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明辨是非邪正,先将齐志军先生“锯解”的《宗门武库》之“司马先归”一文敲击在前。

 曹文贤 2017-04-03

    为明辨是非邪正,先将齐志军先生“锯解”的《宗门武库》之“司马先归”一文敲击在前。
公案原文:
  顒华严,圆照本禅师之子,因吃攧有省。作偈曰:“这一交,这一交,万两黃金也难消。头上笠,腰下包,清风明月杖头挑。”
    富郑公常参问之,一日见上堂左右顾视,忽契悟,以颂寄圆照曰:“一见顒师悟入深,因缘传得老师心。江山千里虽云隔,目对灵光与妙音。” 
  郑公罢相,居洛中,思顒示诲,请住招提。闻顒入境,躬出迓之。临登车,司马温公适至,问:“相公何往?”郑公曰:“接招提顒禅师。”温公曰:“某亦同去。”联鏕出郭,候于邮亭。久之,忽见数十担过。温公问:“谁行李?”荷担者应曰:“新招提和尚行李。”温公遂索马归。郑公曰:“要见华严,何故先归?”温公曰:“某已见他了。”竟先归。
  妙喜尝见李仪中少卿言之。
老人眉批:
  确已见其人矣!莫谓开悟便了生死,更有无始习气在!
  沩山云:“开悟后,无始习气,卒难顿除,须尽除现业流识始得。”良有以也。
锯解秤砣:
  妙喜,是本书作者大慧宗杲禅师的自称。这件事是他亲自听李少卿说的。
  顒华严是云门宗第七代祖——投子修顒禅师[云门文偃-香林澄远-智门光祚-雪窦重显-天衣义怀-慧林宗本(圆照本)-投子修顒]。他是跌了一跤,从而打开本来。
  富郑公是在修顒禅师座下开悟的。有一天,他看见禅师左右顾视,突然就开悟了。这话听来轻松,其实内含多少不懈地努力呀!看看《五灯会元》上的记载就清楚了:
  丞相富弼居士,字彥国,由清献公警励之后,不舍昼夜,力进此道。闻顒禅师主投子,法席冠淮甸,往质所疑。会顒为众登座,见其顾视如象王回旋。公微有得,因执弟子礼,趋函丈,命侍者请为入室。顒见即曰:“相公已入来,富弼犹在外。”(议:此谓:以语言之用显无相妙体之举!简称:以用显体。)公闻汗流夹背,即大悟。寻以偈寄圆照本曰:“一见顒公悟入深,因缘传得老师心。东南谩说江山远,目对灵光与妙音。”后奏,署顒师号。顒上堂谢语,有曰:“彼一期之误我,亦将错而就错。”公作偈赞曰:“万木千花欲向荣,卧龙犹未出沧溟,彤云彩雾呈佳瑞,依旧南山一色青。”
  若没有这个“不舍昼夜,力进此道”,怎可能见回顾而开悟!富郑公开悟后,写了个偈子,寄给师公圆照本禅师,以彰师父之德。又上奏朝廷,给师父请了个御赐的师号,这一下顒禅师就威风多了。
  后来,富郑公的丞相被罢免了,降职到洛中作地方官。他想起师父以前的教诲,思报此恩,就利用职权,请师父来住当地的招提寺,作洛中的众僧之首(相当于现在的佛协会长)。顒禅师当然不推辞,于是收拾行装,走马上任。富郑公听说师父快要到了,便准备车马(若是现在,就用小轿车),亲自出城迎接。当地名人司马温公恰于此时来了,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要接招提顒禅师。”温公久闻顒禅师大名,也要同去迎接。于是一齐出城,在十里长亭等候。等了很久,看见数十担行李挑子过来了,好大的气派!温公上前询问:“这么多行李,是谁的呀?”挑担子的人告知:“是新招提和尚的。”温公一听,拉过马来就要回去。富郑公问:“你不是要见华严和尚么,为什么又回去呀?”温公说:“我已经见过他了。”竟不再迎接这位很气派的招提和尚,扬长回城去了。
  他为什么先回去呀?因为他已见其人。老人批示说:“确已见其人矣!莫谓开悟便了生死,更有无始习气在!”堂堂云门宗第七代祖尚有如此奢侈的习气,我等后学,可不慎欤!(驳:齐先生,汝如此“锯解”公案,实属“依文解义”!悖却此公案之的旨,纯属是在胡说乱道瞎摆惑迷惑众生,岂不是在涂炭生灵而何!?此语中之“某已见过他了”即自谓其已“破本参”了也,而你齐志军先生锯解的“他为什么先回去呀?因为他已见其人”之语,却没将这个义理解说出来,岂不是在落人家珍么!?)禅宗直率,有什么记载什么,既不文过饰非,也不从经论里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信不诬也!其实,并非一打开本来就万事大吉了,无始的习气并不是那么容易除掉。沩山禅师说:“开悟后,无始习气,卒难顿除,须尽除现业流识始得。”老人赞叹此语——“良有以也。”

  下面,以余之浅见试参此则公案。

         试参《宗门武库》第二十二则——“司马先归”公案

    顒华严,圆照本禅师之子,因吃攧有省。作偈曰:“这一交,这一交,万两黃金也难消。头上笠,腰下包,清风明月杖头挑。”(议:此见地如此透彻,实符“色空不二”之旨;随所拈弄,皆是家珍;于此大机大用,光宗耀祖,作家本色,世所希有。)
    富郑公常参问之,一日见上堂左右顾视,(议:此“左右顾视”谓:以用显体之举!)忽契悟,以颂寄圆照曰:“一见顒师悟入深,因缘传得老师心。江山千里虽云隔,目对灵光与妙音。”(议:此谓:以偈语之用,呈露密宝。即:以此偈昭示彰显此妙有真空真空妙有自他不二之空性妙体!已证悟在堂也矣,实属因缘相契。) 
  郑公罢相,居洛中,思顒示诲,请住招提。闻顒入境,躬出迓之。临登车,司马温公适至,问:“相公何往?”郑公曰:“接招提顒禅师。”温公曰:“某亦同去。”联鏕出郭,候于邮亭。久之,忽见数十担过。温公问:“谁行李?”荷担者应曰:“新招提和尚行李。”温公遂索马归。(议:温公“索马归”之举,谓:于此机缘下已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了也!这“本来”无形无相的清净妙体,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郑公曰:“要见华严,何故先归?”(议:此谓:验主之问?此语中之“华严”喻佛性。即喻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色空不二”之华严境界。)温公曰:“某已见他了。”竟先归。(议:此之诸举措谓:“以用显体”之举!亦可谓:明体契用!即以此举,应机彰显无相妙体也,亦即:以此无说之说示现空性,与富郑公作家相见;古德所谓“我这里没有次第的禅”之说即指此,可谓一步到佛位也矣!此举,亦可堪称:函盖相投!《法华经》云:“唯有一真实,余二则非真”之义即指此。)
  妙喜尝见李仪中少卿言之。(议:李仪中少卿常常宣扬此事,乃知其之义举也。亦可谓是借此在互递心知也。)
    这一则公案真可谓是灯燃灯灯灯互照,心印心心心相印,煞是好看!

                           后学:曹文贤  法名:明贤
                            2012年7月28-31日初稿
                                                                                                               2013年2月25日第一次修订
                                                                                                               2013年6月24日第二次修订
                                                                                                                2017年4月3日第三次修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