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巴尔扎克传》

 王浩然 2017-04-06

       最近读了两本有关巴尔扎克的书,其中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由刘文涛主编、李胜凯编著的《巴尔扎克传》是本很不错的书。书的作者写书的态度是很认真的,是一本研究巴尔扎克的有价值的书。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细致地了解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他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本是农民出身,却偷偷地在自己的姓氏中加上一个标志贵族身份的“德”字,虽然他的小说揭示了封建贵族走向衰落的命运,但他本人有着很深的贵族“情结”,或许正是这一点体现了他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精神。

    他从20岁开始写作,一直写到死。包括96部长中短篇小说的《人间喜剧》穿越了时空,成为经典。但20岁的巴尔扎克从事创作时甚至并不知道他该写什么,他擅长写什么,于是花费了四个月用诗歌体写成的处女作《克伦威尔》,在四个小时的朗诵中被枪毙,鉴别他处女作的教授说“写《克伦威尔》的作者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写小说.”巴尔扎克并没因此而放弃写作,从20岁写出《克伦威尔》到写出第一部署自己真实姓名的《舒昂党人》,巴尔扎克用了十年时间。在这十年里,他在经济上接受父母的钱财,但生活的很艰苦。接着又靠写作一些小册子挣生活费。当然,在这些小册子上他署的全是假名。自从1830年他的《舒昂党人》发表之后,他的创作渐入佳境。

    他渴望金钱,但却终身贫穷,他的一生始终是在借债——躲债——还债的周而复始中度过的。造成他贫穷的主要原因有:他曾经有过十年默默无闻的写作岁月;为获得金钱,他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去做生意,结果越做越赔,曾欠债达10万法郎之多;他太贪婪,不懂得见好就收,使本来的好事也变成了坏事;他太虚荣,贪图享乐,借钱也要过好日子。

    他的爱情也与众不同。或许他太需要钱了,所以贫穷人家的女孩他是不爱的,即使她们年轻貌美;他太爱慕虚荣了,所以没有身份的女孩他是不爱的,哪怕她们长相高贵。而既有钱又有身份地位的年轻女孩,又看不上又穷又矮,长相也并不英俊的他。所以他把目光移向了那些夫人们,而且是比他年长很多的夫人们。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20岁的女人什么也不肯为你做,40岁的女人什么都肯为你做。最初,我还以为巴尔扎克喜欢年长的女性,是因为他自认为的童年时代的母爱的缺失,可后来我发现,这不是真的。巴尔扎克所以喜爱年长的女性,是因为他在两性关系中只想索取,不想付出,用中国人的说法,他是个吃软饭的男人。他所爱的女人,应该是既能向他奉献金钱又能向他奉献肉体的女人,首先是能向他奉献金钱。他花过每个和他有交情的女人的钱,而且都不是小数。他的第一个情人是他22岁时结识的比他年长23岁、比他母亲还要年长1岁的贝尔尼夫人,他们的情人关系维持了11年,随着贝尔尼夫人逐渐老去,巴尔扎克自然会另结新欢,但他始终没忘旧爱,虽然贝尔尼夫人去世时他不在身边,贝尔尼夫人下葬时,他也没时间去参加葬礼。

     巴尔扎克理想的结婚对象是位有钱有地位的寡妇,在他临死前四个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和结识了17年,小他1岁,却骗他说小他6岁的俄罗斯乌克兰一个叫做夏娃奎林·韩斯卡的寡妇结了婚,当然,夏娃曾给过他很多钱。巴尔扎克在其面前是极其谦卑的,甚至不惜把自己比作渴望主人怜爱的狗。虽然,在东西方人的眼中,狗的喻意不尽相同,但这仍然是卑贱的。

    巴尔扎克命运多舛,却使他能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从而真实地再现他们,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雨果赞美他的小说堪与历史比美。尽管作为一个男人,巴尔扎克的缺点多多,但作为一个作家,他非凡的想象力、深刻的洞察力和超常的表达力都是无可比拟的。尤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的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是经典的作品,在当时都是为了还债或急等钱用而匆匆写就的急就章,是为了应付在门外等候的债主而匆匆写就的。

     对名誉、金钱、情欲的追逐让巴尔扎克的体力严重透支,只活到短短的51岁就因心脏肥大症而死了,当时,他刚刚结婚四个月,正应了那句埃及谚语:房屋建成,死神降临。他的婚床成了他的停尸床。

    过去也曾读过一些巴尔扎克的作品,但或许由于年龄小,没有太深的感受。现在我有重读巴尔扎克主要作品的想法。以我今天的年龄、阅历以及所处的这个时代,应该能更好地理解与感受作品,能对社会、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早就知道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多,就越失望,但比起温情脉脉的面纱,我更愿意看到内里丑陋、甚至血淋淋的真实、本质。这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使我无法获得所谓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