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灸要注意顺序,不然气息被打乱+古今医家灸法理论+ 《伤寒论》灸法浅析+知道艾灸灸感才知道艾灸的重要性+十大常见艾灸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憩苑 2017-04-04
灸要注意顺序,不然气息被打乱
艾灸时,取穴的顺序重要吗?很多人只是做艾灸保健,每次灸一个穴而已,所以顺序的事项从来没放在心上,也不觉得重要。

但是,当你艾灸穴位较多时,那么艾灸穴位的顺序就必须要重视起来,如果艾灸顺序不当,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有患者称,自己一艾灸就上火,头疼脑热,十分烦躁。经判断,不是体质的原因。这是为啥呢?

原来他艾灸的顺序太过随意了,灸完腹部的穴位,灸背部,想起头部的问题,又开始灸起头上的穴位。气息全打乱了,不头疼才怪!

身体里的阴阳之气运行自有其规律,一般是从阳气较足的部位流向阳气较弱的部位。有的人手脚冰凉是咋回事呢?是因为中间堵住了,阳气过不去,或者阳气本来就弱,还没运行到手脚就已经“耗尽了力气”。

做艾灸一定要懂得顺应身体正气运转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艾灸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呢?

《千金要方》:“凡灸当先阳后阴,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 艾灸时我们一定要遵从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面后腹面的规律。

先阳后阴,这里阴和阳的标准可在《黄帝内经》中找到答案。《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有云:“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上阳下阴,左阳右阴,四肢中,手掌连胳膊肚面为阴,足背顺连腿前为阴,反之为阳。”

按以上的顺序进行,先阳后阴,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从上后下,可以避免面部哄热不适之感。先少后多,主要是使艾柱的火力由弱增强,以使人能易于接受。需要灸多壮者,可先用小艾柱灸起,逐渐更换大艾柱,或者使用小艾柱多壮法代替,临床施灸的时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

当然,具体施灸的时候也应灵活调整。

有个医生给调理脾胃,他脾胃调理分五个阶段,这里拿第三阶段来举例。

1、先做命门,艾条稍微点燃即可,燃的太旺是为泄命门。因为命门是纯补的穴位。距离皮肤5cm处施灸,灸3分钟。

2、其次是大椎,艾条稍稍向下倾斜一点,就是点燃的那头朝下,是为把寒气往下从脚上排出去,此穴可灸5分钟。

3、脾俞,先左后右,各7分钟

4、再来肾俞,先左后右,7-10分钟

5、中脘,7-10分钟

6、不便秘——神阙;便秘——气海。5-7分钟

7、关元,5-7分钟

看到这个顺序,肯定很多朋友都会问为什么第一个穴位是命门呢?为什么没有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呢?

因为命门是水火之宅,生命的门户,所以我们要先温补命门以后才能做其它穴位。

接下来我再做大椎,以后的穴位都是按照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了。

如果因为时间安排的原因,不能一次性做完这些穴位,我们可以按照顺序做一部分,在当天把剩下的穴位补上来就好了。

古人经验一:多灸背部,少灸胸膈

一般来说头部、面部、胸膈以上的部位不宜多灸,而背部、下肢等肉厚部位则多灸无妨,尤其是背部腧穴多灸长灸无妨,任何灸法均可使用。

背部有很多重要的腧穴,如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气海俞穴、关元俞穴、三焦俞穴等,常灸大肠俞能够行气导滞、清肠排便;常灸关元俞穴可调经气,控精关等。这些穴位与五脏六腑一一对应,所以多灸背部可祛病缓疾、延年益寿。

古人经验二:先阳后阴,先左后右

古代著作中关于艾灸的顺序都有详细的论述,被后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中就清楚记载: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的原则。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中国古代先民多以农耕为作,面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古人经验三:文火为补,武火为泻

明朝杨继洲《针灸大成》的记载,凡火力由小到大,不需要吹灭而使其慢慢燃尽者为补法,能起到温阳补虚的作用;如果将火吹旺使病人有烫的感觉,则为泻法,能起到驱寒散结的作用。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文火为补,武火为泻”。(转贴) 

无需记穴位的“阿氏艾灸法”

很多人以为艾灸一定要找准穴位,所以不太敢去尝试。其实有个很简单的办法,有个穴位叫“阿是穴”就是按到了痛点,有感觉的地方,或者是病灶的地方。在民间一些地方,有一些老中医喜欢把“阿是穴”叫着阿氏疗

我自己最开始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只是知道自己手脚部位肿,然后腰腹部比较粗,感觉不太健康,因为健康的人身材一定是匀称的,那么不匀称的地方一定是多少有一些问题的,于是我就在这些我认为不健康的地方艾灸,并没有寻找穴位。我的艾灸之路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关于穴道疗法的书虽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简单且准确地介绍寻找穴道的诀窍的书并不多见。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穴道疗法,也无法如愿。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

  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其实对现在很多亚健康的朋友们来说,艾灸几个穴位往往收效甚微。因为经络堵塞太严重,已经不是几个穴位和一两条经络能解决的问题了。这种情况,我就是建议不用寻找穴位了,大面积的灸效果才可能比较明显。很多人处于这样的情况,但是又不肯大面积的艾灸,时间和力度以及面积都不够的时候,艾灸没有什么收获,就觉得艾灸没有用。其实不是没有用,是没有用好!学过南少林火功推拿的学员,可以采用火功冲击或火焰掌去代替艾灸操作,不仅效果更快,而且更省力省时。因为火功推拿具有艾灸、按摩、热敷、火疗、药疗等复合功效,做一次火功推拿胜过好几次艾灸。另外火功推拿的火力面积也比艾灸大很多,艾灸只能做一个点,而火功可以做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另外艾灸完一个穴位一定要封穴,封好后再灸另外一个穴位......因为艾灸后穴位都处于开放状态,经络也处于通畅中,如果不把穴位及时封好,会造成寒气更容易入侵,并顺这经络入侵更深,所以封穴尤为重要!每灸完一个穴位,都要进行封穴,以保证疗效。

如何封穴呢?

方法有四种,这里分享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即艾灸完一个穴位后,轻轻拍打穴位周边,然后用衣物遮住穴位,这样就达到封穴的效果。

原文地址:古今医家灸法理论作者:

《黄帝内经》灸法理论: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而且保罗全面的中医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灵枢》所记载的针灸理论尤为丰富而系统,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学的核心部分。

1.灸法原则:根据经络气血虚实不同,辩证施灸。

2.灸法作用:温散寒邪;祛风和营;行气活血祛瘀;温阳固脱,补中益气;灸治痈疽;调气通经以治癫狂。

3.灸法补泻:《灵枢》指出:“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即根据艾火燃烧的速度之徐疾和火力之缓急来区分补泻。

4.灸法禁忌:灸虽能治病,但如运用不当,也有流弊。

5.艾灸疗法之壮数。艾灸的灸量不足,火候不到,就达不到治疗目的。艾灸的量因人异:个体的体质,年龄,施灸部位,所患病情等等。

张仲景灸法理论:

张仲景在灸法理论中提出了阴证宜灸,同时也提出阳盛阴虚忌用火灸等灸法禁忌证。

(一)强调三阴宜灸

确定了“病在三阴宜灸,病在三阳宜针”的针灸原则。病在三阴经,虚寒病证,阴阳之气衰弱征候,宜灸;邪踞三阳,正气未衰之实热证候,宜针。

仲景治病遵循一般规律,但并不拘泥,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总体上说,《伤寒论》注重灸法的温补作用,但具体的用法却各不相同。

1,助阳抑阴;

2,温肾通阳(后世多取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

3,回阳救逆;

4,升阳补阴(少阴病下利,阳虚气陷,灸其上);

5,通阳外达(手足厥逆而脉促,非阳虚,而是阳郁之热厥,灸之以达引阳外出之功)。

(二)提倡药灸并施

历代许多医家提倡灸药并施,且大量实践也证明,在辩证基础上灸和药配合使用,的确提高了临床疗效。

(三)重视灸法禁忌

“火气虽微,内功有力......”后世针灸学热证忌灸流派则导源于《伤寒论》。根据现代临床施灸的实际来看,出现不良反应并不多见,像《伤寒论》提到火逆证的可怕症状更少。

原因在于仲景生活的时代,东汉末年,连年争战,人民流离失所,疠疫爆发。疠致病,则有发病快,病势狂,多烦燥,出血等特点;另外,当时艾灸为艾炷直接灸,瘢痕灸,艾炷面积大,壮数多,火力强,因此,急、热性病症施以重灸容易导致火逆证的严重后果。

随着医学的发展,逐步认识到灸法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感染,抗肿瘤,退热的作用,扩大了灸法应用的范围。

【转载】灸要注意顺序,不然气息被打乱+古今医家灸法理论+  《伤寒论》灸法浅析+知道艾灸灸感才知道艾灸的重要性+十大常见艾灸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  - 舍得

 

  《伤寒论》灸法浅析

   《伤寒论》中,除了用方药治疗疾病外,还有多处旁及针灸医术,特别是用艾灸法治疗疾病的内容。仲景依证立法,依法施灸,既疗常疾,又治危候。或逆者正治,寒则热之;或从者反治,以热治热。既权衡揆度,治病求本;亦明辨寒热,慎防变证。挽狂澜于即倒,扑火势于燎原,疗效极佳。重温仲景的精湛灸术,对于研究艾灸以及纠正当今重药物而轻针灸,重针刺而轻艾灸的不良偏向,具有积极意义。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我国古代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医学著作。全书除了载有用方药治疗疾病的内容外,还有多处旁及针灸医术,特别是用灸法治疗疾病的论述,体现了医圣的精湛医术和依证立法的治疗原则,对指导用艾灸法治病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浅陋,择书中有关灸法的论述,做一粗浅的分析。

  1 逆者正治 寒则热之

  《伤寒论》[1]117条对太阳病心阳虚证的桂枝加桂汤证记载有:“烧针令其发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清代著名医家钱潢[2]在《伤寒溯源集》中对烧针的解释是:“烧针者,烧热其针而取汗也。”即用烧针的方法令病人发汗,汗出则腠理开,若此时外寒从针处侵入,寒闭阳郁,卫气不行,故局部红肿,“核起而赤”。《医宗金鉴》[3]曰:“针处宜避寒,若不谨慎,外被寒袭,火郁脉中,血不流行,必结肿核赤起矣。”这时若迫劫发汗,阳虚阴乘,下焦寒气乘虚上犯心胸,证见气从少腹上冲于心,此即奔豚发作。所以仲景提出在病变部位施灸的方法,即先以艾柱灸针刺处之赤核各一壮,以壮阳热之气,温煦虚阳,散逐寒邪,再服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扶心阳之虚。

  又如《伤寒论》304条曰:“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少阴病包括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机体抗病能力明显减退,多表现为全身性虚寒证。邪居少阴一二日,病人口中不苦、不燥、不渴,知非里热,当是少阴经阳气虚衰,不能温煦所致,此乃少阴病阳虚寒湿证的辨证要点。背为阳之府,又为督脉所过之处,阳虚而寒湿凝滞,总督一身之阳气的督脉先受影响,故其背恶寒。仲景洞察本证,除了用附子汤以温经祛寒除湿外,更兼用艾灸法,与汤药并进,以增强疗效。书中虽未明言灸何穴,但后世医家一般认为可灸大椎、膈俞、关元、气海等穴,以培肾固本、振奋阳气。

  对以上寒邪偏盛、阳虚阴乘之证,仲景宗《内经》“寒者热之”之法,均配以火灸,或灸其“赤核”(红肿处),或灸其受邪经络腧穴,皆欲借火灸之攻,以振奋阳气,使寒病得火而散,阳气得灸而复,获温热补益之效。

  2 从者反治 以热治热

  《伤寒论》292条曰:“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虚寒证吐利,一般应伴有手足逆冷。今手足不逆冷,表明阳虚程度不甚;反发热者,是少阴经阳气来复之兆,说明阳能胜阴,有向愈之机,而不是阳气越脱之候,所以断为不死。仲景明辨此时的“脉不至”,并非阴阳离决,而是由于吐利暴作,阳气乍虚,脉一时不能接续所致,故遵《内经》治病求本的原则,从者反治,以热治热,果断提出“灸少阴七壮”,以温通阳气。阳气通则脉自至,脉至则热退,吐利向愈。正如明代医家方有执[4]在《伤寒论条辨》中所说:“阴寒吐利,法当厥逆者,以无阳也。手足不厥冷,则阳自若而脾胃和。……灸 之者,以其有可生之道,所以通其经以遂其生也。”清代名医程郊倩[5]也说:“脉之不至,由吐利而阴阳不相接续,非脉绝之比。灸少阴七壮,治从急也。”故灸足少阴经井穴涌泉、原穴太溪、经穴复溜等,以冀降逆气,止泄利,清虚热,益肾气,调阴阳,如此水火升降既济,而使病趋康复。

  3 权衡揆度 治病求本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363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厥阴为三阴之尽,厥阴病大多由他经传变而来,既可由太阴、少阴传入,又可从三阳经内陷,是邪正相争的危重阶段。前条脉微是阴盛阳虚,不能外温四末,则手足厥冷;阳气衰微,阴寒盛极,阴寒迫阳又见烦躁之证,这种烦躁往往属于亡阳的危候。在此危急之时,仲景急用灸法回阳为先,以温阳祛寒。若灸后厥冷依然不见好转,表明阳气衰竭,则为死候。后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是阴盛阳虚,真阳趋于衰竭,病情十分凶险,使用汤药恐缓不济急,故仲景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辈,而用灸法急救。若灸后阳气来复,手足转温,则病势缓和,是向愈的征兆;如灸后手足不温而脉不至,并见微喘者,则为肾阳衰竭,不能纳气归根的反应,病属危候,多预后不良。故取大艾炷重灸足厥阴经原穴太冲、荥穴行间、八会穴之脏会章门等穴,以冀阳回脉复,手足转温,病趋好转,尚或可治。仲景深悟其中之真谛,危急之中舍药而用灸,足见灸法确有起死回生之功。正如明代医家龚居中[6]所赞:“火有拔山之力”,“若年深痼疾,非药力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

  4 明辨寒热 慎防变证

  仲景对一些疾病常用灸法进行治疗,但不是不论疾病虚实寒热均加以火灸。一般多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而对阴虚阳盛的热证,则再三告诫忌用。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15条曰:“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太阳病脉浮热甚,为表阳闭郁,邪气实盛。程郊倩认为:“脉浮热甚,无灸之理,而反灸之,由其人虚实不辨故也。表实有热,误认虚寒,而用灸法,热无从泄,因火而动,自然内攻,邪束于外,火攻于内,肺金被伤,故咽燥而吐血。”由此可见,本应解表开郁之证若灸之,不但不能疗疾,反使阳气郁闭更甚,火热内攻,上伤阳络,动血伤阴,继而可见咽燥、吐血、伤津、动血之变证。紧接着第116条曰:“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微数之脉即数而无力之脉,多主阴虚火旺。阴虚火旺之证,本应“慎不可灸”,若误用灸法,伤阴助热,使阴血更虚,火热愈焚,“追虚逐实”,使血液散乱于脉中,阴血难复,肌肤筋骨失却濡养,形成肌肤枯燥、焦骨伤筋的严重后果。明代医家汪机[7]在其所著的《医学原理》中指出:“若虚极之人,孤阴将绝,脉浮而大,精神昏短,不能抵敌火气者,不可灸之,灸之即死。”他认为热证用灸,无异于“抱薪救火”。清代医家陆以恬[8]也说:“邪症挟热,因灸而益重,是不可不慎也。”其论点皆师承于仲景,可见仲景热证忌灸的认识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极大。

  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等基本理论和汉以前丰富的医药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上承《内经》、《难经》,下启诸家方书,其精于汤药,工于针灸,是一位善于药物、针灸并用的大师。仲景除了依证立法、依法立方、依方立药和依法行针之外,还依证立法,依法施灸。既疗常疾,又治危候,或逆者正治,寒则热之;或从者反治,以热治热;既权衡揆度,治病求本;亦明辨寒热,慎防变证,挽狂澜于即倒,扑火势于燎原。这对当今重药物而轻针灸,重针刺而轻艾灸的偏向具有积极意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既要学习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严谨治学精神,又要师古而不泥古,对《伤寒论》中的灸法,除了要师承其法,还应知常达变,才能做到古为今用.

知道艾灸灸感才知道艾灸的重要性

灸感是个什么东西呢?它说明艾灸见效了!那没有灸感就表明艾灸无效么?这些问题,我们下面一一说明。什么是灸感?灸感的发生是在艾火物理与药理的双重作用下,使体内的经气被艾火激发和推动,经气在运行的过程中与病灶的邪气相搏,和邪气外泻而引发的一系列灸感现象。灸感指的是被施灸时自我所感知的热、风、凉、寒、麻、胀、酸、沉、痛等经气反映的现象称之为灸感。这些现象是艾火循环和经气与病气自身真实存在的体现。灸感的发生与否直接会关系到灸疗效果的好坏。这种灸感只是一个自我感觉,有些人敏感些,能觉察到,有些人迟钝些,觉察不到。不过网上各种资料都在强调不要太过刻意去找这个灸感,以至于很多人直接忽略它,结果导致做了无效的艾灸也不知道。你知道吗?艾灸灸感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人体经络的阻塞程度。产生灸感且灸感强烈的,说明人体经络通畅,调理起来见效迅速,没有灸感的,说明经络中邪气瘀积严重,需要疏通经络后再灸,才能有更好的效果。灸感的引发引发灸感的存在和出现,常常会受到环境、手法、病理、时间、个体等诸种条件和因素所影响。1、剌激量的强弱及刺激次数的多少着灸时必须使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量,方能出现灸感与感传过程的各项基本规律。如使火力中断,则已经出现的感应也就有减弱、退缩而至消失。一般地则是剌激越强,时间愈长,剌激次数愈多,则感传愈易出现。但有时也见有剌激的强度并不大,时间不太长,也能出现循经感传,在感传迟缓难以出现时,虽加强剌激,感传也是十分迟缓或难以发生。2、个体素质的差异个体素质的不同,对灸感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在正常人之中,灸感因人而异,因而才有“经络敏感人”之说。个体因素的不同,也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同一性别、相等的年龄与相同的病症,在同一时间内用统一方式进行灸治,甲患者的各种传感则是十分良好,而乙患者则是及其迟钝或是难以发生。3、环境好坏的影响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同时皮肤湿润,思想集中,则灸感较易发生,而感传速度也较快。反之,在寒冷、喧闹、皮肤干燥,同时和别人交淡思想分散时,则灸感多迟钝或不能被感知,而速度也较慢。4、病灶轻重的影响灸感与病程的长短及病史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病轻者灸感相应性也就增强和出现;病重久者则各种灸感自然就会迟钝与减弱。5、操作的手法与心态及操作者技法熟练程度认真耐心与急躁生疏,草率怀疑,也是影响灸感与灸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灸感的分类灸感所表达出来的热、风、凉、寒、麻、胀、酸、沉、痛等现象,根据不同阶段时间施灸所表达出的不同作用可分三类:第一类艾火循经:温热是施灸时第一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艾火自动循经促使气血升温、循环运行的良性反应。因为火属于动性,有走窜的功能,所以艾火循经所表现出的温热灸感也是动态的、多样性的,具有透热、传热、扩热三种形态。透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肌体的表层向深层穿透,具有灸前透后、灸后透前的作用;传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一定的经络或方向远端传递,具有灸上传下、灸下传上的作用;扩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身体的一点向周围扩散,有灸一点扩一片的作用。这三种温热形态的灸感出现,客人会感到温暖舒适,病感减轻。第二类正邪相搏:艾火循经麻、胀、酸、沉、痛是施灸时第二阶段出现的静态灸感,是体内正气与邪气作斗争的正常反应。当艾火循经出现温热灸感时,会激发促使体内的气血运行。遇到病灶的邪气时就会发生激烈的斗争,造成经脉、筋肉等组织紧张,致使气血循环发生波动,从而会在病灶或病灶所属的经络出现麻、胀、酸、沉、痛的静态灸感。这种灸感的出现,表明了体内正气的生成和邪气相斗争的开始。第三类邪气外出:风、凉、寒是施灸时第三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体内正气强而邪气弱,邪气被排出体外的良性反应。当艾火持续不断的熏灼相应的穴位,就会使气血加速循环而增强正气。将病灶或所属经络里的病邪之气排泄出去。会在相应的部位出现一丝丝寒凉的风气阵阵的排除。表明了体内的正气开始将邪气排出体外。常见灸感的类型一、透热:艾灸时,灸热从施灸点处的皮肤表面向身体内部穿透,有时候会直达脏器。如灸中脘时,能感觉整个胃部暖暖的。二、散热:艾灸时,灸热以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如灸关元时,能感觉热量不仅往里走,还会向腰两侧扩散。三、传热:艾灸时,灸热以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如灸八髎穴时,热量一直传到大腿根,甚至到脚底。四、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这种灸感一般出现于沿途经络,如灸小肠经上的肩部几个穴时,能感觉手臂、背部有热。五、表面不热或微热,皮肤下深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很热。如灸肾俞穴,能感觉腹部肾脏处热热的。六、施灸时,施灸点或者远离灸点的部位产生非热感,如酸、麻、胀、痛、重、冷、痒等感觉。如灸三阴交穴,脚底会发冷,仿佛有风吹过,有丝丝的凉气在脚趾间游走,这种就是排寒。又如灸涌泉穴时,脚尾趾有点麻的感觉。七、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风湿、肩周炎患者这种感觉最常见,艾灸时能将痛处迅速解除。综上所述,艾灸灸感相当重要,掌握你身体的灸感部位,那艾灸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上述这几种灸感类型,这几种灸感在灸疗过程中依次深入。第六、七种感觉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艾灸达到预期疗效。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的。提示:至于灸感,不一定没有灸感就没有效果,灸感,属于是否经络敏感,有的人刚刚艾灸就有很强烈的灸感,有的人艾灸很久了,也没有灸感,这样的人多数属于经络迟钝型。敏感型的人会沿着经络的走向寻找疾病的源头,而迟钝型的,自己往往好像无从下手,至于敏感型和迟钝型,都可以用艾灸治疗,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敏感型的,疾病康复会快些,而迟钝型的或许疾病康复慢点。但是也会有灸感和你自己的体会,起码局部灼热也是灸感的一个范畴。一、一般初次艾灸的人,灸感不是很强,如果某些人有灸感,那么就表示他有可能是一个经络敏感的人。二、有的人灸感不明显,但是总希望自己尽快有灸感。在这里我要说,灸感不能强求,一般灸感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慢慢体现的,经络敏感的,几天后就有灸感,而经络迟钝的,有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都体会不到灸感,但是不等于没有灸感就没有效果。三、体会不到灸感的人往往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当您感觉到了灸感来临,疾病的有效率马上就有提升。四、有的人有了灸感,也感觉到了疾病有了进一步好转,但是返病的程度也会加剧,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十大常见艾灸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作者:

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艾灸后产生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根据艾灸临床的经验,归纳整理了以下几大类的常见问题。


 



  一、艾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咽痛等等,秋冬季艾灸更为易于上火。产生上火的原因大概有,一是艾灸激发了人体的阳气,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二是艾灸的时间过长也会产生上火的现象。劣质的艾条,也可以致上火现象。故,在艾灸过程中,我们适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火力控制就是控制艾灸的壮数和艾灸的方式(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等),重病、慢性病多用重火力,直接灸的方式,见效快,且效果持久;保健灸或轻微的疾病多用温和灸。根据自身体质及病灶的深浅,选择适当的灸具、火力,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


  其实在做保健灸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一个穴位,一定要灸多长时间,凭感觉,如果感觉好,可以多灸一会儿;如果感觉差,可以少灸或不灸。艾灸是不能着急的,在艾灸过程中不要给自己压力。一般来讲,每个穴位灸15~25分钟左右,有的用随身灸可灸至1个小时,要因人而异,自己的感觉很重要,保健灸更随意些。


  对于阴虚火旺的、热证的人在艾灸过程中,用泻的操作手法,达到以火渲火,以火泻火。比如回旋灸和雀啄灸。这时我们在操作中不易用器具,器具灸大都是补的。


  2、选择好的艾条,适当的艾烟是艾灸必须的,艾烟里的艾精油可以安神、杀菌消毒、渗透经络,走三阴,尤其对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必须的。但是烟量过大会使人头晕、易于上火。


 


  3、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补充适当的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4、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或泡脚,可以引火下行。或是根据上火现象,判断为哪条经上火,再艾灸此经络上的荥穴。


 


  5、艾灸时,注意适当休息,调整生活作息,以清淡饮食为宜。


  6、上火比较严重的,可以稍停灸一二天,待平复后再进行艾灸。上火不是很严重的,可以继续进行艾灸,通常再灸1~2天,上火现象也就自愈了。




  二、艾灸后产生水汽,水泡、脓泡,这些都是身体向外排邪所致,这种现象不必担心,皮虽破了,但艾灸的效果却更好。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古时人艾灸,追求的就是有灸疮产生。水泡较小的,可以不用处理,待其自行复原。水泡较大,可以用针刺破,涂些紫药水防止其感染即可,且不可将泡皮剪除。同时也可以在灸疮上每天敷艾灸膏,促进脓的产生,增强灸效。灸伤一般不用包扎。在灸疮痊愈之前疮处可能不断有水/脓排除(正常现象,不要紧张),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


 



  三、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四、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通常灸一段时间后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感觉到改善。红点,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五、灸后失眠或嗜睡,灸后失眠大多出现在艾灸的某个时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会一宿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都能感觉的已有问题的好转。这种现象大多在第一次艾灸后比较多。灸后嗜睡比较常见,灸后阴阳重新建立,体内正气和邪气会互相斗争,而睡眠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战场,有助于身体恢复,此时注意适当休息。


 



  六、灸后身体某个部位冒凉风,以脚心、腿上多见,也有头部的等,此为寒邪外排,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坚持灸即可,大都可以缓解。




  七、灸后便秘,这也是上火的一种表现。按上火的处理方法即可,注意多喝水。同时可以加灸天枢、大肠俞来调理;灸时、灸后打嗝、放屁增多。艾灸调理人体,将体内邪气(浊气)向外排。坚持灸,你就能明显的感觉身体的变化。




  八、灸后经期延长或量少,此种情况多发生在艾灸初期,可以适当减少火力和时间、多喝水,适应艾灸后,会逐步缓解。




  九、灸后出现问题加重,腰腿有问题的越灸越感觉腰酸腿疼,或是妇科越灸肚子越疼等,此在中医范畴兼为排病反应,灸前人体正邪处于一个暂态的平衡,通过艾灸激发了人体的正气。正气和邪气,在人体这个战场上开始战斗,所以会有病态情况表现出来。此时需要坚持灸,不然会功亏一篑。





 


  十、灸时有通窜的感觉,有的灸腰,会感觉到热气下行的腿上甚至脚心或腹部等,此为灸的通窜,针有针感灸宜有灸感,因人而异。灸感所到之处,就是病灶所在之地。比如说,我们治疗胃的,灸足三里,但灸感却到小腹处,到不了胃。这说明小腹处经络阻塞,要将小腹处的经络打通后,灸感才能直达胃。艾灸的重点,就是产生灸感。所以我们的艾灸时,专心一点。不宜边做杂事,边艾灸。


  掌握这些常见的艾灸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用艾灸调理身体,放心、正确的艾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