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们,请自觉维护微信家长群的规则

 nanavaw9wy3a1l 2017-04-04

不少老师,家长都快“怕”了家长群。他们不按规则出牌。这样,还怎么愉快地交谈呢?

究竟什么才是班级群的“正确打开方式”呢?我们在使用班群的过程中又应该避免哪些问题呢?班级群的“几该几不该”帮您解答!

班群变成曝光台,家长脸上挂不住

“今天班上同学吃中餐,XX同学倒了饭菜,其他人全部吃完了”、“XXX上课和同桌说小话。” 在常女士的QQ群聊天记录中,班主任经常会在群里留言批评,谁倒了饭菜,谁上课玩尺子……常女士说,她明白老师是出于好心,但一点小错误就要放到班群上让所有家长都看到,这让孩子也很受伤。希望老师可以私下将孩子的情况通报给家长,而不是在群里公开点名批评。

家务事搬进班级群,老师挺为难

近日,某幼儿园大班群,天天妈(化名)向老师“投诉”,爷爷每天抢着接孩子,但不与老师沟通,也不帮老师传话,还包庇孩子,导致孩子近期在幼儿园表现不好,家长却一无所知。尽管自己多次与爷爷沟通,但他仍“一意孤行”,甚至与外婆打起了“夺娃大战”,每天早早地抢在外婆前来接人。天天妈请老师插手此事,务必等外婆来了才能放人,不要将孩子交给爷爷。

班群守则,你值得拥有

微信群里,什么样的家长最惹人烦?

第1种:讨好刷屏型。老师发条很重要的信息,很快被没用的闲聊给刷屏,重要信息都给淹没了。

第2种:群里吵架型。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常常在群里就开战。

第3种:集赞、投票、卖东西的。一些家长紧跟潮流,从集赞换礼品,再到为孩子拉票,全都发进了孩子的家长群。

第4种:炫富型。除了炫耀孩子的成绩,还要晒各种到国外旅游的照片。

我们不该这样做——家长篇

1.每日N次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只因都想看到孩子的点滴变化。

3.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4.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一公布“有事需要帮忙”,立刻被抢,没抢到就急得不得了。

5.集赞、代购、投票……班群成了“市场”,鱼龙混杂。

6.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我们应该这样做——家长篇

1.做好自我调节,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并对班主任充满信心。

2.良性沟通,形成良好的群聊氛围。

3.晒娃要适度,毕竟班群是一个公共交流平台。

4.理性对待班级群,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避免盲目点赞。

5.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我们不该这样做——教师篇

1.在班级群中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每次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有些家长永远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过度依赖班级群,学生日常的一举一动都要发布到班群中给家长过目,却忘记了其实面对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沟通。

4.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学生的学习用品,大到奖品、演出的服装道具……

5.不经考证随意转发网上信息,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6.“发号施令”式的说话方式,交代完家长就撒手不管了。

我们应该这样做——教师篇

1.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2.在班群中晒照片要注意公平看待每一名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3.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4.注意说话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5.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有了这份“班群守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每天被大量冗余的信息所打扰,再也不用被这样一个小小的班级群所绑架了。


互联网时代,班级群的确是加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如今这“变了味”的沟通平台,怎样才能回到正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家长们也应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把握分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