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做题方法小结

 太极哥哥 2017-04-05

中考语文做题方法小结

1、文言文阅读中需要给部分内容断句,针对断句是否有规律,断句的依据是什么?

想读懂文言文,文章断句是基础技能。断句错,内容理解就会有误差。

如蒲松龄的《狼》,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意思是“另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前面。”

“犬”是名词作状语,形容“坐”的样子的。

如果这样断句:“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则狼变成了狗,就理解错了。

断句时应注意“四要”:

一、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了解大意。

句读上的错误是由粗心大意造成的。如果是故事性的文章,要掌握大致情节;如果文中有人物对话,要搞清谁和谁对话,那些话都是谁说的;如果是说理的文章,要弄明白谈了几个问题以及前后的逻辑关系。

二、要把握重点词语,考虑句子成分。

运用讲过的语法贯通语气,疏解全文。

如《捕蛇者说》中“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这句话的重点词语是三个动词“起,视,卧”,主语是“吾”。

这句话写的是“吾”的三个连续动作,所以最后用句号,中间都用逗号。

三、要记住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当断则断,不当断则不断。

文言文大多句式整齐,喜用对偶或排比句。记住特殊句式,有助于正确标点古文(每组对偶或排比句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如《捕蛇者说》中“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假设知道“乎”用在句子中间作介词,则根据对偶的特点,这句话很好断句。不会断成“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这样断句,读起来别扭,文气不畅通,而且“东西”、“南北”都没有着落了。

四、要熟练掌握虚词的用法,利用它作为断句的参考。

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和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

发语词“盖”、“夫”多用于句首;

连词“而”、“则”和介词“于”、“以”,一般用在句子中间;

语气词“耳”、“矣”、“也”、“焉”、哉”、“耶”、“欤”、“乎”等,常用在句尾。语气词又有表陈述语气的,用逗号或句号;

表感叹或反问语气的,用叹号;

表疑问语气的,用问号;

“曰”字后面用冒号,所说的话,用引号。

2、实用类文本阅读有哪些题材哪种题材常考,答题技巧是什么?

实用类文本则是指有针对性的应用类文章如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

全国卷常考的题材是人物传记。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答题模式与技巧:

1、划横线的句子/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2、文中第几段写出了什么内容,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该段运用了…手法,写了…内容,为下文写…作铺垫(衬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文中画线部分(或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A、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B、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C、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形象?

总分(分总)来回答。

5、文章写了描述对象的哪些特点?

A、提取要点词语。

B、分条整理答案。

6、请概括第几段(或者全文)的内容要点。

A、划分本段的层次。

B、提取要点词语(句子)

C、整合答案。

7、文章第几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来写描述对象?有什么好处?

确认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表现手法的作用)+结构语句说出好处,效果。

3、写作时总觉得腹中空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内容空泛的文章想得高分无疑是痴人说梦,考纲中写作部分的“发展等级”就有“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的要求。既然认识到这一点,那就要积极弥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力求专而广。

“专”的意思是以专题形式积累素材,这样,不管高考作文怎样命题,你都可以找到材料和作文题目的联系点,也就意味着你准备的材料一定能运用上。一般而言,你只要积累10则左右材料,就足以在高考中游刃有余了。

“广”的意思是积累的这10则材料范围要广,涵盖古今中外,而且要尽可能丰富翔实。一篇文章中如果只有古代的材料,那就没有现代信息;如果只有外国材料,那就会缺乏说服力;如果只有现实材料,那就可能没有文化底蕴。所以一篇文章中,最好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材料都要有。

(2)学会“定向运用”。

所谓“定向运用”,就是虽然你准备的材料是很翔实丰富的,但写作时要朝着能体现中心的方向运用,和中心无关的要略写或不写,和中心有关的要详写。在准备素材阶段,可对准备的10则材料尝试从不同角度围绕不同的中心进行叙述,也可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不同的中心写一些议论性语段,这样在高考中定能有备无患。如果你暂时还不会运用这些技能,可以和试题调研的语文老师多交流,听取一些好的建议。

4、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分析综合型试题

现代文阅读中最常见的试题类型是根据试题要求对一些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整合的分析综合型试题。从近年来的全国试题来看,其主要考查的要点为:

第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第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种题的实质是以信息加工为主要任务,其主要解题方法有三类:

1.蚌中取珠

即答案是原文中的原句,你只要细心搜寻,将这个'原生态'的句子从文章中摘出来即可。

2.沙里淘金

有的答案散落在文章里,需要我们在锁定阅读区间之后,从中筛选择取关键词,并对其进行简单的紧缩、摘引、加工组合。

3.百花酿蜜

在文章中实在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进行加工时,或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或内容比较晦涩的语句,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后,再对其进行合理的转化、整合。

2.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作答时应尽量使用原文原句,故而答题以前应先分清类型,区分主次,权衡轻重,或筛选引用,或摘引紧缩,或添加补充,或转化整理,要因题而异,根据字数要求及文本信息量而定。

5、表达题中针对选择恰当的成语应该如何突破,主要是不了解成语含义?

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答题方法:

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如“坐而论道”“顶礼膜拜”“生财有道”是贬义;“急公好义”是褒义。

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尤其是有些成语是不能带宾语的,要注意,如“出奇制胜敌人”“漠不关心人民疾苦”“司空见惯这些现象”等。

注意一些近义成语的混用,如“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临危授命”和“临危受命”等。

注意成语的使用与语境重复,如“三令五申地强调”“在心中耿耿于怀”“背地里阳奉阴违”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如“坐地分赃”。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特别注意两用甚至多义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洁身自好,昏天黑地,不偏不倚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