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居长安,且食蛤蜊

 浮生偷闲 2017-04-05

聊居长安,且食蛤蜊

我的朋友深蓝先生,是一位青岛人,他给人的印象深刻而复杂,一想到深蓝,男人下意识会浮想出的是“山东人厚道啊”,是英俊幽默,是狂野不羁无恨生,是爱的自由意志和不屈的灵魂……,女人们则多流露出意味深长的神秘笑容,当然,他最广为人知的还是那句山东话:

「来青岛请你们喝ha啤酒,吃蛤蜊gala!」

也就是在近几年,西安吃蛤蜊也渐多了起来,夜市烤肉摊除了惯常的烤肉筋,烤腰子以及烤大腰子,各种花式烤馍煮馍泡馍夹馍,几乎家家都能做一盘炒蛤蜊。美食的印象总是跟人联系在一起,比如吃到各种花式馍的时候我会想起大馍王——一位据说祖籍胡建省却执着维护陕菜尊严的西安贵区人(多不可思议啊),比如吃到蛤蜊的时候,当然就是蓝先生了,你会觉得他就坐在小桌对面,热情洋溢招呼你ha啤酒吃gala,谈笑风生音容宛在。

蛤蜊在西安普及,也就不可避免的沾染了陕菜的**气,放大量的干辣椒、辣椒酱或者其他什么酱(让人高兴的是还没有开发出油泼辣子或孜然做法),味道的特点也基本就是陕菜的主要特点,包括气味浓郁复杂、汁水幽黯粘稠、以及难吃。猪哥一直说油泼辣子是陕菜的灵魂,但我觉得那还没有接近本质,我更倾向于认为,油泼辣子只是表象而胡辣汤才是陕菜的本体意志:陕菜有把一切食材烹饪为接近于胡辣汤状存在的能力,包括蛤蜊,或者形而上的说:

「陕菜是存在的功能或形式,而胡辣汤是目的。」

蛤蜊是上天对青岛人民包括蓝先生结束了一天辛勤劳作之后的馈赠,我在青岛吃过顶好吃的蛤蜊,是大约十三四年前,我在杭州念大学,假期去青岛玩,住在读青岛大学的高中同学那里,那时都没什么钱,一连多日午餐都是肉饼、蛤蜊汤,但那汤味道实在鲜美,怎么都吃不厌,偶尔也有炒蛤蜊,是放姜葱爆炒,滋味清爽甜美,并不放什么辣椒酱。

好在如今蛤蜊各超市都有售,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做,而不需要一定吃陕西炒蛤蜊。只要是活的,新鲜,做法其实极简单,无非姜葱爆香,放入洗好的蛤蜊翻炒,加一勺料酒,焖几分钟待**壳即可。

我所熟悉的人里面,另一位跟蓝先生一样热爱把“吃蛤蜊”挂在嘴边的,是陈寅恪。陈《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诗云:

「食蛤那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这句诗名气之大,哪怕是不熟悉陈寅恪诗作的人,也往往很熟悉了。

食蛤指的就是蛤蜊,而不是蛤蟆、牛蛙。说起来,近代学人里,食蛤此典,鲁迅、钱钟书都用过,鲁迅在《送灶日漫笔》里就说,「只是北京的饭店那么多,饭局那么多,莫非都在食蛤蜊,谈风月,酒酣耳热而歌呜呜么?」钱钟书也有诗作「聊借令辰招近局,那知许事蛤蜊前」

这里的蛤蜊都是一个意思,即不问世事、隐士之谓也。这个词,典出《淮南子》:「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焉,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丰上而杀下,轩轩然方迎风而舞。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卢敖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蜊」。简单说,就是卢敖在蒙谷山上碰到一位隐士,隐士连忙躲起来了,并蹲在龟壳上吃蛤蜊。

后来,《南史·王弘传》亦有「不知许事,且食蛤蜊」之说,也是同一个意思。到近代,台静农曾在家里挂出一幅对联,「且食蛤蜊,安问狐狸」,已近于自表心迹了。

但鲁迅和钱钟书都没有陈寅恪和蓝先生一样热爱谈“吃蛤喇”,除了上面那句诗作,陈《己丑元旦作时居广州康乐九家村》诗云「食蛤那知今日事,买花弥惜去年春」、《乙未阳历元旦作时方笺释钱柳因缘诗未成也》诗云「食蛤那知天下事,然脂犹想柳前春」、《乙未除夕卧病强起与家人共餐感赋检点两年以来著作仅有论再生缘及钱柳因缘诗笺释二文故诗语及之也》诗云「那知明日事,蛤蜊笑盘虚」——其频率之高,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用典“蛤蜊”出现的频繁程度,最明显的还是宋诗。宋代几位典型的大诗人都写过这样的诗,比如黄鲁直诗作「盗跖人肝常自饱,首阳薇蕨向来饥。谁能著意知许事,且为元长食蛤蜊」,再比如秦观《别子瞻》诗作:「据龟食蛤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

——写这诗时秦观还像蓝先生一样年少青涩,他对苏轼苏子瞻一片仰慕向往之情,说自己「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并表达了能够像《淮南子》里的隐士一样与苏轼一同「据龟食蛤」满满基情呢。

一句题外话:幸亏木心没有发现这一点,否则,他大概会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是月亮的文学」一般,要说「中国宋代的诗是蛤蜊的诗」了吧。

宋人、近代学者诗里多见“蛤蜊”此典,而唐诗却几乎见不到,要引申说起来,这又是中国诗发展观念的一个大话题了,也是唐、宋诗的一大分别。从西昆体,到王安石,再到江西诗派,这里诗风演变的“一致”与“分别”,钱钟书在《宋诗选注》里有过说明,但可惜说的仍不够详细。钱先生道山归去后,这个问题恐怕就更没人能说的清、说的好玩了。

而“蛤蜊”这个细节,毕竟太琐碎,太细小,似乎只能“验证”,而不能“证明”——但自己看看、写写,总归还是有意思的:你看钱先生批评了那么多宋诗,自己作诗的时候不还是走了宋诗的路子吗。

如希望请作者“云喝”一杯咖啡,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