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天宇:大汶口遗址

 济宁二中谭天宇 2017-04-03

打开中国地图的话便不难看到,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绝大多数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而自东向西流的河流,确实是较为罕见。这样的河流,在笔者的家乡以北不远处便有一条——大汶河。

 
大汶河

至于大汶河的自东向西流,当地还流传着有这样一则传说。据传,背朝东海的大汶河,西向王母,河水流入西天王母池内,专供王母洗浴之用。东海龙王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他想:就连长江、黄河都要乖乖地向我流来,你一条小小的汶河,怎能偷偷地去讨好王母娘娘呢?龙王便把管辖汶河的小青龙召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通,责令他马上将汶河改道东流。当时的小青龙就是心中有一百个不痛快,龙王面前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只好轻声应诺。龙王见小青龙郁郁而归,怕他拒不从命,便随后派自己的三女儿前去督察。三姑娘来到汶河之滨,见河水仍旧浩浩荡荡地向西流去,质问小青龙为何不遵从父王的旨意。小青龙面带愁色地回道:“禀报三姑娘,汶河两岸,全是肥沃之地,多少黎民百姓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倘若汶河改道,河水泛滥,卷走这一片沃野,百姓岂不无家可归,岂不有好多的人死于非命。”经小青龙这么一说,三姑娘才知事出有因,心中的怒气也就烟消云散了,她对小青龙说道:“原来如此,我错怪你了。”三姑娘沉思片刻,又急切地对小青龙说:“不行,我回去跟父王说情。”龙王刚愎自用,哪里听得进女儿的劝告,再说让大汶河改道的事,早已张扬出去,倘若就此罢休,岂不让王母耻笑,他勒令女儿:“三天之内,若不把汶河改道东流,我也要拿你问罪。”说完,就把三姑娘赶出了龙宫。三姑娘回到汶河之畔,把父王的命令置于脑后,日夜与小青龙奔走于汶河两岸,下雨降露。天上三日,便是下界三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汶河两岸风调雨顺,黎民百姓无不感激三姑娘的厚恩,便在汶河下游修建了一座精巧的小庙,取名“三娘庙”,现在肥城市的三娘庙村就缘此得名。以后,三姑娘就常年镇守在此。尽管龙王多次发水,想让汶河改道都没能得逞。据说,尽管三娘庙修在河滩边上,每次洪水却都没能过它的门槛。

这虽然只是一个颇有意思的传说,但也显现出了古人对这条河流流向问题的兴趣。山东省的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耸立的泰沂山系孕育出了向四面八方流去的河流。大汶河发源在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内,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汇往东平湖,出陈山口后注入黄河。干流河道长239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至东平县南城子村北戴村坝为大汶河的中游。流域略呈方形,面积1170平方公里。这一带在考古学上颇为有名,因为1959年在修建津浦铁路复线时发现了大汶口文化。

笔者在2015226日前往了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首次发现地。大汶口镇位于泰安市岱岳区的南部。它北与满庄镇为邻,南与房村镇、西与马庄镇为邻。面积98平方公里。镇机关驻大汶口新城街,距泰安市区26.5公里。104国道、京沪铁路贯穿全镇。大汶口之名始见于明,因地处柴汶河与大汶河汇流交叉口,古为渡口,故名。

我们沿着104国道一路北行,便在快要到大汶口的路边见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我们今天对于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参观便从这里开始。这座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是当地的村民,见到我们来访便热情地对我们进行解说。据他们介绍,这座博物馆是1993年卫驾庄70多岁的老人卢继超联合当地17位村民,为开发和向世人展示大汶口文化,筹集资金达64万余元,建设了这个博物馆。展馆虽小,但填补了遗址开发的空白。他们把从民间收集来的大汶口出土的大量石器、陶片、骨器等加以鉴别、整理,重新陈列布展,丰富、充实、完善了博物馆中的展品。博物馆的庭院里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汶口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公布 山东省人民政府立”。

 
大汶口文化的“日月山”符号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领我们进入了博物馆的第一间展室。在展室的墙上贴着一个巨大的图案,下面是考古学家根据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墓葬出土的人骨复原而成的古代大汶口先民半身像。这个图案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面好像是一座山,其中明确标出了中间的山峰最高最大,周围有四座小峰:中间的部分像是一个月牙,但月牙的凹处又有着一个小小的突起:最上面的部分是一个圆,看起来应该象征太阳。图案旁有文字说明:这是大汶口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像文字,学者释为“日月山”图案,意为天地交泰,或者说是“日火山”图案,意为在泰山极顶烧柴祭天。最早发现这个图案是在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被刻画在一个大口尊上。随后在它旁边的一幅地图上,我们看到这个“日月山”图案分布的范围非常广,北至今日的京津地区,南至淮河南岸,东至东海与黄海的海岸,西达河南的新乡与安阳一带。在公元前两三千多年的时候,我们的东部地区曾经广泛分布着这样一种图案,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深思的事情。

接下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领我们继续进行参观,我们见到了有几十厘米高的一块大象化石。它上面比较尖,磨得较为光滑,后部有很多槽状物。旁边的文字说明写着:此化石经市博物馆鉴定为猛犸象后槽牙化石,属于第四纪世新时期,当时气候温暖,适合猛犸象生存。同时亦揭开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象牙制品之来源问题。这种象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象,最大的猛犸体重可达12吨。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480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来的;而非洲象则是在大约730万年前,更早地从这个族谱中分离出来的。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曾是石器时代人类重要的狩猎对象。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猛犸象化石

我们接下来又见到了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骨梭和骨镞。它们有十几厘米长,用宽扁的兽肢骨制成,一段有尖刃,另一端钻有一孔,可用之穿引纬线,是原始织机的组件。伴随这些骨梭与骨镞出土的,还有一些长短不等的木棍,它们应该是原始织机的一部分。

之后的展品还有四枚骨针,它们的末端都钻有小孔。早在距今约170-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会用兽皮缝制衣服,不再赤身裸体了。缝制衣服,针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针,是在距今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的古针。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的这些骨针距今5000年,用动物肢骨加工而成。这些骨针不止用于缝制衣服,亦用于医疗,说明我国医学中的针灸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展品——磨石与石纺轮——也是与纺织有关的。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石纺轮石质坚硬,磨制难度高,造型古拙朴茂。我国考古学词汇中的纺轮,国外学者常称为纺锤。作为一种原始纺织工具,它是伴随着农业文明的产生与人类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

随后我们见到了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最为著名的器物之一——红陶兽形壶。它的原件现在在山东省博物馆,堪称山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复制件。它出土于1959年,壶高21.6厘米,长22.4厘米。这是一件盛酒容器,长砂红陶质,通体施红色陶衣。它的造型呈猪形,圆面耸耳,拱鼻,张口,四足,短尾上翘,耳穿小孔,背装提手,尾根一筒形口,可受水,嘴也可注水,体肥壮,好像正在张着嘴巴向它的主人乞讨食物。尽管因实用需要在兽背上加安了一个提手和一个注水口,但仍不妨其憨态可掬的生动形象。全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饶有趣味。

 
红陶兽形壶

在红陶兽形壶之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破碎的彩陶片。这些彩陶片大多是当地农民在进行耕作或筑房时挖掘出来的。传说陶器是由一个叫嫘祖的人发明并传授给众人的。考古资料表明,全国各地在新石器时代都有陶器生产制造。最早的陶器,一般用泥搓成条,一圈圈地盘筑成器,即所谓的盘筑法。人们学会了制陶后,更进一步探索,用轮修整陶坯的口沿,使之光整,陶器的制作工艺于是日臻成熟。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某些部落共同体的存在及其物质水平,从陶器上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同时在古代保留下来旳遗存中,以陶器为最多,因此在考古学中把陶器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后一件通体黑色的三足陶鼎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陶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炊器,用于煮食物,一般为夹砂陶。器形大多为圆形、深腹,圆底或平底,有圆柱形或扁片形三足。有的有双耳或带盖。陶鼎最早见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商周青铜鼎为礼制重器,陶鼎地位随之提高,也有礼制意义。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鼎和彩绘陶鼎,多作随葬冥器,汉代以后消失。

展品中还有一件三四十厘米高的红陶豆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陶豆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的重要一员。在“礼”字的组成中,“豆”也是主角,这充分说明豆在先民心中的分量之重了。

展品的最后一件陶器为一件三足陶鬹,它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炊煮器。其造型结构由口、腹、底三部分组成,似犬似啄,昂首扬尾,体态生动自然。此器底部三足等距离支撑,便于下放柴薪煮烧。后三足逐渐演变成与腹部相通的空心袋状,不仅容积增多,而且受热面也扩大。

这里展出的石器,除了刚才已经介绍过的磨石与石纺轮之外,还有一件石钺。它外观大体呈等腰梯形,上面钻有一圆形的小孔。小孔大概是用来将它栓到木杆子上面的。钺是一种大斧,由实用工具石斧演变而来。斧、钺在形制上相似,区别在于钺的刃部比斧宽阔,弧曲度更大,刃端两角微微上翘,有的还接近半月形的样式。由于石钺器身扁平,刃部宽阔,显然不太适合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表明它已经作为一种专用兵器从一般工具中分离出来,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钺与斧相比,更显威猛刚烈,因此经常被视为力量与霸主的象征。

 
大汶口文化的石钺

展览的最后,我们还看到了一幅《大汶口文化氏族部落村示意图》。这幅图根据考古资料绘制出了大汶口文化先民的生活。图中的大汶口文化先民已经在大汶河边开始了农耕定居的生活,房屋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半地下式的。其中还专门用来烧制陶器的窑在冒着烟。在看完这幅图之后,在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的参观也就此结束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你们走过公路,对面有一片坑坑洼洼的地,那里就是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的地方。现在那里仍旧保持了原貌,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多谢。”我们顺着她说的方向走了过去。

走过了公路,我们便见到了一片被塑料膜覆盖着的地面。这里被分成了若干方形区域,以前在这里有考古学家进行了发掘。在这附近还有一座临时的板房,里面有工作人员值班保护遗址。大汶口文化旳遗存其实最早是在1952年发掘滕县岗上村遗址,以及19521953年发掘江苏新沂花厅墓地发现的,但对其文化性质曾长期认作为龙山文化。19596月,在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西首次发掘到了大汶口文化在汶河地区的遗址,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出土随葬品2100件,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直至19621963年发掘曲阜西夏侯遗址时,发现其早于龙山文化的层位关系之后,才于1964年命名为大汶口文化。19741978年在汶河北岸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挖掘面积1800平方米,发掘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余个,主要遗存的年代为大汶口文化的早、中期。在大汶河的两岸发掘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包括大汶口文化的各个阶段。距今6400年至4600年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存,以翔实资料揭示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产生的全过程。

我们沿着遗址边的小路走了过去,前面一片地方没有用塑料膜遮住,我便看了一下这荒草凄凄的遗址现场。在遗址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个大体呈圆形、用条石垒成的基址。在一侧还可以看到有一个开口,应该是房屋的门。这明显是大汶口文化的房屋遗址。当时的大汶口文化先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他们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铺上石头、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最后架设屋顶。屋内,地面修整得十分平实,中间有一个坑,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人们睡觉的地方一般高于地面,可以利用柴火的热量,这与今日东北与山东农村仍然广泛存在的土坑相类似。

 
大汶口文化的房屋遗址

遗址的北部大部分出露于地面之上,而遗址的西南部被大汶河所淹没了。从当时这个居民点的面积来看,人口已经较为集中了,出现了小型的村镇。我们随后步行来到了大汶河边,这里已经建成了一片大汶河城市湿地公园。有牌子介绍说它是国家建设部公布的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区域面积二十平方公里。从上游的牟山水库开始,沿河建有四处河边公园、两条沿河风光大道,配有健身休闲娱乐设施。同时实施水源地生态林保护、绿化景观林带建设、生物多样性营造,把闸、坎、湾塘、水体、湿地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配植水杉、竹、柳、蒲、苇等喜水生植物,形成了大面积良好自然生态湿地,开发建设相关旅行项目。我们站在河边望着汶水一路向西流去,对于大汶口文化我不由地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与思考。关于这些想法,我会在接下来的几期里面加以详细的阐述。

在大汶河边停留了片刻之后,我们又到了大汶口的镇上。今日这里正有集市,非常之热闹。在这里买了一些当地的农副产品之后,我们返回了济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