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遍世界各地的“河南特产”

 天宇楼33 2017-04-05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乾隆《赏钧红》

这是乾隆老爷子对钧瓷的喜爱,说到钧瓷,据记载它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钧窑出品的钧瓷胎质坚固敦实,造型端庄典雅,釉色艳丽绝伦,气韵含蓄凝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传说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珍品,每年只准生产三十六件,诰封为“神钧宝瓷”。



宋代钧窑天青釉釉出戟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钧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传世不多,评价甚高,民间历来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它属北方青瓷系统。它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宋代钧窑月白釉单柄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钧窑瓷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其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一大特色。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它是“大红大紫”的宋代“明星”

行里有话“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瓷无红一世穷”,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可以说“红”和“紫”让钧瓷成为了世人眼中当之无愧的明星。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

钧窑玫瑰紫鼓钉三足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众所周知,钧瓷的产地是在河南省禹州的神垕镇,那么历史上北宋时期的神垕镇是什么样的?它是一直被延续至今,薪火相传的吗?


北宋时期(960—1121)神钧瓷有很大发展,钧瓷窑场星罗棋布,笼盔地、下白峪、刘庄、刘家沟、红石桥等地都是钧瓷产地。

南宋(1127~1279)南宋初年,禹州为伪齐所占,宋皇室南迁,匠师失寓,钧窑受挫,钧台窑绝烧。

绍兴年间,岳家军攻占河南,为宋高宗所疾,诏命岳飞班师。岳飞勒师十日护中州百姓南迁。钧窑匠师随之南迁者颇众。自此钧台窑绝艺失传,匠师四敦,钧窑技艺也随之播火全国。国内同业匠师常有称神后匠师为祖爷处来者盖由此因。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改颍州为钧州。其时民间钧窑渐有恢复烧制。 

明代(1368—1644)成化二十年(1484)官府在神设“督瓷贡委官”,当时镇耕读陶冶者千有余家。

嘉靖二十年(1551)神有瓷窑80余户。

隆庆元年(1567)避穆宗朱载讳,改神为神后。

万历三年(1575)避神宗朱翊钧讳,改钧州为禹州。自此钧窑被封,技艺衰败。

清代(1616—1911)清初,神后恢复原名神垕。


“河南特产”藏世界

去过大英博物馆的藏友们,一定印象深刻这样一间展厅,它就是神秘的Room33,Room33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然而,这仅仅是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

这里面陈列着世界上收集最全、最精美、展览最丰富的中国瓷器,总共有1700多件展品,时间垮度从公元3世纪到20世纪,一些展品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件,其中就包括出自河南禹州的钧瓷。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

除了大英博物馆外还有哪些博物馆藏有钧瓷呢?

今天小编一定带你大饱眼福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月白釉碗  钧窑  北宋 11-12世纪  直径19.5cm     住友集团捐赠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玫瑰紫釉盆 钧窑  金代 12-13世纪  直径19.5cm    住友集团捐赠


美国大都会  宋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盆托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金-元 钧窑 天青紫斑釉盘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钧窑天蓝釉玫瑰紫斑花瓣式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金-元 鈞窯 天藍渣斗式花盆


台北故宫金-元 鈞窯 丁香紫渣斗式花盆


台北故宫 元 鈞窯 天藍紫斑如意枕


台北故宫金 鈞窯 青瓷葵花式單把杯


台北故宫 金 鈞窯 天青膽瓶


钧窑天蓝釉方瓶 上海博物馆藏


钧窑月白釉梅瓶 上海博物馆藏

 

\\\    重  器  来  袭  \\\


明天的《华豫之门》民间珍宝档案,在名享中原大地的中原古陶瓷标本博物馆寻的一件神秘的钧瓷重器。



看到这件精美的器物,小编不禁的想问一下,古人拿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是粉盒?是墨盒?还是首饰盒?。。。它又是从哪来的呢?眼前的这件素面无纹的钧瓷盒,既不挂红,也不带紫,它为何能称得上民间珍宝呢?请锁定明晚21:15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民间珍宝档案”



4月海选鉴宝公告

时间:4月14日8:30-17:30
地点:郑州市大学路与政通路交叉口东北角(郑州红星古玩城)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公众号ID:HNTVhuayuzhim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