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研修课进校园

 海中的珊瑚 2017-04-05

本学期人大附中早培八年级开设了《中医知识普及》研修课,聘请了三位老师共同执教。第一阶段是由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军博士向同学们讲授人体经脉、中医针灸疗法、推拿手法等中医知识。第一阶段短短五节课的时间,配合着现场演示,同学们不仅对中医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针灸腧穴

在讲授针灸总论时,王军老师提到:针灸,是中医伟大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但历史上针灸的发展并不顺利,几经起落。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黄帝内经》、《难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逢源》等经典的针灸学著作,这些著作成为中医针灸学的瑰宝。

这些著作中都对人体经络有比较详尽的描述,诸如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任督二脉等。课上,王军老师对这些经脉逐一讲授,同学们十分感兴趣。

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的认识很特别,把人的脉络走向与自然相对比,从命名就可见一斑。 “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有依天象地理命名,如日月、天枢、承山、合谷、后溪、支沟等,也有用人事物象命名,如鱼际、犊鼻、大杼、悬钟、百会、归来等,还有从形态功能命名,如大椎、巨骨、风池、光明等。

王军老师边介绍边给同学演示穴位的位置,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同学们收获了知识与能力。

王军老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为老师们进行把脉、针灸。

在王军老师现场指点后,同学们都对这些经脉的大致分布有了一定了解。

制作艾柱

拔火罐

推拿

同学们相互之间进行“拍打”

班主任老师志愿让同学们练习推拿

眼保健操

最常见的眼保健操就对缓解视力疲劳有重要作用,而我们大部分同学眼保健操的手法并不正确,难以达到保健眼部的疗效。王军老师从指导同学们进行正确的眼保健操入手,讲解推拿的一些手法,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兴趣。

五次研修课,让同学们从对中医懵懂不解,到渐渐有所领悟、形成兴趣,并逐渐了解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名片,不仅是一种医疗手段,也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影响意义深远。


王军,曾师从赵吉平、高树中等中医名家,获得针灸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针灸经典理论与临床研究,在针灸治痛及针灸调神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主持科研课题5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项,局级课题1项,参与重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快快打开视频,请欣赏我们精彩的中医课堂吧!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文字:王天吉老师  摄影:杨莉老师

编辑:早培学生会主席 章佳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