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知己 作者:槛外静候 每个人一生中都指不定会遇上多少麻烦,经历过多少沟沟坎坎,一帆风顺的人毕竟不多。 年轻时,在茫茫人海中认识了她。我们是两叶小舟,萍水相逢,没有感情基础,介绍人一说“行吗?”“行吧!”“行就行吧!”婚事就这么订下了。于是,我们这一叶婚姻的扁舟在风口浪尖上,在激流险滩中漂泊,颠簸了近十年,最后无奈何与她“辞别”,从此阳关道与独木桥,各自好自为之吧! 我带着女儿和儿子走出了那令我伤心忘返的故乡,也走出曾经憧憬过幸福,渴望过温馨的家。旋坠于风雨中的岂止是我那颗凋零的心,还有我那一双伶仃无助的儿女。那时候,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味到“沧桑入世”的真正含义。 从此心上挂了一把尘封的锁,在寂寞孤独中整理着泥泞的心情,咀嚼着那份婚姻失败的苦涩。 几年后,认识了我现在的妻子。 她也是被激流险滩中行驶的小舟颠翻的,带着一个任性的小女孩儿。初识印象极佳很谈得来。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已过而立之年,经过了人生这么多的惨痛,很少再有浪漫激情,有的只是更现实,更脚踏实地了。 我们被生活的风雨吹打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亲情如许,爱也如许,既然我们有缘同船共渡,那么就要做好风雨同舟的准备。修修房,缝缝被,置办几件粗陋的家俱,重新组合三姓五口之家,从此,我们的小日子开张了。 再一次为人夫,且做继父,我们调整着这些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努力培育出浓于血缘的亲情,小心翼翼地共同呵护这个脆弱的家。 让脚步踏在一个鼓点儿上,同步前行;让手按在同一个键盘上,奏响和谐的乐章。这一切正向我俩结婚时自撰的婚联一样:“合建好家庭同心同德鸾凤和鸣弹心曲;共育小儿女有谦有让琴瑟谐和谱新章。” “生活是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总有那磕磕碰碰,坑坑洼洼”。重要的是,我们夫妻间能调整好各自的心态,摆正各自的位置,减少矛盾和摩擦。宽容和理解是再婚家庭最好的润滑剂,以真心换亲情是加深感情的最具凝聚力的粘合剂。 我们经济公开,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妻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喂猪、做饭、养鸡养鹅、养牛,家务活一家人抢着干。做饭、洗衣等等琐碎的家务活儿,妻从不让我伸手,可我又不愿闲着,所以总是有干活时的“磕磕碰碰”。听着甜甜的“爸、妈”,亲亲的“姐、弟、妹”的呼唤,谁会想到这是一个如此特殊的家庭啊。 夜深人静时,家有温馨的灯光;清晨醒来,有妻子忙碌的身影。妻生得丰满淳厚,温柔得像一匹母鹿。她是我身后的依靠,是我事业的支持者和牵引者。乏了累了,可以靠着她歇一歇;苦了恼了,可以向她倾诉...... 如今步入中年,任重而道远,事业如日中天,儿成女大,成长需要用钱,我们只有挽紧手,肩并肩,相互鼓励,搀扶着前行,才能迎来桑榆满天的幸福的晚年。 现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和妻在生活的磨砺中,成了永远相伴的知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