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酸菌:更高效水产制剂正启航

 金惠养殖 2017-04-04

众多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够增强动物的免疫能力、拮抗有害微生物在动物肠道的定植,并且比现在常见的菌类性能更优。其生物制剂在畜禽行业已得到的一定的应用,但是在水产行业,乳酸菌还处在起步阶段。查阅资料发现,乳酸菌虽然效果显著,但是还存在不易高效制备、不耐贮藏运输的问题,相信随着微生物工业的不断发展,乳酸菌将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期望替代抗生素

乳酸菌是一类群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这是一大类自古以来就被人类作为食品微生物应用的细菌,是动物和人类肠道中重要的生理性菌群之一。

乳酸菌是动物肠道原生的微生物,某些和动物机体有良好的契合性。作为鱼胃肠道固有菌群的组成部分,乳酸菌能定植于鱼类消化道,大量占据肠壁,形成生物保护屏障,抑制病原菌对肠壁的定植,维持肠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

有研究表明,草鱼幼鱼在投喂乳酸菌后,肠道内弧菌数量明显减少。乳酸菌产生抗菌物质,对一些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在鱼类养殖中,通过添加乳酸菌的饲料可达到抵御致病菌侵袭的作用,提高苗种的成活率。而且对鱼和环境无毒、无害、无残留,乳酸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起到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有学者的试验显示,以添加乳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升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菌饲料的罗非鱼抗病力显著提高,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其原因是乳酸菌有效抑制了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

促进动物营养吸收

回顾近几年,水产养殖业的大环境并不乐观,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增值,塘租价格越来越贵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市场行情却又起伏不定,怎样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是每个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乳酸菌在动物体内正常发挥代谢活性,就能直接为宿主提供各种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及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等,还可提高矿物质(如钙、磷、铁和镁)的消化率和吸收率,从而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促进动物机体的生长和生产。

此外,乳酸菌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肠道环境偏酸性,达到一般消化酶的最适环境,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有机酸的产生还可加强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促进养分的消化吸收。

有研究表明,乳酸菌的菌体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如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辅酶Q等。同时,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机酸等酸性物质, 从而使得胃肠道保持偏酸性环境,这恰恰有利于pH值为酸性的消化酶类的作用,也就加大了营养元素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促进养殖动物对钙、磷等无机离子的吸收,从而利于骨骼和甲壳发育。

有望缓解EMS综合症

以EMS为代表的各类虾病,是近几年来业界最受困扰的难题之一,每年均造成了大量失败、亏本的案例。怎样应对日趋难解的病害,可谓当前水产业的首要问题。

有大量的案例证明,乳酸菌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学者把复合益生菌添加到对虾基础饲料中,经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能提高对虾肠道消化酶的活力。从血液生化指标来看,对虾血清蛋白浓度、酚氧化酶活力、溶菌酶活力和总抗氧化力等都有一定提高。还有人用抗生素和有益菌饲喂对虾时发现,饲喂抗生素组的对虾在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各项指标方面,均明显低于饲喂有益菌组。饲喂抗生素时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的抑制, 而饲喂乳酸菌时则可以提高 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据了解,对虾的免疫系统不完善, 主要依靠非特异性免疫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其中溶菌酶和血清过氧化物酶是反映对虾免疫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们也在对虾防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添加乳酸菌制剂后,就能激活对虾过氧化物酶原系统,其活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对虾的防御能力,使对虾的抗逆能力得到提高。

乳酸菌作为水产动物胃肠道固有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抗生素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明显的今天,以乳酸菌为对象的益生素开发正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开发出高效绿色的益生素应用于水产生产,促进我国水产养殖的同时,还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和其它化学药物的长期大量使用带来的负面效应。

(文章来源:农才宝典水产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