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付费课程的

 南山_松柏 2017-04-03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01


从去年年初开始,知识付费成为潮流,一时间很多提供知识分享的平台搭建了起来,比如60秒知识问答的分答和值乎,比如提供60-90分钟专场知识分享的知乎LIVE、千聊、朝夕,比如转型中的音频平台喜马拉雅、荔枝、蜻蜓,还比如传统付费授课的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沪江网校等等。


在很短的时间里,只要拥有某些专业技能的人都可以成为授课老师,在这些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知识。因为付费理念逐渐被大家接受后,分享有了经济上的回报。从一个层面来说,这是当前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一种尊重和认可。


不过呢,能产生收益,甚至是巨额收益的领域,一定在短期内吸引很多人参与,有实力的人卖知识,没有实力的人会包装成有实力的人开始卖“知识”。很快,新生事物的发展初期过去后,正面和负面的效应都显现出来。


02


上周开始,我系统地整理这一年来自己在知识付费上的投入。这个投入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金钱,二是时间。花了3000多元,听了200多个小时。


如果遇到一次收获颇丰的知识分享,我会反复听上四五遍,做记录,将分享者的知识要点整理出来,融入自己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一套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的操作指南。


但如果遇到一次糟糕的知识分享,掏了钱,断断续续听了1个多小时,要么内容没有逻辑思路混乱,要么侃大山不切入重点,要么知识陈旧,我会沮丧一晚上。心疼几十元的费用,更心疼一晚上的宝贵时间。从体验上,就类似掏钱去电影院看了一场坑爹的国产大片。


去年我在知乎LIVE、千聊、朝夕、网易云课堂、喜马拉雅、沪江网校等买了很多次付费课程,其中光知乎LIVE就买了45个。凭心而论,性价比最高的是知乎LIVE,原因有几点:


第一,可以筛选出优质的主讲人。打个比方,某个感兴趣的LIVE上线,我可以通过主讲人的页面找到过往他在平台上留下的足迹,看看他回答的问题是否专业,他在平台受到的点赞数高不高、收藏数多不多。这些硬性指标帮助我把一些凑热闹的非专业人士的LIVE排除在外。


第二,知乎LIVE上线了评分机制。很多主讲人不止一次开LIVE,我就可以根据她过往LIVE的评分来预测下一场LIVE的质量。如果连续两三次都是四星半或者五星的高评分,这就说明她的内容质量是有保证的。比如葛斤老师的LIVE,几乎次次都是五星。


我一直觉得提供授课的平台应该都开放听众评分机制,而不是只负责推广课程。要知道课程结束后是不是一地鸡毛,没有买过课程的人压根不知道。等很多用户被平台推广的营销策略忽悠付费了,花了两三个小时听了课程,或者看到后台留言才知道课程并不好,这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太糟糕了。


03


性价比最低的是那些付费包一年或者半年的订阅课程。宣传推广的文案写得很漂亮,告诉用户说,花上200元左右的价格可以享受长期的订阅,平摊到每天不过几毛钱。可是这一年的用户体验谁来保证,内容的质量谁来保证,内容后续服务谁来保证。


包年的订阅课程,我总共买了12个,其中有四个内容质量一直维持在高水准上,余下的几个内容是越更新越糟糕,甚至开始出现敷衍了事的迹象。


其实提前付费这种模式,本身就特别考验主讲人(或者主笔人)的个人持续产出的能力,毕竟是半年甚至一年的输出,质量风险还是大大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用户在某个俱乐部办包年的会员卡,如果俱乐部提供三个月的服务,后九个月爱理不理,用户至少还有投诉要求赔偿退款的申述渠道。但是网络上包年服务哪怕后期出现了问题,钱也只能浪费了。踩雷的风险巨大。


此外,很多包年课程是看不到评分机制的,站在课程门外的人很难知道内容到底好不好,非得自己掏钱开始听,才能依靠自己的体验知道课程的水准。即便有些平台会向未购买用户提供用户反馈留言,呈现出来的留言都经过删选,甚至还有熟人帮托的嫌疑。


打个比方,ABCD是某团队成员,他们抱团取暖,然后在A的课程下会看到抱团小伙伴BCD的留言,极尽褒奖之词。等过段日子,B的课程上线,不出意外,在留言区会看到ACD的留言。以此类推,轮流坐庄,互助互利。但真实的用户留言往往是看不到的。


其实我也明白为何很多人不喜欢做知乎LIVE这类单次分享课程,而喜欢做包年付费的课程。做单次课程,只能收单次的费用,而且课程质量如果做得不好,口碑做坏了,下一次就无法继续开课,风险很大。


但包年不一样,只要前期宣传文案和试听课程做的好,推广力度再大些,参与的人数多了,一年的授课费用就到手了,这样的经济收益要比单次准备课程的经济收益高太多了。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人是偷懒的,一些主讲人也清楚,很多人买了包年课程,就是三分钟热度,往往听过几次课就不听了,后面内容到底是好是坏,可能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没有人督促、评价、考核,自然也不能指望内容质量一直在线。


所以,在包年付费课程这个问题上,我暂时没有找到太好的筛选方式,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对主讲人做背景调查。


比如我看到某位老师的包年课程,我会先去知乎、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上找他的文章读一读。然后查询他是否做过单次课程,如果有,花十几元的费用听一下,做个质量预判。再然后看他的课程大纲,在网络上搜索下,这类的大纲内容是否跟早期课程文章有重合。


我是觉得,优质的老师一定会时刻更新知识体系,这种轨迹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出来。


04


我在知识付费上并不抠门,我报名的45场知乎LIVE,有99元一场的,也有49.9元一场的,只要内容值得,有收获,我都会对主讲人心存感激。罗胖“得到”上的一些优质内容,我也是每期不拉,认真读完,仔细做笔记。但是我不能因为听课都是小钱,而肆意浪费金钱,浪费时间,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人的纵容。


庆幸的是,经过去年好多雷的洗礼,我已经把一些只有宣传头衔,但内容真的不咋的的授课者剔出了我的购物车。留下的那些优质授课者则是2017年重点跟踪对象。


05


最后,跟大家讨论个问题,今年我打算每隔两个月,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开设一次新的微课,主讲理财和职场。


理财这个领域会接续2016年的内容深挖,进入专门类的探讨。比如网贷投资专场,基金投资专场,股票交易专场,低风险投资专场等等。


职场这个领域的侧重点则跟我的体制职场成长轨迹相关,比如体制内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面对体制内天花板如何转型,面对体制内纷争如果自救,收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主业和副业,如何打造职场外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看待斜杠青年等等问题。


在听课平台的选择上,想听听大家意见。如果是单一平台分享的话,大家倾向知乎LIVE还是千聊直播间?如果双平台共享的话,我可以选择相连的两个晚上,一天晚上在知乎LIVE,一天晚上在千聊直播间,大家自行选择。这样是否OK?


当然,大家还有体验更好的平台也可以留言告诉我。


大家做个投票吧。顺路可以聊聊你们遇到的坑爹课程,愿意上墙让大家看到的,跟我说,不愿意公开的,可以私下跟我聊聊,也可以帮助我今年避免踩雷。



近期文章回顾——盘点我的2016系列


1、我的2010-2016: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2、想投资成功,得勤于思考

3、今年最重要的四个自问自答

4、今年我的网贷投资之路

5、今年买到的性价比最好的产品

6、2016年度计划自查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