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茶有讲究,你喝对了吗?

 奋斗的猴 2017-04-03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阳春三月试新茶”,又到了喝新茶的时节。春茶因滋味鲜爽、香气浓烈,历来备受追捧。泡上一杯茶叶,味醇韵雅,宁心除烦。但是,喜欢喝茶并不等于会喝。喝春茶有哪些讲究以及怎样冲泡更恰当?为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医院中药房主任万晓青主任中药师

 

茶叶乃日常养生保健品 

春茶通常指的是绿茶,俗语有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茶更是一味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万晓青主任表示,作为日常养生保健品,喝茶主要有八大好处。

  

抗衰老。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生理活性,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茶多酚能抑制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在血管内壁的沉积,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防癌抗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抗菌抗病毒。茶多酚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具有一定的消炎止泻效果;

  

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提神益思;

  

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的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有助于预防龋齿、护齿、坚齿,同时茶叶中的维生素类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冲泡时选用玻璃杯或陶瓷杯

通常,绿茶可选择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适用于优质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的热水冲入杯中再放茶叶;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而后直接倒入85℃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

  

冲泡绿茶时,建议选用玻璃杯或陶瓷杯,将茶水温控制在80℃至90℃之间。万晓青主任指出,一般不建议饮用冲泡的第一泡。“大部分人在天气转暖时可以适量喝点绿茶,每天3克左右即可。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的痰湿体质者以及长期吸烟饮酒过多,发热口渴、头痛目昏、小便不利及进食奶类食品过多,生活习性不佳湿热内蕴的人群建议经常喝茶。”

 

喝茶时遵循八不原则

当下,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但人们对于喝茶还存在一些误解,万晓青主任提醒,喝茶须遵循八不原则。

  

不喝头遍茶。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会有一定的残留,所以不建议饮用头遍茶,但优质茶叶有时可直接泡饮;

  

空腹不喝茶。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导致茶叶中咖啡碱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举动无力等不适症状;

  

不喝新制茶。因为新制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而诱发胃病,建议新制茶存放半个月以上再喝;

  

脾胃虚寒不饮绿茶。绿茶性凉,脾胃本身虚寒者更易伤到脾阳而引起肠胃不适;

  

神经衰弱者和失眠症者临睡前不宜饮茶。因咖啡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正在哺乳的妇女少饮茶,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女性在经期最好也不宜多饮。

  

不用绿茶服药。绿茶中的鞣酸会与很多药物结合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不过,部分疏散风热,清心降脂的中成药适合茶水冲服或送服;

  

不建议长期饮用浓茶。“绿茶越浓,对铁吸收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特别是餐后饮茶更为明显。因此,女性及患有贫血的人,即使在平时也最好少喝浓茶。” 万晓青主任如是说。

  

不喝隔夜茶。隔夜茶的营养成分基本破坏殆尽,杂质充分浸出,天热容易细菌繁殖,所以不建议饮用。


□本报记者 吴晶晶  通讯员 王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