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虾蛏混养池塘养殖模式的一些思考

 我ai爽歪歪 2017-04-02




谈到虾蛏混养,首先得说说缢蛏,缢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福建俗称“蛏子”,浙江称为“蜻”,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方称为“虫先”。缢蛏是穴居动物,它所生活的洞穴垂直,深度随季节而定。夏季比较浅,洞穴深度一般为缢蛏体长的6-8倍,冬季比较深,是体长的10倍以上,甚至可以达到70-90cm深。


关于缢蛏方面的知识,我就不在这里多讲,点击文章末端的查看原文链接。今天主要是探讨虾蛏混养这种养殖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由于缢蛏对盐度适应范围比较广,混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南美白对虾、缢蛏及梭子蟹混养模式;②脊尾白虾、缢蛏和青蟹混养模式;③脊尾白虾、缢蛏、青蟹和血蚶混养模式。


但无论哪种模式,缢蛏在养殖过程中都占有主导地位。由于这样养殖模式可以降低养殖风险,所以普遍被养殖户接受,而且并没有改变养殖模式的想法。养殖户之所以坚持,当然有他们坚持的道理,我先在这里不谈,等一下我会好好分析,谈谈我对这种养殖模式的思考。


接下来我就以南美白对虾、缢蛏和青蟹养殖模式为例,对虾蛏混养模式的分析:


一、现有养殖模式现状、优势和劣势分析


现状


1、以20亩养殖池塘为例(以下均按这个面积),一般蛏涂种养面积为2.5-3.5亩,占池塘总面积12%-17%,塘内设环沟,方便进排水,当然环沟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方便进排水。蛏涂大部分在池塘中间,也有部分靠近塘埂。


2、放苗密度:蛏苗放苗量,蛏苗2000粒/斤,一般放500-700斤/每口池塘。相当于每口塘放养100万-140万蛏苗;南美白对虾放苗密度一般为2.5万-3万/亩,即每口池塘放养50-70万南美白对虾虾苗;青蟹放苗量为1万-1.5万/每口塘。


3、养殖过程中,前期蛏苗放下去后,水质难以调节,水落清,容易滋生青苔、泥皮。南美白对虾放苗后,到夏季水质难以控制,常出现老绿水、铁锈水、红水等不良水色;后期台风暴雨天气水质不稳定,造成虾蟹蛏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4、这种养殖模式一般情况下最多有两个品种产量比较好,很难实现三个养殖品种都好,有的养殖户甚至是三个养殖品种产量都不高。即使是产量好的,或者说赚钱的养殖户,看回捕率都非常的低。


5、前两年天气不好,连续阴雨天气,晴天少,南美白对虾产量不高,缢蛏产量却很高,但是价格非常低,去年天气好,南美白对虾产量稍微高一点,缢蛏产量却比较低,价格反弹。虽然都是与天气有关,但我不得不说,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却能优化这种养殖模式。


6、由于这种养殖模式的局限性,养殖户虽然不会出现严重亏损,但要想赚大钱也是不能。没有养殖户连续几年都赚钱的,去年听说这个养殖户产量很高,但今年产量高的就是另一个人。有点像点小公鸡,点到谁就是谁。


优势


1、刚在谈现状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这种养殖模式最大的优势是不会让养殖户严重亏本,当然个别案例除外(三个养殖品种都不好),比起淡水精养南美白对虾的池塘来说,风险已经降低了不知几个级别。


2、高温季节,藻类繁殖快速,而缢蛏主要食物以摄食藻类为主,具体来说80%以摄食硅藻为主,其他还摄食一部分有机碎屑、绿藻、微生物等。可以对藻类的快速繁殖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保持水质稳定。


3、缢蛏的吸水、喷水也对池塘的水质起到调节作用,保持水体活力。


4、缢蛏营穴居生活,可以提高池塘底部的通透性,促进有机物的加速分解,很好的净化池底底质的老化污染。


5、利用三个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生态环境。


劣势


1、前期蛏苗放养后,然后放养南美白对虾苗。蛏苗种养不久,水位不能太深,太深影响蛏苗的钻洞能力,影响蛏苗成活率。而且需要定期用耙来回推蛏涂,而南美白对虾苗放养后,水位需要加深一些,水位太浅,白天、晚上的温差比较大。容易造成对虾应激。这是一个矛盾点。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高环沟深度来解决。


2、大家都知道,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一定要稳定,不宜大排大换水,因为会使对虾应激,造成体质下降,容易发病,甚至死亡。而蛏子要想快速生长,每个潮汛期最好能排水,进一些新鲜水进来,因为外源水有新鲜的藻类,刺激缢蛏吸食。如果换水量很少或者没有排换水,缢蛏容易闭眼,不吸食,纠其原因,水体活力不够,残饵,粪便积聚在池塘底部,有毒有害物质增加。


3、高温季节,尤其是8、9月份,缢蛏会出现转移洞穴的情况,这个时间段也是缢蛏、南美白对虾、青蟹的发病高峰期。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必须考虑是否对缢蛏造成影响。缢蛏对溶解氧的敏感度比较高,出现缺氧的时候,缢蛏会出洞,甚至死亡。


4、前面说到缢蛏在夏天藻类大量繁殖的时候,能够摄食藻类,控制藻相,但是藻类繁殖到一定程度时,缢蛏的作用就非常小了。当不良藻类,如裸甲藻、金藻、甲藻大量爆发的时候,缢蛏摄食有毒藻类后,造成中毒等情况,会出现闭眼,更别说去控制有害藻类。


5、最重要一点就是,目前这种混养模式中的每个品种的放苗密度都比较高,超出池塘能承受的范围,要想养殖好,各方面的很难控制。


二、这种虾、蛏、青蟹混养模式的改进方案



1、所谓改进,并不意味着要全面颠覆这种养殖模式,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养殖情况入手,优化现有的养殖模式,虽然这种混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可以弱化它的坏处,提高它的优势。我看到有的养殖户在池塘中横竖放很多竹竿,安很多东西,都是想颠覆这种传统模式,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改进养殖模式可以从现有的混养模式中去优化,首当其冲的是从苗种放养密度出发。经过这几年的拜访跟踪,我发现缢蛏的整体成活率在25%左右,青蟹成活率10%-20%,南美白对虾成活率平均45%左右。其他两个我们先不看,我们就以缢蛏的放养密度为例,3亩蛏涂,放养100万蛏苗,那么根据核算,一平方米大概499个缢蛏,小苗的时候倒无所谓,当缢蛏长到7公分或者8公分的时候,那么这个密度就过大了,根本容纳不下。建议将蛏苗的放养密度降低到每亩18万-20万为宜。


3、根据模式中出现的弊端,在前期池塘改造的时候,环沟必须清淤一下,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时候,水位降低,蛏涂上水位较低,对虾可以到环沟里面,免受温差及其他天气突变造成的应激反应。


4、做好三个品种苗种放养下去前30天保苗工作,增加成活率,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每年都有梅雨季节,需要做好预防措施。


5、关注养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缢蛏每年5-6月份(梅雨季节),如果管理不好,缢蛏死亡率会达到30%以上;8-9月,水过浓,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毒素)大量积累,管理不好,缢蛏死亡也会损失20%左右,有的甚至死亡50%以上,另外,这个时间段也是南美白对虾、青蟹发病高峰期,需要提前调节好水质、控制有害菌。


6、定期做好改底调水工作,稳定池塘的菌相、藻相。当出现台风、暴雨天气的时候,做好抗应激(使用“360解霸”或者“美丰”),过后做好水质管理。


7、养殖全过程都必须重视解决毒素问题,建议定期使用“多元有机酸”+“润琪水安康”对水体进行解毒,定期使用“润琪底安康”解决池塘底部毒素。




转载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