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马赛克,这是一篇报道中对城中村这一特殊区域的新名称。不难看出,城中村虽在城镇化建设中提供了“廉价城市空间”,成为衔接农村和城市的梁木。但也确实背负着城市“毒瘤”的恶名。应运而生的就是各地城中村改造项目,以此来改变城市风貌,改善居住环境。 城中村村民也表示“当然希望自己的家乡变的美好,只要是合理的补偿,自己是没有道理不接受的。关键是有些时候补偿确实太低,这样的补偿确实是无法接受的。”所以被拆迁人为了合法有据的争取合理补偿,就必须要了解城中村改造的程序是什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城中村改造程序在实践中的习惯做法,其中的依据都是借鉴、参照了一般征地程序中的有关规定,并且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下面拆迁律师为被拆迁人总结城中村改造中特殊程序问题,这都是审查城中村改造是否合法、合规、合理的重要方面。 一、 规划阶段 1、 申请: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提出城中村改造项目申请 2、 立项:由市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由市规划局出具规划设计预条件,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发改委下达项目立项批复。 城中村改造立项中特需审查以下内容: 调查摸底 村庄基本情况、城中村改造初步设想、村庄现状平面图、村庄房屋及其它需要拆迁面积测量表、村集体资产和小组集体资产的情况、现有户籍人口情况分类登记等详细情况。 计划申报 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必然要进行撤村建居,而撤村建居中必须要求农村户籍人口已经转为城镇户口,但转户的条件是本市城区经有批准权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同意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满足条件后,街道办向区改造办公室提出列入计划的申请,并提交调查摸底材料。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编制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然后再依据此两个规划,区政府以村庄为单位组织编制城中村改造详细规划,报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作为城中村改造的工作依据之一。 编制改造工作方案 包括:村庄现状、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方案、清产核资方案、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用地规划和建设设计方案及经济效益分析等,由区改造办公室报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审批。 城中村改造方案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形成决议后,由村民委员会盖章报区城中村办公室,再由区改造办公室报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批准。未经批准不得组织实施城中村改造工作。 正式进入立项、办理用地手续等拆迁活动 3、 审批:城中村改造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会同市规划局组织编制,报市规委会审定。 二、土地收储阶段 1、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土地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 2、涉及集体土地的,由市土地储备中心会同各区政府办理土地征收申报手续。 3、城中村改造范围外的零星土地,因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需要,应当就近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拆迁。 三、拆迁实施阶段 同一般的征收程序,不再赘述。拆迁实施阶段,进行城中村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之后便进入具体建设阶段。 以上便是城中村改造的程序,但是拆迁后这些被拆迁人该如何安放自己,一朝失去土地由村民转变为市民,这究竟是好是坏?又该如何在快节奏的城市中生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然而在考虑这些问题之前,出现城中村改造中补偿不满意的问题确应亟待解决。 (文章来源 京平拆迁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