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惯需要不断的突破,前期需要点执行的狠心。

 特里日记 2017-04-04

最近时间算充裕,但没有那么充实。

安排了很多事情,真正落实的还是很少。从中悟到,一个人想要改变,真的太难了,尤其是改变你的生活习惯。

很多习惯的养成是好几年的时间了的,要一下子改掉,会无所适从。

一直以来,每天写作都是基本是在10点开始,用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每天更新2000-3000字数的文章。写完回头匆匆修改一遍,然后就编辑发表,基本要到12点了。

然后再分享到一些重要的群上,我每天也在群里打卡,以及在朋友圈里打卡。做完这一些列的动作,凌晨12点多了,慢慢的养成了凌晨时间休息。

个别时候,还到凌晨1点多。为啥?写完兴奋啊,一会儿看看阅读量,一会儿看看留言,一会儿看看其他群对文章的留言,有时自己还会还看多一两遍……

长期下来,对身体是不好的,但这就是习惯。

之前有试过几天是早上写的,真的舒服,轻松!

最近总想恢复早上,做不到,因为像前面所说,但凌晨写完发表了,费了很多精力,第二天早上又要聚精会神写一篇,心力不到位,难以再起笔。

但不行啊,为了健康,我总要改掉这个习惯呢。

有时我都在想,每天都是这么晚才发表出来,分享出来,我会不会培养了一批夜猫子读者呢?有可能别人本身是夜猫子,也有可能是我培养的,哈哈(感觉有点高估了自己)!

接下来,我又要挑战一个难题了。

前天有个读者留言,说,又到了12点才发表,经常要等到比较深夜才能看到当天的文章。

原来真有读者是在等文章的,一方面是感动;一方面的心疼读者。因为她也是参与评论有奖活动的,这么晚了还在等文章,好几次都看到她先抢个沙发,第二天再评论的。

我看到了,促使下定决心,以后务必做到晚上10点半前把文章更新出来,做不到,每次罚我送她一本书!

算是,请她监督了。

想不到第一天就挑战失败了,那天推迟了半个小时发表,到晚上11点多了。

昨天呢?

可以做到晚上10点半更新了,是勉强做到的。

但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培养白天或早上写作的习惯才可以。我认识的好几位自媒体人,都是早上写作的。

还有一个作家叫斯蒂芬·金,是当今世界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之一的作家了。在斯蒂芬·金30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写了200多部短篇小说和40部书,被翻译成33种语言,发行到35个国家,总印数超过3亿册。更值得一提的是,有超过70部电影和电视节目取材自他的作品,因而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总结了多读多写是第一戒律。

写了一辈子恐怖故事的史蒂芬·金,在52岁的一场午后例行散步中被一辆汽车撞飞,膝盖被钉入七八枚大号钢钉,依然身残志坚地在轮椅上重新握起笔来,写出了造福文案人的《写作这回事》。

史蒂芬·金利用每天早晨和上午的时光进行创作,下午处理工作杂事,晚上的时间全部用于阅读。在他看来,阅读真正的意义在于,它能让写作变得容易上手。你读得越多,下笔或者往键盘上敲的时候才越不会显得像个傻瓜。

我觉得他的习惯就挺好,利用每天早晨和上午的时光进行创作,其他时间来学习提升,享受生活。

所有的改变都是循序渐进的,无论是改变习惯,还是养成习惯。

我已经花了接近160天的时间来养成了日更的习惯,而我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调整到最好的习惯。无论是我的写作风格、积累素材的习惯、写作时间的习惯都是有条不紊的。

现在写作成了我生活重要的内容,但我不想成为了唯一的内容,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还想去旅行,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还需要去工作。

嘉许自己有了方向,期待能够做到更好的自己,用自己向往的方式生活,通俗说,是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束缚,包括写作这件事。

我现在每天写作的流程基本是:

一、选题,一般是积累下来的素材,如果当天有新的灵感,那么我就会写当天记录的主题。

我分享过,优秀的写手是不能靠灵感写作的,灵感这个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为什么总有人说,我不知道每天写什么呢?就是缺乏积累素材习惯。

我有一个本子是记录素材的,另外随时在手机便签记录灵感,慢慢的,就有了很多素材,或者想写的主题。

我现在还是有时感到选题难的,因为记录的有些琐碎,要整理成一个主题,是需要强大的串联能力的。

二、选完素材,我就做简单的构思,就是在本子上写下大概的文章框架。

我觉得这一步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也听过很多伙伴反馈,写到一半卡主了,是这个原因,事前没有进行构思。

其实,我这个只能说是简单构思了,有些随意性的。

真正的作品,我相信作者都是先构思好框架的,小说类的呢?那么就进行人物设计、关系图、情节、线索等都有实现构思。

我很认同,一篇好的作品,也是一件艺术品,需要精心设计和修改的。

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

写好了一篇文章,自己去检查了了几遍,修改了一到两次,然后再交给另外一个编辑老师去过一遍,提出建议再修改。犹如论文有指导老师一样,看看里面的逻辑行不行?句子流不流畅?那些地方有怎样的写法表达更加好?

以前的投稿,如投稿到《读者》,这样的校正流程绝对是少不了。只不过,时代在发展,再小的个体,也有属于自己的展示平台,我们平时的精力就只能写到一篇,没有办法,自己简单修改就要发表了。

同时,这样的指导老师难找,基本是可遇不可求的。水平比你低的呢?修改意义不大;和你同样水平的呢?提升空间有限;专业的指导老师呢?资源有限,难找。

三、进行写作。就写,不要停,写的不好,回头再改。

我现在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每天更新2500字左右。有的人伙伴说,篇幅很长。我想说,你真的见得少。我的写作老师,每天都是更新7000字的文章,看完都需要接近一个小时,因为精彩,我也不觉得长。这是我每天基本的阅读量,阅读一万字左右。

现在觉得篇幅长?因为还没有养成阅读这么长文章的习惯,我每天都看7000字的长文,专注力早已经培养出来了。有时,我还觉得不够,咦,结束了?意犹未尽!

我相信,只要文章足够精彩,是不怕长的。

你要这样想嘛?我都有能力写出这样字数的文章,看完的能力总要有吧。

只恨现在文笔有限,精彩度不够啊,辣眼睛了!

四、写完后,回头看一遍,修改错别字,句子也要修改得更加通顺,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现在回过头看我以前写文章,其实都蛮不错的,如果有机会重新修改,相信会更好。

五、就是分享出来了。

分享有两种,一种是分享到群里;第二种就是分享到朋友圈,还是那种打打卡式的。

分享到群里,其实就是增加曝光率。靠自动自发的增长粉丝,太难了,需要做一些推广动作,分享到群里,是最基本的推广了。那些高级的推广方法,还玩不起,如荐号文章,互推,广告等。

在朋友圈打卡呢?营造一种坚持写作的标签,人们即使不为你的文章精彩点赞,也会为你坚持力点赞,你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别人会敬佩你的行动。

我听过很多朋友说,自己写的文章不敢分享出来,这是一个致命伤。

新手更需要“突破不好意思分享自己文章的心理”。

你首先成为自己的读者,对待你的文章就像对待自己的一件艺术品似的。需要突破的就是敢于分享出来,如朋友圈、群里,目的是增加文章的曝光率。

前期,作为新手可能文笔、质量都是一般的,需要自己做多一些的推广。

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进步在于练笔。

人的内心都需要获得认可,但最核心的,就是自己认可自己。

习惯,是个好东西。

普通人被习惯牵着走,高手能为自己创造习惯,这绝对又是另外一种能力。

习惯需要不断的突破,前期需要点执行的狠心。

狠心?

我真的缺乏。

我需要更狠的一点的执行力了!

今日讨论:分享一次你做过最狠的决定。连自己都佩服的不得了的那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