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之后为什么再也无朝代愿意定都长安

 昵称18990882 2017-04-06

长安是西周、西汉、隋、唐等王朝的国都所在,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汉、唐等强盛封建王朝都以长安为都。但自唐朝以后,再也没有帝王愿意来此建都,长安直接被历史忽略。那么为什么后世的政权都不再选择长安和关中为都呢?

长安城

关中残破,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无法养活大量人口,本地农作物已经不足以供养长安的人口。在唐高宗时候就开始洛阳、长安两头跑,好给长安腾出来休养生息的时间,武则天则直接定都洛阳。

迁都洛阳

2、隋唐时期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得到较快开发,江南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尤其是隋朝大运河的贯通,直接成就了洛阳、开封的水运中心地位。而此时长安全靠南方运来的粮食,首先需要通过大运河把所需物资运到达洛阳,然后再辗转进入关中,进入关中道路曲折粮食运输成本太高,国家负担沉重。

3、唐以后国防重点开始北移,后晋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让给辽国后,中原门户大开,中原王朝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从西北转向了东北。因此洛阳、开封等地更适合做首都。

幽云十六州

4、唐朝中后期,长安曾经5次被外敌或起义军先后攻破,长安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古都的威严不再,繁华的景象一去不复返。终于被后世所抛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