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方剂学》中药的性能

 并不hy 2017-04-06



一、中药性能(药性理论),

中药性能—中药的特性和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药效机理。

二、中药治病基本原理

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阴阳偏盛偏衰和脏腑机能失调。

以偏纠偏:(1)利用偏性,去除病因(2)平衡阴阳,调理功能→以平为期


清代徐灵胎:“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三、中药的作用:(1)治疗作用——中药的功效、药效等。(2)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

四、性能与形状的区别

中药形状——感官可及的药物天然属性。如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性能——与治病相关的药物作用特征。它是依据用药后机体的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区别:两者概念不同,不可混淆。

性能:以人体为观察对象——由人体用药后反应概括而成。

形状:以药物为观察对象——由药物的天然属性概括而成。

联系:两者又有一定联系。如升降浮沉与质地轻重有关。



                           1.四气

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四气的形成: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反应概括而成,是与所治病症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它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四气又有程度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表明药物作用强弱。平性药寒热偏性不明显、相对平和。

《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四气的应用原则。

三、四气的作用与适应证

1.寒凉药(属阴):清热泻火解毒,主要用于热证。

2.温热药(属阳):温里散寒补火助阳,主要用于寒证。

3.四气的临床意义:四气往往成为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

(1)针对寒热性质不同准确用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误用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2)根据寒热程度差异恰当选药。小寒用温药,大热用寒药。

若病重药轻则不及,药重病轻则太过。

(3)通过配伍炮制转变药物属性。药物的四气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大寒-寒-凉-平-温-热-大热



                          2.五味

一、含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五味的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五味意义——标示药物真实滋味,提示药物作用基本范围。

涩味:涩与酸相似,一般将涩味附于酸;

淡味:作用较为特殊,实际指导用药是六味。

淡味药数量较少,作用单一,仍习称“五味”。

二.作用:

《内经》最早归纳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辛味的作用

1.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表邪、行气活血等作用。

散——主要用来发散表邪(发汗),治疗表证。

行——主要用于行气活血,治疗气血瘀滞病证。

辛味中还包括芳香药,具芳香辟秽、芳香化湿和芳香开窍的作用,用治湿浊、痰浊内阻或神昏窍闭,如藿香、麝香等。

辛味药行散力较强,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甘味的作用

2.甘味:能补、能缓、能和。

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补——补益正气,用治虚证。包括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作用。

缓——缓急止痛,缓和调和药性。用治肢体拘急疼痛,以及缓解药物烈性,避免毒副反映。如甘草。

另外,“甘能解毒”,可解药食之毒。如甘草、绿豆等。甘味药偏于滋腻,易于滞气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气滞者慎用。

酸味的作用

3.酸味:能收、能涩,收敛固涩。

多用于正气不固,滑脱诸证。

涩与酸味作用相似,故涩附于酸;酸味药常兼具涩味,故常酸涩并提。

酸涩药物能收敛邪气,故邪气未尽之证应慎用

苦味的作用

4.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泄——包括通泄、清泄、降泄等作用。

通泄—通便泄热,用治里实便秘等,如大黄等;

清泄—清热泄火,用治里热病证,如栀子、黄芩等;

降泄—降泄肺胃之气,用治肺气上逆咳喘的杏仁等;

燥——性燥除湿,可分为:苦温燥湿、苦寒燥湿。

坚——坚阴,坚厚肠胃

苦味药能伤脾胃,津液亏耗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应用。

咸味、淡味的作用

5.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

多用于瘰疬痰核、痞块及大便硬结难下。

多食咸味可使用血脉凝涩,有些咸味药如芒硝等能伤脾胃,故当慎用。

6.淡味: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通利小便的作用。

用于治疗水湿停聚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淡味药渗利太过易伤津液,阴虚津亏者应慎用。


三.性味合参的意义与规律

1.意义:四气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功效。

·四气主要表明药物寒热功能,与疾病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五味主要表明药物补泻功能,与疾病虚实性质相对而言。

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药物性味的阴阳属性:

性寒凉者属阴,

性温热者属阳;

味酸苦咸者属阴,

味辛甘淡者属阳。



                          3.升降浮沉

一.含义: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药性理论基本概念之一。

升—上升;降—下降;

浮—向外和发散;沉—向内和通降。

·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有升降浮沉的

趋向反应,它与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相一致。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疾病趋势的反映。病势与病位都有上下内外之分。而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也有一定的趋向性,这种作用趋向性是中药治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本身的性味、质地密切相关。

1.与性味的关系:味辛甘、性温热的药物多升浮;味咸苦酸、性寒凉的药物多沉降。

2.与质地的关系:一般而言,花、叶及质地轻的药物多升浮;块、根、种子、介壳及质重的药物多沉降。

药性与阴阳属性的关系:

     四性   五味    质地    药势

阳  温热  辛甘     轻       升浮

阴  寒凉  酸苦咸 重       沉降

三、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升降浮沉与药物效用有密切关系。药物效用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升降浮沉又可以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帮助。

1.有助于祛除病邪。病在外、在上,多用升浮之药疏散病邪;病在内在下,多用沉降之药泄实逐邪。

2.有利于调理脏腑。以药物升降之性,顺应气机的正常运转,调整气机的升降失常,以使升降适度、气血平和。

四、升降浮沉的应用原则

用药应针对病势和病位,即所谓“同病位,逆病势”

五、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药物的升降浮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通过炮制和配伍,可以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

1.炮制: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2.配伍:升浮药物与较多的沉降药物配伍,能制约升浮之性;沉降药与较多的升浮药物配伍,能制约沉降之性。


李时珍:“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就是说药物的升降浮沉有其规定性,也有其可变性,关键在于应用是否得当



                        4,归经

一.含义:归经是指药物的作用部位。

归—药物作用的归属;经—脏腑经络的概称。

·每味药物都有特定归经,即药理作用指向性和选择性。

二.理论形成:古人在实践中总结出药物作用与人体脏腑经络密切联系,阐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主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如肝经布两胁,能治胁肋胀痛的药物归肝经。

·药物形、色、气、味也作为归经依据,尤以五味多用

——辛入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

三、归经的临床意义

1.增强用药针对性。如黄芩、黄连、黄柏等均苦寒泄热,清肺热用黄芩,清胃热用黄连,清肾火用黄柏。

·归经用药还可执简驭繁,如黄疸、阴痒、胁痛、目赤、耳聋等,属肝胆湿热,以龙胆草一药而诸症皆除。

2.兼顾脏腑相关性。归经用药可兼顾脏腑的生理病理关联性,如治肝脾不和腹痛腹泻,可选用归脾经白术和归肝经白芍配伍。

3.拓展药物适应性。根据药物归经探索新的适应证,如现代研究认为衰老与激素水平(中医的肝肾)有关,因而从补肝肾药中可发掘出一批抗衰老药。



                             5毒性

一.含义:药物作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不良反应。

          药物总称。药即是毒,药物在于“以偏纠                                                              偏”。

广义    药物偏性。毒是治病的基础,也是毒害                                                           的要因。    

          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现代中药学多指此                                                                 义。


狭义—药物毒性和副作用,即药效猛烈而毒副作用显著,中毒量与治疗量接近或相当,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的药物。


张景岳:“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以气味之有偏也”。

《内经》:“毒药攻邪……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二.认识毒性的意义:

正确认识药物的有毒无毒,在治疗用药中有重要的意义。

《内经》明确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1.保证安全——凡药皆有毒。警惕—掌握—解救。

2.合理用药——“有病则病当之”者,可以毒攻毒。

3.控制毒性——炮制、配伍或控制剂量,减少甚至消除毒副作用。

三.中药中毒的原因:

1.剂量过大;2.误服毒药;3.炮制不当;

4.制剂服法不当;5.配伍不当等。

四.中毒解救的基本原则:

1.早期毒物尚未被吸收,则采用催吐、洗胃或泻下的方法,以排除毒物。

2.毒物已吸收,采用中西解毒药物。

3.病情危重者,采用综合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