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血脉里的眷恋

 北书房2014 2017-04-04

点 击 “ 半 月 谈 ” 即 可 订 阅!

品味四季,读懂人生




  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而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它是实实在在有来由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去祭奠祖先。


  我总是在清明时节,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一个名字,有的时候是一段细节,有的时候甚至会想起一个电话号码,或者清晰而遥远的一首歌的旋律。


  清明这个日子,给了人放纵感情的一个理由,尽可以让我们逐着思绪去天边飞。



  在这个日子里,我确定能够想起来的人,是我的姥姥和我的父亲。关于姥姥的记忆,一次一次地来到过我的梦中,梦里永远是我最后见到她的那个日子。


  她在吐了一夜鲜血之后,为了不耽误我的考试,悄悄藏好半缸子鲜血,鞋干袜净,整好头发,坐在床沿上等着我去上学。出家门前,姥姥叫住我,给我的手里塞了两个橘子,姥姥说,乖,去考试吧,回来姥姥还坐在这儿等着你。


  等再回到自己家的小院子,我看见守了我15年的姥姥常坐的那个床沿空了。问妈妈,问舅舅,他们说姥姥进了医院,还说让我考完试后再踏踏实实地去看姥姥,接她回家。考完的那天回家,看见妈妈和舅舅神色凝重地坐在客厅,他们跟我说,你长大了,要告诉你一件事。


  然后我才知道,姥姥住进医院3天后就走了。她进医院的时候,胃里的瘤子已经破了,医生说手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让老人喜欢的孩子来送送吧。但是,要强的姥姥跟我妈妈和舅舅说,就让孩子记住我坐在床沿上送她上学的样子,现在这个样子会吓着孩子,我不见她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姥姥生命里的遗憾,或者这才是她真正的骄傲。我的姥姥,就这样在每一年清明回到我的梦里,没有仓皇,没有憔悴,永远是那样鞋干袜净,目光从容。


  我常常想起的另外一个人是我的父亲。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以后,女儿才能一一解开对父爱的误读,父爱是温暖的,但也是矜持的。父亲有的时候宁肯把爱守成一个巨大的秘密。


  我小时候对父亲的感觉只是严厉而已。直到父亲辞世,我在心里对他都是有一点点畏惧的,直到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一件事情,这是在爸爸生前我从来不知道的。


  那是他的60大寿,当时北京天寒地冻,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


  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爸,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爸爸瞥了一眼,说:“咳,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


  但等我下课回来,妈妈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爸爸那个60大寿过得非常高兴,把那一大盘蛋糕吃得干干净净。


  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个世交家的孩子,爸爸顺口就跟他说:“涛涛啊,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涛涛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


  大概又过了一会儿,爸爸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妈妈问他怎么了,爸爸就小声叨叨着说:“我犯错了,那个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给别人啊!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给写的是什么字?我得去那个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


  随后,爸爸就急匆匆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60岁的老爸爸,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这就是我的爸爸,这就是一直被我误读的那个爸爸。



  每每清明,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安康俱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慰的、骄傲的,还带着一点点受娇宠的、活泼泼的欣欣然;但一想到他们年岁已高,自己膝前尽孝的日子不多了,就会忧惧丛生。”


  父亲在病重的那几年里,每一次电话都跟我说,丫头你忙你的,不用往回跑。我有时候还真听了他的话,其实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他的心有多么疼,他是有多么想我。我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师长。


  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那年秋天下来了大闸蟹,我从螃蟹壳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黄,满地追小不点,一边追一边说,乖,过来吃一口。这个时候,我妈妈也掏出来一勺蟹黄,在后边追我,说,丫头,你回头,你吃上这口,再去追你闺女。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中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后来,女儿跟我说,我跟妈妈、姥姥原来都是在一块的。因为她看过我生她的剖宫产的疤痕,她也看过姥姥生我的剖宫产的疤痕,所以她知道,很多年以前,她住在我的肚子里,再很多年以前,我住在她姥姥的肚子里。我也知道很多很多年以前,我的妈妈也住在我姥姥的肚子里。


  所有节日中,清明究竟有什么样的独特意味呢?就是这样的血脉之情,就是这样的眷恋,就是我们在长辈生前没来得及懂得的那些深深的忏悔,还有他们走后魂牵梦萦、每到夜半都会惊醒的深深惆怅。


  幸亏我们还有一个大节叫做清明,我们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缅怀,可以告诉那些父母俱全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们也可以在风清景明的日子里采一朵花,种一棵树,放一只风筝,仰望一朵流云。就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的魂魄能和所有的亲人在天上相逢。


END


  《品读》(月刊)是全国十佳文摘期刊,刊物从人物视角出发,保持渊博灵动的风格,着力表现当代人相通情感和时代的人文趋向,传播最具价值的时代信息,营造可读、可品、可藏的“人文精神家园”,品味四季,读懂人生。


来源《品读》

作者:于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