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咳嗽好起来,不负这场好春光!

 陶成熙 2017-04-05



本文大概

1400

读完共需

4

分钟


春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


气温反复无常,过敏原增多,


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感冒咳嗽


孩子的防御能力差,


容易引起儿童咳嗽。


这个问题怎么破?



双双鸽来跟你


好好说道说道!


中医临床上对咳嗽的类型常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咳嗽等;内伤多由痰湿、肺虚所致,治疗宜益气、培脾、补肺为主;如果对症下药配合适当的药膳食疗,则可以促进咳嗽早日痊愈。


风 热 咳 嗽

 表现: 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以夏秋较多见。

小儿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治疗原则: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常用药品: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川贝枇杷露:止嗽祛痰。

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

 食疗: 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

相关推荐





风 寒 咳 嗽

 表现: 以咳嗽频作,痰稀色白,鼻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为特征。


 治疗原则: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常用药品: 

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三拗片:宣肺解表。

止咳宝片:宣肺祛痰,止咳平喘。


 食疗: 孩子风寒咳嗽吃什么呢?

(1)烤橘子: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而且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

(2)生姜+红糖+大蒜: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

相关推荐



燥 热 咳 嗽

 表现: 干咳,无痰,痰少而粘或痰如线粉不易咯出,咽喉痒、干痛,口鼻发干,声音嘶哑,舌干而少津液;初起可伴有稍怕冷,发热,头痛,骨节酸楚等感冒表证,舌尖红,脉细数。


 治疗原则: 疏风清热,润燥止咳。


 常用药品: 

百合固金片: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川贝清肺糖浆: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养阴清肺口服液: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食疗: 猪油蜜膏:猪油100克,蜂蜜100克,分别用小火煎煮至沸,停火,晾温。油蜜混合调匀即可。每次直接食用1汤匙,每日2次。可补虚润燥,治疗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等症。

相关推荐




痰 湿 咳 嗽

 表现: 以咳声重浊,咳嗽痰多,痰白清稀,纳呆,舌淡苔白腻为特征;特别是早晨起来咳嗽严重,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且伴有食少、腹胀等表现。


 治疗原则: 燥湿化痰止咳。


 常用药品: 

橘红痰咳煎膏:理气祛痰,润肺止咳。用于感冒,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气喘。


 食疗: 桔红茶:桔红1片,绿茶4~5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孩子可以经常饮用;可多吃萝卜、薏仁粥等。

相关推荐




咳嗽能吃甜食吗?

甜为甘,过度食甘,会化生为痰,导致胸闷气喘、痰多而加重咳嗽症状;同时,甜助热,小孩咳嗽多由肺热引起。所以,患有风热、痰热、痰湿咳嗽或咳嗽气喘的孩子,不宜过多吃甜食。咳嗽时,应忌食味甜甘油腻食物生冷的水果如苹果、香蕉都是不能食用的。



双双鸽温馨提示


① 咳痰特别多的时候,慎用止咳药,应及时就医检查。

② 咳嗽剧烈者,必要时可使用中枢性或外周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

③ 有痰而不易咳出者可使用祛痰剂或痰液溶解剂,如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小儿要掌握好剂量




3月底做完了这两件大事,10份枸杞子已发货!安排好了体检的MM们。(此处该有掌声!!)



底部留言?送福利!

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进行留言

如果留言被选入精选且点赞数排名前五

将获得我们免费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药圣堂 胖大海(罐装) 150G

点赞统计时间为4月5日-7日,7日12:00统计中奖信息!







A股主板上市连锁医药企业

股票代码 603883 / 股票简称 老百姓

 点击下方蓝字,畅享会员权益 

自测用药药品查询附近门店

商城购药消费查询|更多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