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0011:校3单字浅析【 挍】

 DlZHENGQING 2017-04-04


  【注释】: 校[xiào] [jiào]。检校,勾稽查核之意,加于官名之上。南北朝以他官派办某事,加“检校”,如检校秘书等,非正式官衔。

  隋时入衔。唐中前期,加“检校”官职虽非正式拜授,但有权行使该是事职,相当于“代理”官职。如魏征撰《九成宫醴泉铭》,系衔为“检校侍中”。唐中后期,“检校”官职均为散官或加官,不具有事职权。安史之乱后,“检校”官职盛行, 节度使的幕府参谋都采用“检校”官职。检校制度萌芽于晋朝,是检查、校正,审查核对的职责。

  【释义】

  一、校(xiào)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4、姓氏。(可参见“校姓”词条)

  二、校(jiào)1、比较:校场。

  2、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一、笔顺笔法

  1、短横【切笔起笔,略扛肩,向右下切笔。】

  2、竖勾【切笔起笔,调锋顺行,中间略细,提勾取势左上。】

  3、提【起笔位置为竖勾收笔指向,切笔起,扛肩收细。】

  4、侧点【起笔略高于提手的短竖,虚笔起笔,取势右下,点画要饱满。】

  5、短横【虚笔起,抗肩行笔,切笔收。】

  6、短撇【势取左下,与短横略接。】

  5、横点【虚笔起笔,渐粗,切笔收。】

  6、捺【钝笔起笔,渐压笔,厚重下沉收锋。】

  二、结构字势

  1、整个字开合适中,方正稳健。

  2、“扌”形窄,第一横左部长,不在竖上左右对称,为右部让出空间,第二笔竖勾要挺拔,“挍”字全由此笔支撑。第三笔提笔须出尖以用来与右边牵连。“扌”部在右侧单元点画密集时,“扌”部点画须略细。右侧单元点画疏朗时,“扌”部点画须略粗。

  3、 “交”字之点高出“扌”的竖勾,置于下一横的偏右处。横扛肩力度要大,以使右部“交”与“扌”相呼应。小撇要短,收笔不出首横的起笔位置。一定要注意红圈内小横的形态,小横点写法类似于前面成的短横,但要及其轻俏,长撇横起再折笔,收笔位置指向“扌”之勾。捺笔稳重下沉,占据右下空间。

  三、备注解析

  “挍”字为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左右并排而组成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呼应和避让。

  “挍”字左边笔画少,右边笔画多,应注意;笔画少者须让笔画多的,但本体不失其力,笔画多者须依笔画少的部分,同时要根据字各部位笔画的多少而定期所占面积,左右部位之中有交错,穿插,以求形离意连。 “扌”与“交”之间须留白,但要不失呼应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