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食节的大致来历

 昵称778595 2017-04-03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这首《寒食诗》是五代时期云表所作。诗中说,平原上平添了许多的新坟,可是却有一半的新坟是去年来此祭奠之人的。作者从佛家的生死轮回和避世思想出发,指出今年躺在新坟中的便有很多是去年扫墓的人,言外之意是今年来祭奠扫墓的人也必定有不少明年将被埋入坟墓。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不可取,然而也客观地道出了人生代谢的自然规律,而此诗也写得流畅,准确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借着这首虽悲观却自然流畅的诗,来说一下消失了很久的一个文化节日---寒食节。
     南朝·梁·宗懔《荆梦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这是见诸记载寒食节具体日期的最早文字,说从冬至日起,到了第105天就是寒食节。《汉诗外传·卷十》:【晋文公重耳亡,过曹,里凫须从,因盗重耳资而亡,重耳无粮,馁不能行,之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及重耳反国,国中多不附重耳者,于是里凫须造见,曰:“臣能安晋国。”文公使人应之曰:“子尚何面目来见寡人!欲安晋国也!”里凫须曰:“君沐邪?”使者曰:“否。”凫须曰:“臣闻沐者其心倒,心倒者其言悖。今君不沐,何言之悖也?”使者以闻,文公见之。里凫须仰首曰:“离国久,臣民多过君;君反国,而民皆自危。里凫须又袭竭君之资,避于深山,而君以馁,介之推割股,天下莫不闻,臣之为贼亦大矣,罪至十族,未足塞责,然君诚赦之罪,与骖乘,游于国中,百姓见之,必知不念旧恶,人自安矣。”于是文公大悦,从其计,使骖乘于国中,百姓见之,皆曰:“夫里凫须且不诛而骖乘,吾何惧也?”是以晋国大宁。】《汉书·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时岂豫知天下之福,而徼其报哉!诚其仁恩内结于心也。虽介之推割肌以存君,不足以比。】西汉的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桓谭记载的是“隆冬”期间的禁火,不是后来的三月初禁火。而提到的太原及介子推与后来的寒食有关。此后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中则明确提出了寒食节。《后汉书》:【周举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举移书於子推庙云:“春中食寒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规定;继而魏武帝曹操也发布了废止禁火的《魏书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百俸 】。从上述数例记载来看:至少在东汉时期,寒食节已在民间形成。
    从上述的诸多记载当中,大致可以判断出寒食节的由来与产生:寒食源自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期间的随臣。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晋文公元年):【晋侯赏従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是最早记载介之推的文字,到了汉武帝时期,史迁在作史记时,加以扩充、完善。《史记·晋世家》:【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昌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皆隐。”至死不复见。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见,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译文至少是原文的三倍长,故略去译文) 左传与史记塑造了一个“不言禄”的义士形象,其后到了东汉,蔡邕作琴操时,叙述了一个完整的英雄形象。《琴操·龙蛇歌》:【龙蛇歌者,介子绥所作也。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 有龙矫矫,遭天谴怒,卷排角甲,来遁于下。志愿不与,蛇得同伍,龙蛇俱行,身辨山墅。龙得升天,安厥房户,蛇独抑摧,沉滞泥土。仰天怨望,绸缪悲苦,非乐龙伍,不眄顾。” 文公惊悟,即遣求得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 】注:【五月五日与今有异,皆因流俗所传,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子推被焚之事,案《周礼》司烜氏修火禁于国中。】又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不因子推也。】陆翙《邺中记》:【寒食断火起于子推,琴操所云子绥,绥即推也。】
    到了晋代,有人根据蔡邕的《龙蛇歌》进一步完善了介之推的高大全形象,大致如下:晋献公时,骊姬作乱后宫,陷害太子申生,祸及公子重耳及夷吾,重耳、夷吾被迫出逃。有一些诸侯不敢收留,于是逃往戎狄,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随臣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晋文公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在市井流传开来,并很快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往绵山迎介之推出山为官,介之推不从,赵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献奸计,告诉晋文公说三面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而赵衰、狐偃等人却四面烧山,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火灭的时候,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却发现介之推与老母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文公悲痛难忍,敕令今后凡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饭,只吃凉食,遂为寒食节。
    从西汉的桓谭到东汉的蔡邕,这期间隔了近二百年,也就是在这二百年间,寒食节在山西的太原形成起来、并发展到全国的范围内,也就是今天的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北地区。并在后世的再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拔河)、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到了唐代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再后来就只过清明节而抛弃了寒食节。
    有的人说,寒食节比端午节发生早358年,这是错误的结论。准确说,应该是介之推不言禄的故事比屈平投江的故事要早358年,并不是寒食节,上面说了,寒食节形成于西汉末或东汉初,并不是春秋时期。或者这样说:寒食节形成于春秋末期的晋国介休地区,到了西汉末始传于天下(仅凭臆断,证据不足)。
    介之推名字考:《大戴礼记》作“介山之推”,从中可以知道,介:本是山名;之:助词,无义。推:字或名。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文公微臣】因为尚未受到封赐,所以不会有采邑,因此,介绝非其采邑。《汉诗外传》在卷二、卷七及卷十三处提到的都是“介之推” 汉诗外传成书早于史记。史迁在《晋世家》作“介子推”,一字之差就使得“介”字由山名变为氏或姓了。在《左传》当中,类似的写法还有很多,如僖公2年的宫之奇、僖公30年的佚之狐,都是以地名加语助“之”。《论语·雍也》有“孟之反”;故刘宝楠《正义》曰:【古人名多用之为语助,若舟之侨、宫之奇、介之推、公圉之裘、尹公之佗,与此孟之反皆是】;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以下文“推曰”,不言“之推曰”字为语助。文十年有“文之无畏”,而下文只称“无畏”】而《淮南子·主术训》则称“文无畏”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介之推,就是介山之地称推的人。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