【2】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洪洞大槐树”一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图腾。但历史的真实是,明初移民始迁地是多源的,仅鲁南,即主要源自三支:山西洪洞 河北枣强 江苏东海。同时,亦有远至云南、四川等地的移民,还有众多随卫所设立而迁移的军丁。在《大槐树·瓦屑坝·枣林庄――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曹树基教授考证:(元末明初)在战乱中得以保全的山西省承担了向华北地区移民的重任。洪洞县成为山西移民最重要的集散地。北平真定府人口损失较小,枣强县对外输出人口与此有关。江南地区的人口输出地主要是江淮之间的空旷区域。只有湖北麻城例外,在战乱中损失较小,战后成为向四川移民的主要地区。《洪洞大槐树》一文曾这样记述:正当中原大地战火蔓延、灾荒肆虐的时候,素有表里河山之称的山西省,却别有一番富庶景象。这是因为,山西的地理本来就占优势,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南倚黄河,北靠长城,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十分险要。加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地下矿藏丰富,所以百姓生活比较安定……同时,山西还有一家两代盘踞的老军阀,即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为人十分精明,从来不在山西打仗,一个劲地把战火往外烧。比如,他们也镇压红巾起义军,却跑到河南、河北和陕西去打仗。后来,又和另一军阀孛罗帖木儿争夺地盘,把孛罗帖木儿堵在大同一带打……客观上却使山西百姓少吃了苦头……元代人种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写到:当今普天下战火蔓延,黄河南北白骨遍野,只有山西、河东一带老百姓“仰有所事,俯有所育”……特别是晋南,始终是人口兴旺。于是,山西的人口和中原的人口相比,极不平衡……这时朝中的要臣一再提出应从山西移民到中原。据《明史》载: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后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西、河南……太祖时徙民最多。成祖成之,自是以后,迁徙者鲜矣。需说明的是,迁民之举并非朱元璋首创,如汉高祖刘邦就实行过徙富民实关中的办法,宋太祖也曾“命兵士迁河东民万户于山东”(《宋史?本纪》)。但朱洪武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为后来的永乐间大规模迁民开启了先河。朱棣篡位登基,改元永乐。全国趋平定后,励精图治,采取诸多医治战争创伤、富国强兵的重大措施,之一就是继承和发扬乃父的迁民政策。据《明史》载,自永乐建元始连续三年,仅从山西大舰模迁民实北京就有达三次,迁山西民往山东者也曾有过相当的规模: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泌、汾州,令其丁多田少和无田之家分其丁田,以实河北、山东。据记栽,当时移民机构设在洪洞县广济寺内,所有移民,均在此领取护照凭证、川资。不过,这些移民并非全是洪洞县人,而是以洪洞及附近地区居多,亦有集他地民于兹以分而迁之。因寺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喜鹊窝,移民临行前或在此相诉别恨离情,或以志不忘本,采集槐种包藏,以供立村时栽种,故山东各地相当量的谱牒碑碣中多有“某某始祖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槐树底’、‘老鹊窝’、‘老鸹窝’、‘老鸦窝’迁居的记载。这也是”问我始祖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谚的由来。
5 (转贴)七 老 岭 王 氏 探 源
【3】但相比而言,在明初徒居日照之移民中,山西洪洞仅排第二位,多数来自“江苏东海”。《辞海》注:东海:……③郡名。(1)秦置。楚、汉之际也称郯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沂市、费县、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州市以东和江苏宿迁市、灌南以北地区。东汉以后缩小。南朝齐移治涟口(今涟水),并改北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改海西郡。(2)东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今常熟市)北境侨置。永和中移治京口(今镇江市),南朝宋改南东海郡。梁改为南兰陵郡,陈复为东海郡。隋开皇九年(589)废。(3)东魏武定七年改北海郡置。治安流(今连云港市东南)。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隋开皇废。(4)隋大业初改海州置。治朐山(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东海、沭阳、涟水以东,淮水以北地区。唐初改海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海州为东海郡。④县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西部,邻接山东省,陇海铁路横贯。县人民政府驻牛山镇。秦朐县地,南朝宋分置东海县。元并入朐山县,明入海州。1912年改设东海县。从以上“东海”内涵的沿革中可看出,明初自江苏迁徒日照移民的始迁地应为以今连云港市为中心的苏北一带。因不同家族之别,在其族谱或传说中,又有“东海”、“海州”、“当路村”的泛指、特指三说之分。“东海”:《日照马氏家乘》记:始祖母番氏,原藉山西洪洞县,元至正年间(1341),适海州东海县,明洪武年间,携三子来日照涛洛(雒)东滩居焉,因名马家灶,后改名马家村。滕兆宁先生在网上发帖:日照滕姓是明洪武年间从江苏东海(今连云港一带)迁来,之前的家谱我未能考究到,之后比较详细。我们这里的辈份是:培、以、肇、怀、熙、修、佩、继、瑞、既、敦、元、履、始、善、乃、其、昌。日照一支有大分支到登海(胶东半岛一带)……往上考我估计应出自无锡滕氏。“海州”:《日照丁氏家乘》记:明初,沿海边境不时为倭寇所扰,日照丁氏始祖丁顺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以避乱从海州迁日照,定居城南刘家寨迤东二里许,傅疃河北,丁家楼的东北隅,后人呼其处为丁家庄。夏勇先生在网上发帖:吾夏氏支族原籍苏州阊门,元末明初迁徙至海州南乡港河镇陡沟街(今苏北)。当年环祖至能祖时旧有宗谱。因屡遭变迁,谱牒失传。后明季叠年蝗旱,苛政日烦,族人四散离居。元末明初兄弟四人来此照邑。一祖居于城南夏家村,适他所者,有二祖失传其地,丛枝叶繁衍,无由考订,惟我始祖居于夏家岭。《管氏祖谱》“山后始祖莹碑志”记:始祖自明初,由海州徙莒,距今已五百余年矣。房氏祖谱记:明洪武二年(1369),房氏始祖由海州迁今五莲县街头镇房家沟村。“当路”:《草涧刘氏族谱》序言称:我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久矣……委因元社将废,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莒北小河王《王氏族谱》跋载:先世世居海州云台山下当路村,于明洪武二年迁至诸城南乡七老岭,兄弟七人自此分手。《刘氏始修家乘序》(东关刘)记:吾始祖兄弟三人,世居东海当路村。明永乐间……吾祖来照相地于丝山之阳而立村,因名刘家村。今其庵犹为刘家庵,其明证也。《重修莒志》载:莒州十区臧家庄臧氏,原籍江苏省东海县当路村,始迁祖胤祚于明洪武二十三年迁至莒县黑坊口,四世成儒迁居臧家庄,分三支,今传至十七世。实际上,“东海”、“海州”、“当路”或“荡芦”、“当芦”,亦包括诸姓族谱中的东海“云台十八村”,在明初大移民中,多数都只是浙西、苏州等南方“狭乡”之民北迁“宽乡”的一“集散地”或者说是“中转站”,只不过各家“歇脚”的地方不同而已。这,从明初日照周边的移民史中亦可得以印证。彭煜文、史星先生在《胶南移民考》中记:明代……胶南的移民基本上都是……从山西洪洞、江苏海州等地迁来屯种的……据不完全统计,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山西、江苏、安徽等九个省的移民相继进入胶南……从海州来的移民大部分是和山西移民一样由朝廷组织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江苏猖獗的倭寇来到胶南。有53个村来自海州荡芦村,另外还有的来自南城、戴村、东坎庄、三槐堂、云台山、张水沟等村。【4】明初迁徒山东的移民中,有一部分来自河北枣强。曹树基教授在《大槐树·瓦屑坝·枣林庄――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中考证:在今天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广泛流传着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是我们的根。这一传说分布于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只不过,在有些地区,大槐树变成了老鸹窝――一个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古老的墓碑上,写在脆黄的族谱中。天下不独有大槐树!来自山西大槐树的移民迁入山东济南府境,开始遇到了另一支颇具规模的移民人群――来自北平枣强县的移民。在今山东省齐河县,至少有75个村庄自称元末明初迁自枣强,虽然,同一时期来自山西的移民建立的村庄更多,达到一百多个,但是,到了山东滨县,迁自枣强的村庄多达400个,而迁自山西洪洞的不足20个。
6 (转贴)七 老 岭 王 氏 探 源 阳信、沾化两县几乎是枣强移民的一统天下。在青州府北部的临淄和淄博,也能看到同样的情形。《山东的民俗》记:明初推行“移民就宽乡” 的民垦政策,当时山东许多县份被列为“宽乡……鲁西北数县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当中也有歌谣流行:“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明初大移民时的直隶枣强,恰如同时代的山西洪洞――移民输出地与集散地的合二为一。泰安李军先生曾在网上发帖寻找枣强移民李氏宗亲:枣强是作为北方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应包括真定府及其附近的地区的移民,因为真定府乃是河北地区人口密度最密集之区,也是人口外流的中心之一,洪武年间真定府人口大量迁往凤阳和山东。明初自枣强迁徒日照之族,笔者目前仅查到袁氏一姓。傅家疃《袁氏族谱》载:我袁氏乃直隶省冀州枣强县向义村人也, 自大明洪武十二年己末(1379年)始祖兄弟三人徙居山东,长支居青州府日照县傅家疃,二支居青州府沂水县袁家庄,三支居青州府莒邑九里坡。盖三支族繁丁盛,皆我袁氏先世阴功所致也。莒县西乡(夏殿)《袁氏族谱?弁言》称:考吾先祖自明之初由河北枣强县迁居日照(傅家疃),后由日照分居莒县袁家疃(原厉家疃)、九里坡等村,而吾夏殿始祖系由袁家疃迁来。此,详见拙作《枣强袁氏茂鲁南》。
【5】如果说老家山西洪洞、江苏东海、河北枣强的移民是拖家带口、背井离乡,那么,徒居安东卫的则是“雄赳赳、气昂昂”。自元时,倭患迭起,侵扰沿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洗劫一空。明初立国,朱元璋命山东都指挥使司统一负责山东沿海抗倭事宜,下设登州、文登和即墨3大营、11卫、14所、20巡检司、243墩、129堡。其中,即有大名鼎鼎的“安东卫”。《安东卫志·序》记:洪武十有六年,日本陆梁,出没剽掠,不可控制;始命汤和于东海边,严设城堡,辖隶臬司,选练墩卒,棋布守御……安东遂成重地。《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载: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海上五十九城,咸置行都司,以备倭为名”。安东卫的胡、苏、杨等大姓的先祖,或因从洪武起兵开国有功,或因随永乐“靖难”登基建业,遂世袭军职,落地生根。《安东卫志·序》载:既而永乐纂统,报白沟诸役功绩簪缨,世胄食采兹地,奕叶袭庥垂三百余年。安东卫胡氏始祖胡海之玄孙胡鸣道的《墓志铭》记:(胡海)以武功授万户侯,镇安东卫,传俊、鉴、瑾、世宗四世,皆以嫡袭。明御史苏京之父苏雨望墓碑碑文刻:安东苏氏,先居泰州。前多闻人。入明,从征有功,封百户侯。汤信国和请设卫防海,始家海隅安东。明制,每卫设正三品指挥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二人,正四品佥事四人,统兵5600人;卫以下设五个千户所,每所统兵1120人,设正五品千户(千总)一人;千户下设百户所,统兵120人;百户(百总)下设两个总旗,每个总旗领五个小旗,每小旗领10个兵。《安东卫志·跋》载:明设指挥十九员,除调、除绝,尚存十三家,皆世袭,坐守安东,掌印者一,佐贰,巡盐而春秋轮戌者五六,镇抚千百户之列,亦与有印务,有屯事,有军伍。当然,在“万户”、“千户”、“百户”之后人“世镇安东”的同时,为之站岗放哨、冲锋陷阵的是安东卫附设二十八墩、十八店、十七铺。仅以“墩”为例,明制,每墩置四名兵丁,称墩卒,共一百一十二人;清制,马三匹,马夫两名,白夫六名。这些墩卒除应得的饷银外,每年加四两纹银为补贴,除了原有的二十五亩屯地,另给瞻养地八亩。军队给墩卒成家,在墩下建房,并允许墩卒养鸡鸭、种桑麻以养家。至明中期,这些墩、店、铺卒的后人已聚族成村。需补充的是,明初安东卫军丁后人中多有传说老家云南者,这是一种误解。元代至明洪武年间,云南梁王段氏为大理酋长,明初政令不及,且山高水远,云南不可能有大批居民万里迢迢移居中原,实际上凡称其先祖明代从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不少老家是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其中多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朱元璋定鼎南京后,令傅友德、沐英率三十万大军征伐云南,在其统兵大将中即有安东卫胡氏的先祖胡海。贵州省平坝县政府网站记:朱元璋经过数年征战……建立了大明王朝……顺应时势,内修政治……起初西南各势力迫于明军的强大都纷纷归附大明王朝。洪武十四年(1381)。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举兵反叛。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
[转载]关于山东日照王氏族谱问题之网络资讯(二)
(日照帆船比赛)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