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生子女的“困境”怎么破

 百草丛文 2017-04-06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独生子女优势的文章,头条的朋友们很热情,同时网友们也提到了一些独生子女的“劣势”,对于很多家庭,非常害怕只有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眼里,独生子女要面临的问题,远远比多子女家庭困难的多。我这里,就想和大家聊聊独生子女的困境,其实,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以解决。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计划生育成了国策,并且写进了宪法。中国成了全世界唯一一个把人口控制,变成一种强制性措施的国家。现今,全面二孩政策的到来,各家的长辈,热心的邻居,用各种理由不停的劝说你,为大宝再填一个弟弟妹妹。于是你纠结,犹豫,似乎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又有点不那么心甘情愿。其实,很多理由,真的只是他们想像出来的。

孤独(话外音:给大宝生个伴,这样大宝就不孤独了)

其实独生子女,并不孤独,他们只是没有兄弟姐妹罢了。孤独是带有强烈个人感受的一个词,有人身边朋友无数,众星捧月,却有着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但有些人,只有三五知已,人生路上却也幸福满满。

我们从一出生,并不是独立存在,我们是社会人,是这个复杂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每天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兄弟姐妹只是社会关系里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朋友可以以“志同道合”来做选择,但兄弟姐妹因血缘关系是无法选择的,有时因为年龄上的差距,或者性格上的差距,成不了可以相互说心里话的人。所以,二胎并不是解决“孤独”的方法。尤其是现在很多人求一儿一女,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可是,一个玩枪和小汽车的人怎么能理解玩芭比的世界?

借用早逝的一个耶鲁天才少女玛丽娜·基根的话:“孤独没有反义词,要有,它是我最想要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多子女,还是独生子女,我们都渴望更广泛的交流与沟通。所以,注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要封闭自己,是解决孤独的最好办法。

我们不想要弟弟妹妹,并不是自私,只是太爱自己的父母,不想和别人分享罢了。

自私(话外音:独生子女太独,就是自私)

在我的独生子女的生涯里,听到最多对这个群体的评价,就是自私。我说我不想要弟弟妹妹,说我自私。我说我只生一个孩子,说我自私。我说这个东西对我意义很重,我不想分享出去,还说我自私。我从小被莫名扣上很多自私的帽子。甚至,我想晚几年要孩子,我婆婆也会用“独生子女就是自私”来评价我。其实,是真的自私吗?只不过,大家早就习惯用自私这个标签来解释我们的各种行为。

我对自私的理解很简单,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伤害别人的利益,这叫真正意义上的自私。而我们平时很多行为,并不能被冠上自私,因为并没有不择手断伤害别人,我们只是懂得“拒绝”罢了。

自私的核心,是“利己”,而“利己”行为,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我们对自己物权保护,其实也是一种利己行为。只不过,有人为了利已,能做出“损人”的事情。自私,不光是人类的属性,动物弱肉强食,植物争夺养分也是一样的。我们所有人,都不是佛祖,有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境界。

独立性差(话外音:中国的小皇帝)

的确,四位老人,一对父母,六个人共同关心着一个孩子,很容易过度关爱,导致孩子的独立性差,个个像生活不能自理的小皇帝。

隔辈亲,可以亲到无原则,而且老人们对孩子的照顾,可以用事无巨细,无微不至来形容。我们小区有一位姥姥,她家的孙女,三岁之前,几乎没下地走过路,因为怕孩子累,所以她就一直抱着。到了上幼儿园的时间,又怕孩子在幼儿园照顾不周,于是三年幼儿园,总共没上两个月。当然,这也是特例,不过,也反应出,中国老人对第三代真不知道怎么亲了。这样,对宝宝的独立性形成,非常不易。

其实,只要安排好家庭关系,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所以,在生育宝宝以后,父母要担起照顾宝宝绝大部分责任,尽量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让老人们充分去享受退休后的生活,让他们减少对这个小家的关心。这样,年轻父母也能迅速成长,加上照顾孩子没那么多人手帮忙,很多父母,也会有意无意的让孩子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家的女儿,没麻烦老人,我们自己带的,真心累。像自己穿衣,自己洗澡,自己睡觉,这些事情我早早的就放权了。现在七岁半,上小学二年级,家和学校,大约有二十分钟的路程,上下学,都是自己去,不用接送,那天心情好,她还会买点水果回家,独立性一直不是我所担心的。

晚年冷清(话外音:晚年时,别人家儿孙满堂,自己家冷冷清清)

我们的父辈,大多都守在父母身边,也是因为那个年代,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人走出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多都留在了家乡。可现在呢,交通是如此便利,去任何一个地方,都变得很简单,大家都愿意选择,最有生活希望的那个城市定居。

小编居住在一个省会二线城市,是这个城市的新居民。这个城市有一千多万人口,但是,外来人口占了一半,另一半,还有很多是个城市的新居民们,原住民只占了一小部分。每年过年的时候,平时拥堵不堪的街道,冷清像一座“鬼”城。

所以,在未来,不管生育几个孩子,大多都不会守着父母身边了,世界那么大,都想走出去看看,或许他在北极研究极光,或许她在非洲做无国界医生,或许他是一个职业的“追风人”,或许她在太空中寻找人类新的定居点。未来的格局,是父母迈出自己的脚步,选择去另一个城市里和一个孩子在一起。所以,晚年,到我们这一代,注定是安静的,注定需要我们自娱自乐。

多个亲人,相互扶持(只为我们的百年后,给孩子留个亲人)

在过去,家是以家族形式显现的,家里一般几十口人,是一个整体,兄弟姐妹的确相互扶持。但现在的社会结构,注定了我们成年以后,必须脱离原生家庭,组成一个新的小家庭。没结婚之前,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份子。可结了婚以后,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新家,这个新的家庭成员是爱人和孩子。

而且,未来的孩子都不会和父母在一个城市里,同样,和兄弟姐妹在一个城市里的概率也会很低。成家以后,和兄弟姐妹的联系,大多是靠网络的电话。远亲不如近邻,真遇到什么困难和心里的苦闷,可能好朋友和闺蜜,是最能帮到你的。假如,你的小家出了问题,你可以回到父母身边接受安抚,但你不会去打扰你兄弟姐妹的家庭,去寻求过多的帮助。这种兄弟姐妹的亲情,必定因为社会结构,而变得相敬如宾。父母百年以后,大家心思都会放在自己的小家上,渐渐淡化了这些关系。

赡养老人(话外音:多个孩子,多个分担)

一对独生子女夫妻,要照顾四位老人。如果有人能分担,压力会少很多。可是,我们不能总考虑,对我们有利的事情,如果那个能分担的兄弟姐妹,有什么特别情况,反而需要我们的照顾,岂不是压力更大,意外情况,任何时候都是存在。

我爷爷四个子女,在老人卧床不起的那段时间里,我的小姑姑离婚了,并且得上了尿毒症,需要换肾。家里人除了照顾我爷爷,还要照顾我的小姑姑。

到了父母需要赡养的时候,其实,我们也老了,健康也在走下坡路,各种病痛也会出现,真要亲力亲力照顾四位老人,我们也很难承担。我爷爷没走的时候,除了我爸和二个姑姑(小姑姑尿毒症)尽心照顾时,还请了两个保姆阿姨。我姥爷得老年痴呆的那几年,我姥姥也是请了两个保姆阿姨。照顾老人,比照顾孩子要累得多。

所以,独生子女做好管理者,做好统筹者,借助于外力,来完成赡养老人的义务。现在,很多地方有专业的护工,比普通的保姆更具专业度。而且,我相信未来的社会发展,养老是国家扶持的重点,也是国家必须要承担的,入户养老,社区养老,专业的养老的机构,赡养问题会越来越容易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年轻时,孩子少,父母们有时间也有精力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所以,大多经济条件尚可,能解决子女们一部分赡养时需要的经济问题。而且,独生子女家庭,在孩子教育这方面,也有多余的资金的投入,孩子受教育承度较高,未来的收入也不会太差,经济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最大的问题。(这时,我知道会有一些朋友,会提到经济条件差的农村老人,而我想说的,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养育独生子女占用的时间的精力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什么了,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失独(话外音:要二胎,是害怕自己失独)

这个话题,放在了最后,因为沉重,我也总不想提起。因为,在失独家庭面前,所有的安慰话,都是无力苍白的。

但是,要二胎并不是避免失独的理由。对于所有的母亲来说,不管有几个孩子,走一个,天也是塌的。我闺蜜的弟媳妇家,兄弟姐妹四个,意外走了一个,她的母亲受了刺激,在得了一年抑郁症以后自杀了。

害怕失独要二胎,也是最残忍的理由,你让大孩子,怎么理解你们生弟弟妹妹,是防止他提前出现“意外”。假如真出了意外,做父母的,因为有备胎就能坦然接受了吗?

在失去这个话题上,所有人都是悲痛的,父母也是我们生命里的唯一,先我们而走几乎是注定的。爱人也是我们生命里的唯一,我们互相承受着对方可能会先我们而走的痛楚,他们的离开,和孩子们的离开,悲痛的份量几乎是同样的。不过,更多的可能,是我们走在孩子的前面。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躲避不掉,不如坦然一些面对。


目前中国有2亿多的独生子女,这个群体所展现的各种特征以及社会影响,若干年后,依然还有它的研究的价值。我不想把这个群体视为特殊,也不想,在媒体和别人的眼中,我们的家庭身上有太多的悲情色彩。怜悯留给那些需要的人吧,谢谢,我们会生活的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