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这里开始·鞍钢“五百罗汉”的故事——陶惕成

 menlijia 2017-04-06

乌蒙山麓铸丰碑 风范永驻


陶惕成历史档案


——1938年,冲破父亲的阻拦,毅然投奔新四军,曾任《淮南日报》社副社长。


——1945年10月,奔赴东北,历任辽东省特派员,安东市政府实业处处长等职。


——1948年7月,时任辽东财委驻辽阳特派员率学生撤往鞍钢,后出任鞍钢公司首任计划处处长。


——1954年11月,出任鞍钢副经理,后挂帅出征西南大三线建设,担任水钢建设工地党委书记兼指挥长 


▲1949年初春,陶惕成(后)在恢复建设中的鞍钢厂区现场勘查。


 西南大三线建设,毛泽东一锤定音,党中央决定由鞍山、鞍钢包建水钢。


1966年2月11日,冶金工业部的两位副部长夏耘和徐驰,带着一份冶金工业部于1月13日形成的文件,亲赴鞍钢,出席鞍山市委、鞍钢党委会议,宣布中央的重大决定。当月下旬,鞍山市委和鞍钢连续召开了两次大会,一次是5000人参加的鞍钢干部大会,一次是鞍山市干部大会。市委第一书记兼鞍钢党委书记王鹤寿出席会议,宣布市委和鞍钢党委作出的决定:由鞍山市副市长易晓光、鞍钢副经理陶惕成挂帅出征,随行的主要成员有鞍钢党委政治部副主任张子雄、鞍钢炼铁厂厂长刘剑萍、矿山公司副经理尹玉华、三冶公司经理冯坚、三冶公司政治部主任王其舜等。


此时,陶惕成因病正住在鞍山汤岗子疗养院里。


看上去,陶惕成身材魁梧,英姿勃勃,其实一直在被多种慢性疾病所折磨着。他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长期靠服用安眠药维持,不断地加量;浑身的关节疼痛,只能弄一个橡皮锤子随时敲打,暂时地应付;加重的视网膜炎症,已经致使右眼完全失明……两个多月前的一天晚上,他在胜利宾馆接待客人,下电梯时突然昏倒,紧急送往铁东医院。医生观察的结果,诊断为冠心病。可他从不把疾病放在心上,仍然精神抖擞,充满乐观,终日忙碌。他用一只左眼读书报、阅文件,还亲自写报告,不用秘书代劳。事儿来得急时,则晚间把秘书请到家,他徘徊室内,时而深思,时而口述,秘书记下来整理后,再逐字、逐句反复修改成稿。他时常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只见他抚摸左胸,锁起眉头,却绝不轻易吃硝酸甘油片,而是舞笔弄墨,喜画兰,怒画竹,又“画题”,以诗画自娱,调剂神经,排解病痛。


▲ 1953年12月,陶惕成(左一)和鞍钢代总经理华明(右二)等在鞍钢迎宾馆前留影。


陶惕成,原名陶先良,1920年正月初三出生在安徽合肥官庭镇一个小业主家庭,自幼聪颖好学,饱读经典。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够守在自己的身边,以待日后继承苦心经营的一个中药铺和几亩地。此时,抗战的烽火已经在淮南燃起,18岁的先良热血沸腾,一心要投奔抗日前线,却被父亲拦住。“我主意已定!”他毅然决然地表示,父亲恼羞成怒地骂道:“你给我死在外面,你不得好死!”


父子不欢而别。1938年,陶惕成参加了新四军,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部队任过新四军五支队指导员,在地方任过来安县边区区委书记、苏皖边区县委组织部长,后在《淮南日报》社担任副社长。1945年10月奔赴东北,历任辽东省特派员,安东市政府实业处处长,辽东财委西安西丰办事处主任,驻辽阳特派员、办事处副主任。1948年7月中旬,国民党军主力突然进占辽阳,陶惕成带领辽阳纺织技工专科学校的学生,紧急撤往鞍钢。此后,陶惕成留在鞍钢工作,鞍钢公司成立出任第一任计划处长,1954年11月提任鞍钢副经理。


接到组织决定挂帅出征水城后,陶惕成拖着病躯,立即在疗养院里组建起临时指挥部,调兵遣将,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2月13日,由张子雄、刘剑萍率领的先遣人员一行18人出发了,赶赴水城做大会战的前期准备。3月初,各项筹备工作稍有头绪后,陶惕成准备启程前往水城。


 1950年代中期,陶惕成(中)与苏联专家在鞍钢现场劳动的场景。


行前,妻子杨素(时任鞍钢党校副校长)从大庆参观归来,才听说组织决定陶惕成带队去贵州水城,感到很突然。“你不能去,你每天心区痛,在那么艰苦偏僻的山区,身体能行吗?”杨素又说:“可能组织不了解你的身体情况,我去找王鹤寿和林诚同志反映一下情况。”“不!三线是让毛主席睡不着觉的地方,一定要去,艰苦的地方,不去影响不好,要是派我去好的地方,我可以要求不去,再养养病。”陶惕成坚定地表示,又用恳求的口吻严肃认真地再三叮咛:“你千万不能去找领导同志,你去找,就等于是我的意见。艰苦的地方,领导带头不去,影响很坏呀!”


从鞍山通往水城的一路上,陶惕成风尘仆仆。他与尹玉华先赶往成都,参加西南三线建设的第二次会议,然后又赶到水城,出席贵州省委连续3天召开有关水钢建设的厅局长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根据中共西南局和贵州省委的决定,省委书记陈璞如宣布,成立工地党委和指挥部,由陶惕成任党委书记兼指挥长。


水城地处黔西北。云贵高原上的乌蒙山延伸到贵州的西部,形成了平均海拔近1800米以上的起伏峰峦。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不大的盆地,地名叫场坝。在盆地边缘的东北侧,林荫茂密,人烟稀少,当地人叫它“青杠林”。为了战备保密的需要,水钢最初的名称就叫“青杠林农场”,工程代号为“603”。此刻,各路人员正在向这个根本不打粮的农场急速进发。到5月份工地上就集结了3000余人,到6月份工地上已聚集了6000余人。


 1959年,陶惕成(左)与苏联专家及翻译在鞍钢迎宾馆前留影。


“青杠林”所在的地方,不仅地质结构复杂,而且气候阴冷潮湿,经常大雾弥漫,细雨绵绵,人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在这个小地方,从来没有到过这么多人,到1966年的10月,参加水钢会战的人员已经超过了18000人,一下子吃住都成为了大难题。会战队伍刚进场时,住的是自己亲自动手搭砌的“三棚一垒”,即草棚、席棚、帐篷和干打垒;吃的经常是“上边熟,下边糊,中间还硬”的夹生饭;喝的是溪中、坑中的“自然水”;用的还离不开必备的“三件宝”,即水靴、雨衣、大棉袄。由于水土不服,胀肚、腹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已经适应了的生理反应。


陶惕成和大家一样,住在潮湿的帐篷里,在大食堂就餐。他居住的帐篷唯一的不同就是大了一点儿,因为里面需要有开会的地方,里面需要有跟随的秘书、警卫等人员休息的地方。他住在里面,往往通宵达旦地工作。家里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特意从鞍山捎来蜂蜜、苹果,陶惕成及时回信叮嘱道:“这里的老百姓很穷,职工也很艰苦,这样做影响不好。”到水城不久,冶金工业部拨给会战指挥部5辆伏尔加轿车。陶惕成知道后,立即将承办的负责同志找来,让把车退回去,严肃地说:“这里的老百姓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我们怎能坐着轿车在这里充当中国的洋人呢!我们在这里搞建设,到处需要钱,就是有钱也不能讲排场。”后来,鞍钢给他专门送去了一辆轿车,但他始终坚持坐吉普车。


 1963年,陶惕成与夫人杨素(中)在杭州留影。


艰苦的环境里,难免出现思想波动。陶惕成除了在大规模的动员会上鼓劲,还经常走帐篷串工棚,与工人们促膝谈心,鼓舞工人们说,水城真是个好地方,我看这里像个大花园。我们把钢铁厂建在花园里,是给黔西添姿添彩呀!他在这里始终着眼于培养一支能够站得住、展得开、打得响的钢铁建设队伍,并亲自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先进典型。有一次,在露天会场召开的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他亲手给劳模披红戴花后,不顾多病的身体,突然将一位劳模背在身上,绕场走了一圈,使在场的职工们无不为之动容。


5月上旬,水城铁厂总体规划设计拿出来了。但经过勘察后,发现青杠林(原选厂址)的地质属泥质灰岩,滑坡严重,不能建厂。陶惕成将情况上报后,立即着手在水城附近另找厂址。他与大家一道,连续几天翻山越岭,勘察厂址,并发动已到水城的一千多人上山下沟,勘察访问。人们注意到他几次出现心区痛,仍扶着拐棍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雨天,遇到坡陡路滑上不去,就让走在前面的人拽着他,让走在后面的人推着他。经过众人参与的广泛勘察后,陶惕成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各抒己见,最后一致同意厂址选在大山里的“三块田”。月末,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彭德怀和程子华(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亲临实地考察。彭老总拍着陶惕成的肩膀,直说“陶指挥长选了块宝地”。


其间,陶惕成回过一趟鞍山。杨素关切地问他心脏病的状况,他如实地告诉她说:“有次和大家爬山坡,在半山腰,心区痛了,按照大夫所嘱,立即蹲下来,果然一会儿就好了。”“哎呀!我真担心你的身体!”杨素不安地说。“不要紧,只要按照大夫的意见做,没有问题。”他安慰着杨素,忽而又惊悟似地嘱咐道:“我万一出了事,你可不能埋怨组织呀!这影响不好。”他的这句话,顿时让杨素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默默无语地看着他。


正当陶惕成指挥千军万马大展宏图之时,由“文革”引发的一场急风暴雨,很快侵袭西南三线,青杠林农场也未能幸免。1967年2月,陶惕成飞到北京,想找协助国务院领导工作的谷牧(时任国家基建委员会主任)、余秋里(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出面遏制事态发展,可他们也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他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决定赶快返回水城。从昆明一下飞机,前来接机的人迫不及待地告诉他:“陶指挥,张子雄让人斗了好几天了。党委让我来先向您汇报,叫您别回水城,那边由他们撑着。”沉思片刻,陶惕成毅然决定回工地。在那一段时间里,他操碎了心,也累坏了身体。面对瘫痪的工地,他痛心疾首,却并未消沉,白天主持工作,晚上接受批斗。


 1965年,水钢建设工地党委书记兼指挥长陶惕成在会议上作报告。


受命前往水城前,冶金工业部部长吕东在东山宾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与陶惕成诙谐地开玩笑说:“老陶,水城艰苦,你去吧,如果真的累死了,我们给你树碑立传。”没有想到,一句戏言竟然变成了现实。1967年2月24日23时,陶惕成因突发急性胰腺炎导致出血,倒在了工地的帐篷里,终年47岁。去世前的3小时,他还安排了要和基建处的同志讨论工程的进度。


水钢1号高炉破土动工仅仅过去半年,热烈而隆重的奠基礼历历在目,一幅宏伟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而亲手绘制了这幅蓝图的大军统帅却突然倒下了,令万余名建设者悲痛不已。在他们的心目中,陶惕成的精神不死,陶惕成的风范永驻!


    (鸣谢鞍钢“五百罗汉”子女提供图片史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