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奇 | 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更是一位征服者

 汉青的马甲 2017-04-04





旭烈兀



旭烈兀(Hulagu或者Hulegu,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为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


旭烈兀(1217—1265年),伊儿汗(1264—1265在位)


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有着身份血统上的天然优势,而他的一次次的辉煌战绩也证明了他无愧于杰出军事统帅的称号。他将“上帝之鞭”升向了西亚,在真主的土地上建立了蒙古人的国家,伊儿汗国尽管延续时间不长,但它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西亚历史的走向。


旭烈兀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五子,与蒙哥、忽必烈是同母兄弟,在草原上长大的旭烈兀,从小也练就了一身功夫,而在成吉思汗对子孙的“天下土地广阔河流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尽情去扩大自己的领地”的鼓舞下,他也获得了很多的实践机会。18岁那年,他随堂兄拔都远征,横贯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在与匈牙利马札尔人的战争中,他与速不台分兵五路,大败马札尔军队于都宁河。这次西征对年轻的旭烈兀意义重大,使他积累了实践经验和政治资本。


自窝阔台死后,蒙古诸王公就处在权力的激烈争夺中。1248年窝阔台之子贵由死,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积极拥戴其长兄蒙哥,挫败了海迷失等人的阴谋,使蒙哥在1251年诸王公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在随后蒙哥打击窝阔台系势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视失烈门等人,为蒙哥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哥坐稳大汗之位后,便积极筹划进一步扩张。由于是同母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都得到积极的培植。忽必烈负责中国事务,旭烈兀则成为西征大军的统帅。1252年,怯的不花为先锋,率1.2万人先行西征。第二年,旭烈兀率主力军出发渡过阿姆河,带着蒙哥给他的“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尽头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对于顺从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屈辱”的嘱托,从此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蒙古大草原,也离开了蒙古贵族之间的勾心斗角,到一片全新的天地去开拓他的世界了。


首当其冲的,是里海以南的亦思马恩派穆斯林宗教国,这一派别是历史上有名的穆斯林“刺客派”,热衷于培养刺客刺杀敌对方的领导人。该派别曾因企图组织刺客刺杀蒙哥,而同蒙古人结下了深仇大恨。旭烈兀分三路大军进攻,自己亲率中路军,很快就攻陷了教主忽儿沙的城堡。亦思马恩派90多座城堡被毁,忽儿沙在押解途中被杀,这一伊斯兰教中颇有实力的派别从此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接着遭殃的是巴格达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阿拔斯王朝因擅长同各种侵略势力周旋,保全自己至少作为穆斯林宗教领袖的地位,到这时已传了36代,历经508年。但这一次,哈里发谟斯塔辛对旭烈兀的态度十分傲慢,这使他成了末代哈里发。旭烈兀先用决梯放水淹没了哈里发的主力军和统帅,接着以一场精彩的围城战迫使哈里发弃城出降。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展开了,数十万居民死于非命,有着500年文化积累的巴格达城遭受了浩劫,哈里发本人则被纵马踏死。


巴格达的改旗易帜使伊斯兰世界陷入了恐慌状态。但旭烈兀仍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叙利亚。在攻打叙利亚之前,他已接受了亚美尼亚国王和安条克国王的归诚。当时的叙利亚名义上属于埃及的阿尤布王朝,实际由国君纳昔尔统治。旭烈兀没有接受纳昔尔的求和,从1259年到1260年,他先后攻下了阿勒颇和大马士革,这些城市的穆斯林遭受了巨大的侮辱。但就在此时,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中东诸民族和教派的命运。旭烈兀获悉长兄蒙哥在中国战死,诸兄弟陷入了汗位的争夺,决定率主力东归,只留下怯的不花率领5000人留守叙利亚。


当旭烈兀回到波斯时,得知同母兄忽必烈已即大汗之位,便决定不再东归,留驻波斯。几年后,1264年,旭烈兀接受了忽必烈的册封,成为伊儿汗,他建立的国家也成为蒙古四大汗国中的伊儿汗国。但与此同时,旭烈兀也得到他在叙利亚留下的驻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在埃及奴隶王朝优势兵力的围攻下,怯的不花终于不敌,在以少战多的情况下被俘而死,叙利亚全部落入埃及政权之手。


旭烈兀很想复仇,但新的威胁迫使他放弃了重新进军叙利亚的打算。新的威胁来自他的堂兄弟之国——金帐汗国。旭烈兀受他的母亲和妻子的影响(她们都属于基督教聂思托里安教派信徒),在西亚实行亲基督教,仇视穆斯林的政策(尽管他本人并非基督教徒,他信奉佛教,崇拜弥勒佛),引起了亲穆斯林的金帐汗别儿哥的仇视,别儿哥同埃及的苏丹拜伯尔斯结成同盟对付旭烈兀,双方还在高加索地区打了一仗。


晚年的旭烈兀致力于巩固在波斯的统治,他通过武力胁迫或联姻的手段,清除了波斯境内的割据势力,使波斯成为伊儿汗国统治的核心地区。到他的孙子合赞汗统治时期,伊儿汗国达到全盛,领土“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经济文化也欣欣向荣。伊儿汗国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388年,亡于同为成吉思汗后裔的帖木儿之手。


旭烈兀在西亚的征服活动,不但改变了该地区的政治版图,而且改变了该地区各宗教、教派的力量对比,牵连之广,遍及欧亚各地乃至非洲。伊儿汗国同元朝本部的联系,远比蒙古其他三大汗国密切,丝绸之路畅通,中国的四大发明加快了西传的速度,而回回炮、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历法、行省制度等也传入中国。旭烈兀显然应居世界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帝王之列。


旭烈兀攻叙利亚之战


元宪宗九年(1259年)九月,元军大将旭烈兀在灭亡波斯木剌夷国和黑衣大食国之后,率军10余万进攻叙利亚,旭烈兀军分三路进攻叙利亚:怯的不花为前锋;拜住为右翼;孙扎克为左翼;旭烈兀为中军。于九月十二日,旭烈兀军从阿里刺忒前进,越过哈喀儿山,全歼曲儿忒的军队,进入底牙儿别克儿,攻取哲吉莱特城。同时,旭烈兀命其子亦失木忒等,进攻牙发斤城。旭烈兀大军进入额弗刺特河时,叙利亚大震。纳昔儿王在额弗剌特河流域部署五六万军队防守,并结营于大马士革城北不远的伯儿哲。纳昔儿王得知旭烈兀军已至哈朗,急聚将相议事,因意见不一,将相失和,纳昔儿王几乎被杀。主战将领贝巴儿思投奔埃及。此时,军心涣散。因而,纳昔儿王决定:遣其妃(鲁木算端凯库拔之女)和其子带其宝藏,同诸将之妻子赴埃及。这样,叙利亚的民心、军心、更加惶恐不安,乱作一团。纳昔儿王派怯马鲁丁乌马儿赴开罗,求救于埃及王。但是,埃及国家内乱,国无君长,无法援助。旭烈兀攻克额弗剌特河畔的华莱特(今土耳其之比雷季克)后,又乘势攻克马布格城。旋即,旭烈兀大军又连克额弗刺特河岸上的奈札姆、札八儿、哈鲁尼忽思、剌失等堡,完全扫平叙军的弗剌特河防线。


旭烈兀突破额弗剌特河防线后,向叙利亚北部重要城市阿勒颇进军,对叙利亚国实施大迂回作战。阿勒颇城由10万军队把守。阿勒颇城的戍兵同义兵,出城防御,见蒙古兵众多旋退回。翌日,旭烈兀军到达城外。守将木阿匝木突兰沙王见蒙古军来势凶猛,下令禁止出战。一部分戍兵同居民不听号令,出屯于班忽撤山(在今阿勒颇东北),向旭烈兀发起攻击,被旭烈兀击败。接着,蒙古军乘势进攻班忽撤山。班忽撤山屯军和义兵败退奔还,死伤甚重。旭烈兀进攻阿勒颇北方之阿匝思城(今叙利亚之阿札兹)。阿匝思城在蒙军压力下投降。旭烈兀来到阿勒颇城附近之后,派阿儿哲鲁木王前往谕降,木阿匝木王拒降。阿勒颇城,城壁坚固,兵械亦足。旭烈兀军先沿城掘壕,宽4肱,深5尺,壁高5肱。这一工程,一夜完成。尔后,旭烈兀军从元世祖中统一年(1260年)一月二十四日开始攻城。经7天激战,攻克阿勒颇城。俘虏10万余人。木阿匝木王也在其中。尔后,旭烈兀率军从阿勒颇城,进逼大马士革。


在攻破叙利亚国阿勒颇城后,旭烈兀乘势以大骑兵集团快速南下进攻叙利亚国都城大马士革。叙利亚纳昔儿王得知阿勒颇城失守后,急忙外逃。旭烈兀率军10余万攻克纳木鲁思城后,直趋大马士革。自纳昔儿离开大马士革后,城内更加慌乱,异密宰奴丁苏黎曼,即以宰奴哈菲齐之名召集诸绅士长开会,决定把城献给旭烈兀,以免流血。旭烈兀赐予锦袍,并命其为叙利亚的大断事官。当时,防守,大马士革城有两三万军队尚未降服。三月二十一日夜,怯的不花的部队开始围攻,并以炮进行猛烈轰击。至四月六日,以城降。怯的不花的部队进入城区后,毁其戍楼过半,并将其一切战具全部销毁。至此,历时两个月的大马士革之战,胜利结束。从此,旭烈兀亦全部占领叙利亚。


此次大战,决定了多年统治叙利亚的艾育伯王朝灭亡的命运,从而元朝已牢牢地控制了从中国到西亚,从印度到地中海的重要商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