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黄金桑黄——抗肿瘤的特效中药

 日寒月暖 2017-04-04

植物黄金桑黄——抗肿瘤的特效中药

桑黄菌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十分珍贵的大型真菌,在中国,桑黄菌的使用从汉朝起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有了“桑寄生”的药用功效记载;《本草纲目》记载桑黄菌能“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现代研究证实桑黄菌多糖能够缓解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疲劳倦怠等癌症特有的症状,提高生活品质。桑黄菌由于通常生长于桑属植物上,子实体为黄褐色而得名,主要生于柳、杨、桑、花椒、山楂等阔叶树的树桩及树干上或倒木上,多年生。在国外,桑黄菌主要分布在韩国、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菲律宾、澳大利亚、北美和中南美等地。在国内桑黄菌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与兴凯湖之间、西北地区陕西与甘肃交界处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另外,西南各省区亦有出产少量的桑树生桑黄菌。桑黄菌产量极为有限,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桑黄菌,这味古老的中药,功效作用比较全面。其子实体入药,味微苦,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民间用以治疗淋病、崩漏带下、疮窟积聚、癖软、脾虚泄泻。日本《原色日本菌类图鉴》则记载桑黄菌可治偏瘫一类中风病及腹痛、淋病;《神农本草经》将桑黄菌描述为“久服轻身不老延年”;桑黄菌还有解毒、提高消化系统机能的作用;民间则认为桑黄菌可以提高肝脏机能,对治疗肝硬化有效。桑黄菌也因其良好的疗效而被誉为“菌种极品”。

植物黄金桑黄——抗肿瘤的特效中药

桑黄菌的抗肿瘤作用:以桑黄菌水提物进行研究发现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高达96.7%,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由此,人们对桑黄菌的研究逐渐兴起,目前已被公认为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

植物黄金桑黄——抗肿瘤的特效中药

云岭山脉位于怒江州东部的兰坪县境,支脉有雪帮山、羊鼻子山等。云岭山脉的主峰老君山,海拔4247米,苍莽雄伟,耸峙于丽江、剑川、兰坪三县之间。雪帮山,为滇西北各族人民到拉井贩运食盐的必经大山,固而又名“盐路山”。主峰海拔4290米,为剑川县上兰坝、马登坝与兰坪县金顶坝的分界山。在兰坪县的中部,通甸河、沘江与澜沧江之间,云岭山脉各支脉,纵横绵延,郁郁苍苍,为兰坪县的主要林区。其中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八宝山、独山、白狗山、秦归山、雪门坎、白雪山、石坪山等二十余座,加上其他山脉的山峰,形成了自治州东部境内群峰峥嵘,连绵起伏,巍峨雄壮的广阔山域。

植物黄金桑黄——抗肿瘤的特效中药

在遥远的独龙江流域,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独龙族。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被历代史书称为“太古之民”。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仍保留着刻木结绳的记述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独龙族的妇女有纹面的习俗,也因此成为族氏的一个标志。她们大多擅长山间采药,而独龙江流域便是一个盛产能有效抵抗肿瘤细胞的桑黄菌宝地。

植物黄金桑黄——抗肿瘤的特效中药

桑黄菌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十分珍贵的大型真菌,现代研究证实桑黄菌多糖能够缓解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疲劳倦怠等癌症特有的症状。

植物黄金桑黄——抗肿瘤的特效中药

中药“桑黄”,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生于杨、柳、桦、栎等树干上。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