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娲、伏羲古代主要典籍记载浅说王登明

 TLB519 2017-04-06

传说史料的价值

中国有记载的文明史只有5000年,可是无记载的史前社会,尚有近百万年的漫长历史岁月。据研究可知,这遥远而漫长的史前岁月,是中华民族诞生并走向文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先民们除了为我们留下极其丰富的孑遗生物外,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保留着大量的远古传说和记载,是我们了解研究史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

著名的历史学家剪伯赞曾说:“正史不如正史以外的诸史,正史以外的诸史,又不如史部以外的群书。”剪老这里的“群书”应该主要指传说和神话。剪老的这句话充分肯定了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史前传说史料的价值。一个民族的传说往往隐含着这个民族的远古社会风貌和发展历程。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已证实了大量的古代文献是可信的。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和苏秉琦先生曾对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传说史料进行过分类和分期,他们按史料的来源将其分为“原生的”和“再生的”两大类,“原生的”包括一切见于早期文献记载的传闻异说;“再生的”包括一切见于后期文献记载的演义的、伪托的、滋生的传说故事。他们又按文献记载传说史料的时间早迟,将其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商周到战国前期的文献,如:甲骨文、金文、《史籀篇》、《尚书》、《周易》、《诗经》、《论语》、《左转》、《国语》等先秦的文献;

第二时期:战国后期到西汉末年的文献,如:先秦诸子、《周书》、《山海经》、《大戴礼》、《史记》、《淮南子》等文献;

 第三时期:东汉以后的文献,谯周、皇甫谧、郦道元等人书中所保存的一部分古代原始的民间传说。徐旭生和苏秉琦二先生的这种分类和分期,至今被学术界认为是科学的。

以上关于三个分期,第一、二期的史料可算为“原生的”,作品中的传说都还保持着比较多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没有太多的附会和渲染,可信度还比较高。

 

古代典籍关于人祖山的记载

 

19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四《河水上》中记载:“……河(黄河)水南迳北屈县(今吉县)故城(今吉县麦城村)西,四十里有风山(今吉县人祖山之北主峰),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常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也。”

由此可知,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北魏时,郦道元的《水经注》卷四《河水上》中就有人祖山是称“风山”以及“风山”的由来的记载;当时吉县称“北屈县”;吉县的麦城村称“故城”。

足见,人祖山古已有之,历史久远。“人祖”乃亘古已有,是真实的历史,非妄传也。

 

 

古代典籍关于女娲的记载

 

战国及其以前文献的记载:

▲现在可考察的古典籍中,记载女娲的第一部著作,据北师大王增永先生的考证,不是战国末期屈原的《楚辞·天问》,而是西周末年的《史籀篇》。依据是《说文解字》中的籀文。《说文解字》虽然成书较晚,但它大多内容源于《史籀篇》,娲有籀文。《说文解字》对“娲”的解释:

   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呙声。”

此解释告诉我们:女娲不仅化育了人类,而且化育出了世界上的万物。女娲是创造世界的女始祖。由“娲”字的籀文,说明女娲传说西周时已经流传了。

▲战国末期屈原的《楚辞·天问》中说:

“女娲有体,孰执匠之?”

此句意为:“女娲有奇体,谁造她这样。”或“女娲蛇身人面样,她的身体是谁造。”

屈原诗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是由女娲造出来的,那么女娲又是谁造出来的呢?据此可知,女娲人面蛇身,创造人的神话传说在春秋战国时,甚至可以说在春秋战国之前早已经流传了。

▲东汉的文学家王逸对屈原的《楚辞·天问》注说:

“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体如此,谁能制匠而图之乎?”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记: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

此句意为:“有十位神人,说是女娲的肠子所化,这些神人居住

在大片的庄稼地里,睡时横卧在路上。”

▲西晋郭璞注《山海经·大荒西经》说: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神,一日中七十变。”

《山海经》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部神话故事集。可以说把当时流

传的古代神话全部收集到书里。粱玉绳《史记志疑》云:“似非一时一手所为也”换句话说,他认为该书是在相当长的岁月里,经过很多人之手增益、窜改而成。学术界公认该书是战国书,至汉初完成。不论怎么说,该书所记载的应是比较早的“原生的”史料。

不论是东汉的王逸对屈原《楚辞·天问》的注,还是西晋郭璞对《山海经·大荒西经》的注,他们都说女娲是“人面蛇身”,在“一日内完成了七十化”。

 

  战国以后到西汉的文献记载:

▲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说林篇》中说:

“皇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娲所七十化也。

高诱注:“皇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上骈、桑林,皆神明。女娲,王天下者也,七十变造化,此言造化治世非一人之功也。”

 

▲《淮南子·览冥篇》中说: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

“远古的时侯,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普遍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 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原,用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害虫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淮南子·说林篇》中的那段记载,说的还是女娲作为神人,化育万物的事。而《淮南子·览冥篇》中的这段记载,就是著名的女娲补天的故事。这或许是目前流传的典籍中,对于女娲补天神话最早且较详细可靠的叙述。描述了上古时代,天由于不明原因而崩裂,女娲为拯救中原生民而炼石补天的事。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知:女娲补苍天,正四极,杀黑龙,止淫水这些活动都在“冀州”一带。那么“冀州”在哪里呢?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周礼·职方氏》中说:“河内曰冀州”;《吕氏春秋·有始览》中说:“两河之间曰冀州。还有许多典籍记载说明,“冀州”指的就应是古河东这块地方,也就是现在山西南部地区。那么,具体在山西南部的哪个地域呢?根据近年在山西南部地区发现的远古人类生存遗迹及其特征,基本可以确定“冀州”应是黄河东边的吉县人祖山区域、柿子滩为中心的一带。

东汉以前的典籍中有女娲补天、化万物、造人类的故事记载。这些故事主要出于战国到汉初成书的《山海经》中。

 

●东汉以后的文献记载

   据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剩木,乃与祝融战。不胜,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地拆,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淫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这段记载是关于女娲补天的另一说法,是因人祸所致。

▲唐代卢仝《与马异结交书》中说:

“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

这是目前看到的女娲和伏羲是夫妻关系的最早记载。

▲唐末李冗撰《独异志·卷下》中记载: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上,而天下未有人民。又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

这是关于女娲兄妹婚配繁衍人类的完整神话记载。李冗在《独异志·卷下》中所记的关于兄妹卜婚的故事,就只称女娲兄妹,并没有指明那位兄长就是赫赫大名的伏羲。据有人考证,唐代晚期,女娲与伏羲成婚的说法仍在形成过程之中。直到晚唐,才被捏合成夫妇。   

宋代的《风俗通》载: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女娲祝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

“女娲辅太昊于神祗,创立婚姻媒妁之规。”

《风俗通》(同《太平御览》),是宋代一部著名的类书,有一千卷,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读周,故为《太平御览》。《风俗通》这些传说的记载,其一,可能是女娲“抟黄土造人”最早的记载,说明女娲用“黄土”孕育了汉族,既浪漫而又生动的揭示了女始祖孕育汉族的社会发展踪迹,也科学的反映了汉族与滋养他们的农耕文明的“黄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可分割的历史根基。其二,说明女娲造人后,社会进化的继续和发展,深刻的反映和揭示了,女娲、伏羲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发生着婚姻以及由婚姻而引起的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即:由女始祖率领“祷神祠”的母系氏族社会,正在逐步向“为女媒,因置昏姻”的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宋朝以后,关于女娲的传说记载就更多了,在原来的基础上附会和演义出了许多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故事。

 

古代典籍关于伏羲的记载

 

●战国及其以前文献的记载:

在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帝王世系中,太昊伏羲氏被奉为三皇之首 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有记载较晚。战国中期以前的典籍中,《论语》、《墨子》、《左传》、《国语》、《孟子》等对伏羲未置一词。就是记载神话人物、古帝王最多的《山海经》中,仍未有伏羲一席之地。最早记载伏羲的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庄子》(这是最早记载伏羲的先秦文献),但时间已经到了战国的中晚期。而女娲在史籍中的记载至少要比伏羲早几百年。《庄子》中关于伏羲的记载有五处,两处出于内篇,三处出于外篇。在内篇外篇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有所不同。

 《庄子》内篇

《庄子·人间世》:

是万物所化也,禹、舜应物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译文】

这就是万物的变化,是禹和舜所把握的要领,也是伏羲、几蘧(几蘧qu是何许人,至今不得而知)所遵循始终的道理,何况普通的人呢!”

庄子在这里将伏羲列在禹、舜之后。

《庄子·大宗师》: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地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

【译文】

“道”是真实而又确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无为和无形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道”就已经存在;它引出鬼帝,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却并不算高,它在六极之下不算深,它先于天地存在还不算久,它长于上古还不算老。狶韦氏得到它,用来统驭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来调合元气;北斗星得到它,永远不会改变方位;太阳和月亮得到它,永远不停息地运行;堪坏得到它,用来入主昆仑山;冯夷得到它,用来巡游大江大河;肩吾得到它,用来驻守泰山;黄帝得到它,用来登上云天;颛顼得到它,用来居处玄宫;

 

这里是说“道”体无形、功用无限,狶韦氏运用“道”来整顿天地,伏羲氏运用“道”来调和元气。此段人神相杂,星月并现,十分混乱,这至少说明伏羲在这里尚未从神话脱形为人祖。

▲《庄子》外篇

《庄子·胠箧》中记载: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犠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译文】

你唯独不知道那盛德的时代吗?从前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在那个时代,人民靠结绳的办法记事,把粗疏的饭菜认作美味,把朴素的衣衫认作美服,把纯厚的风俗认作欢乐,把简陋的居所认作安适,邻近的国家相互观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百姓直至老死也互不往来。像这样的时代,就可说是真正的太平治世了。

这段记载伏羲位列轩辕黄帝之后,神农之前。

《庄子·缮性》中记载: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1),与一世而得澹漠焉(2)。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3),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4)。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

【译文】

古时候的人,生活在混沌鸿蒙、淳风未散的境况中,跟整个外部世界混为一体而且人们彼此都恬淡无为、互不交往。正是这个时候,阴与阳谐和而又宁静,鬼神也不会干扰,四季的变化顺应时节,万物全不会受伤害,各种有生命的东西都能尽享天年,人们即使内存心智,也没处可用,这就叫做最为完满的浑一状态。正是这个时候,人们不知道需要去做什么而保持着天然。等到后来道德衰退,到了燧人氏、伏羲氏统治天下,世事随顺却已不能浑然为一。道德再度衰退,到了神农氏和黄帝统治天下,世道安定却已不能随顺民心与物情。

《庄子·田子方》中记载:

仲尼闻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窃,伏戏、黄帝不得友。

【译文】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古时候的真人,最有智慧的人不能说服他,最美的女人不能使他淫乱,强盗不能够抢劫他,就是伏羲和黄帝也无法跟他结为朋友。

 

在这两段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颇近于后世所列。 《庄子》一书之中,伏羲名号有三种写法,或记为伏羲、或记为伏犠伏戏,前后不统一;身份混乱,或人或神;在古帝王中序列不定,或在禹、舜、黄帝之后,或在其前,地位渐次升高。这说明在庄子时期,伏羲尚在传说和创造过程中,是一个尚未定型的人物。

 

《尚书》序言中说: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这句是说:伏羲治理天下,开始画八卦,造文字,用来代替结绳记事处理政事,因此产生了文章典籍。

▲春秋晚期孔子的《易经·系辞下传》中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田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这段话影响甚大,它是对伏羲功绩和形象记录和描述最早最全面最系统的文字。这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系辞》中的记载完全一样。              

●战国以后到西汉的文献记载:

▲司马迁《史记》从黄帝记起,不为伏羲作传,所记伏羲有两处,均系引前人所言。

《太史公自序》:

“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封禅书》中借管仲言:

“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

司马迁治史严谨,由于当时对伏羲传说语多谶误,难以辨识,虽不否认,但记之存疑。

▲东汉班固的《汉书》突破了《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至此,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

《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言:

“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

《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以伏羲为历史源头,认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

汉·班固的《白虎通义》言:

“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

这里班固把伏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

 

   东汉以后的文献记载

▲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功业:“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

 其后唐高祖《修六代史诏》和唐太宗《修晋书诏》均以伏羲为中华文化的肇始者,所谓“伏羲以降,因秦斯及,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

唐·司马贞为《史记》补写《三皇本纪》,综述、补充前世有关伏羲的文献材料,成一篇较为完备的史传。伏羲被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地位。至此,伏羲在历史古代典籍中历史化的过程全部完成。

统上所述,在传世文献典籍中,关于伏羲的记载是在战国中晚期以后从《庄子》开始出现并逐渐载入正史的。春秋以前典籍未见伏羲。唐高宗《修六代史诏》和唐太宗《修晋书诏》均以伏羲为中华文化的肇始者。所谓“伏羲以降,因秦斯文,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战国以至秦汉,时代越往后,关于伏羲的记载越详细,伏羲功业越卓著,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这说明,在传世的古代典籍中(春秋以后),对伏羲的记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 从凌乱到系统的衍化过程。由历史典籍对伏羲的记载可知,在中华民族的史前文明进程中,伏羲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原始部落首领。其功业卓著,是华夏文明的肇始者之一。

从古代典籍对女娲、伏羲的记载可知:关于女娲的记载要比伏羲早的多,至少要早几百年。伏羲的记载是战国晚期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可为什么战国以后,典籍关于伏羲的记载越来越详细,功业越卓著,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而且超过了女娲,被推为三皇之首呢?女娲反而显得淡化了。这应该是男权社会影响的结果。我们从社会的发展史可知:人类社会的由来是先有母系时代,后有父系时代,母系时代无疑是女姓掌权,当母系时代过渡到父系时代后,人类也由女权向男权转化。随着权力的转化,男性必定接替女性而掌了权。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随着男权的日益加重,皇权一直为男性掌握,久而久之,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统治了人们。所以,就形成了后来的典籍中女娲和伏羲地位和贡献的倒置。

20128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