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最合老人心 2008年发言稿王志强
作为从事多年家政服务的党员,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春风,我想对居家养老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对于今后会选择什么养老方式,很多人给出的回答都是“在家养老”。可见,居家养老的社会影响将日益扩大。 我认为,无论是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上,还是从老人生活需求的发展来看,居家养老事业的常青,有待于政府的推动理念、社区的服务对策、家庭的亲情支持和家政服务的繁荣发展。 首先,政府的推动理念 政府的推动理念主要体现在政策、资金、协调上。 在社会福利政策上,关键是抓好督查与落实。出台一些“扶持和优惠”政策,给予社会办的养老机构和从事居家服务机构以一定的财政补贴、贷款和税收方面的政策倾斜。 在资金供给上,政府应加大补贴的形式,为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对象购买服务,让老人可以享受上门护理服务和日托服务。 在协调配合上,各职能部门应充分合作。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同街道、社区的协调配合,做好离退休人员从单位转到社区的管理服务等。 其次、社区的服务对策 老年人生活在社区,最渴求的是社区能为其提供方方面面的生活服务。因此,居家养老服务应以社区服务为载体,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把社会养老问题分解到社区去细化。 1、整合社区资源,打造“养老服务”网络 打造“养老服务”网络,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做到“雪前送炭”,防止“模式化”倾向,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孵化一批规模较大、企业化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行跨区域服务。 2、发展社区卫生,满足“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本着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的原则,在社区内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为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康复医疗、家庭病床等综合性医疗服务。 3、制定有效政策,培植“社会养老服务购买”模式 培植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立国家、社会、市场和家庭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加大养老资金的投入,选择品牌家政公司、社区下岗职工参与养老服务。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功效,更好地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4、完善社区老人服务平台 建立社区网络服务。对高龄、空巢老人建立电子信息卡、走失卡、急救卡,独身老人应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并将所有为老服务个人和机构联网,以形成立体化为老服务的网络平台。 开办社区老人食堂。对单身老人和体弱多病的老人,开设适合老年特点的食堂和有家政服务人员帮助料理日常的清洁卫生。 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各种适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促进他们身体健康,以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联系,扩大社交范围,陶冶思想情操,满足老年人归宿与爱的需求。 创办社区老年人学校。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自办小报刊等多种方式,也可采取集中免费授课的方式开办老年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养生保健班等,以满足老年人的求知、养生的需求。 设立老年婚介所。帮助鳏寡、孤独、离异的老人寻找生活伴侣,这也应是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不可缺少的内容。 设立老年人才市场。有专长的老年人可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发挥余热的场所,以自己的优势再就业,再奉献,参与社会发展,体现老年的自我价值。 开辟老年花圃和宠物放养专属区。有条件的社区应把绿地就近提供老人认养,让老人种植菜蔬、瓜果、花草、苗木、盆景,形成天然氧吧,美化环境,动手动脑,延年益寿,丰富文化,提升品位。老人养宠物可缓解压力,增加活动,扩大社交圈,消除孤寂,使社区老人身心更健康,晚年生活更精彩。 开展老人法律援助活动。为社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咨询等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诸如再婚问题、无子女及亲人赡养、受虐待、家庭财产分割等问题,以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权益。 最后、家政服务的繁荣发展 虽说居家养老事业任重而道远,但极具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的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应该改变思维,科学决策,迎难而上,用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理念加快推动居家养老工作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谢谢! |
|
来自: 小五zlsmeex53x >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