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屋里酒店资讯

 h哈郎设计 2017-04-04

谷安迪:社交型酒店会否成为新主流?

2017-03-08里屋里酒店资讯1评

酒店集团 | 筹建与工程 | 酒店分销商 | 投资与并购 | 目的地酒店 | 咨询分析

一个有观点的酒店资讯平台

来源 | 这里有料|里屋里酒店资讯

编辑 |楚楚

体验为王,情怀当道,社交型酒店会否成为行业的新主流?笔者的答案是:会,但又不仅仅如此。

所谓社交型酒店,笔者认为,无非是在致力于打造一种“强交互式”的社交“情境”,从而让客人获得趋向于主题感的、不同于自身惯有生活内容的一种别样酒店经历。其实早在21世纪出,一些我们熟知的国际品牌就已经开始做出社交型酒店的尝试(比如:喜来登很早就在大堂内设置Internet Café, 提倡温暖的社交,似乎就是在营造最初的社交式酒店体验)。

然而,社交酒店的“风口”或许是在近两年才真正展现,其背后的诱因主要是90后及“后90后”的新客群已经开始占领市场的高地。独生子女的背景让他们天生“独立”而“孤独”,全球化、互联网化的生活方式又让他们的日常变得“高关系”却又“低陪伴”。试想,如果家中缺少陪伴,工作环境中又缺少“让人放松的信任”,那么“孤独”靠什么填补,“陪伴”用什么获得,才能来的“容易”且“没有后患”?消费,似乎是一个最“靠谱儿”的答案。

就像有人期待艳遇,便向往“去大理”;有人期待心灵的净化,便吵着要“去西藏”。对于惯有生活方式的逃离和对于梦想生活方式的希冀,其实是驱动“说走就走”的本源力量。除此之外,决定他们“能不能走”的就是机动性(Mobility)了,这里面会涉及到财力、时间等因素。

当对于另类或差异化生活方式的需求集中到一定的“浓度”,市场必然会为此而改变,这便是“情怀”为什么这么流行,体验中的“故事主题”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决定性”。同样,这也是笔者之所以敢于断言社交型酒店势必会形成“新生主流”的根本“底气”。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社交型”酒店其实并不意味着“新建项目”的兴建。换句话说,并不是只有重新设计建造的酒店及酒店品牌才有可能成为“社交型酒店”。其实,“社交型酒店”是一种趋势的“流”,催生的是一切酒店体验的“社交化转变”。

“客人想在特定情境中的地方去遇到特定情境的人并和他们去分享特定情境的故事”,这或许就是社交型酒店应该作答的课题。而要答好这题,无非是要弄明白自己目标客群中的客人到底“想在什么样的情境去遇到什么样的人,并倾向于去分享什么样的故事”。可以想象,如果你把W酒店开在“洱海”,这题也许就答错了,如果你把“洱海”的“精品民宿”开到上海南京路上,也显然是“关公战了秦琼”。

社交型酒店的“流”,其实意味着“志同道合”的人会通过“酒店”这个“聚点”被整合到一起,“共创”别样的生活体验,而后,或成为挚友,或各奔东西。酒店的一切努力,和员工的一切服务,都是为了营造这个共创的平台,为的是让客人们聚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营造生活方式的满足。

最后,笔者认为,入流“社交型酒店”,酒店管理者需要掌握三个原则:

1. 营造情境平台:找到自己的目标客人想要什么样的情境,将情境与故事精心设计并贯彻到每一个体验点。

2. 自然聚合,避免人造:造好情境后,应该让客人通过互动来产生价值,切莫人为制造,以免东施效颦。

3. 管理平台,去除不和谐音:一种情境的火热,会出现一些“偏门”的机会,酒店应该坚决去除“杂念”,维护社交情境的可持续性。有人说大理是艳遇的好地方,于是就有一些人去发展色情事业,这显然就是对情境的毁灭性破坏。因为这些人把自然孕育的“艳遇”情境,变成了红灯区的娱乐场。试问,人们为什么还要跑这么远去大理?哪个城市没有娱乐场所?

转载须知:转载资讯需标注来源。

联系我们:商务合作、授权转载、投稿交流,请发邮箱1182181120@qq.com

最近活动:里屋里酒店资讯设计论坛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