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转载]摘录:先祖姬际可传略。调研!

 李野墨 2017-04-06

 再看姬祖的嫡系后人姬氏第二十世姬祖嫡系后裔姬祥和老先生(永济县,张营公社尊村人)则在八十年代初(1982年,姬祥和58岁时)写过一份珍贵的资料,其原文如下:

 

“先祖姬际可传略

 

山西省永济县张营公社尊村 姬祥和

 

(一)我今年五十八岁,世居尊村,姬际可是我的先祖。我们尊村姬氏从《族谱》来看,系明朝初年由洪洞县大槐树迁来蒲州。始祖姬从礼,字恒信,带妻李氏子文增来蒲。际可是第九世。《族谱》旁注云:“技勇绝伦,老年破流寇于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训次子,字龙峰,传艺河南,至今人以夫子事之。”

 

从姬从礼到姬训这八代中没有精于武术的,显然艺非家传。十世以后,虽也有武举,武进士,但也未象际可那样,受到族人的如此尊重。姬际可是我们姬氏门中最杰出的人物。

 

(二)《族谱》未记载先祖生卒年代,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说,际可先祖87岁时还健在。村中“奉先堂”有他的画像,像后面书写他的生卒年月,但经数百年,字迹不清,只记得卒于康熙十六年。据此推算:他的生卒年代约在1590-1678年。

 

(三)十世里有个姬仕,字运亨,顺治年间武举,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运亨是际可叔伯兄弟道灿的第三个儿子,由此也可以推想际可的生卒年代。

 

(四)有的拳书上说,际可传艺于子姬寿。经查《族谱》,际可有六子,无单字名“寿”的。在十一世里,有个姬全寿,际可的侄孙。全寿得际可之技,也是有可能的。

 

(五)现在的尊村是新村,老村在新村西七里,老村距黄河二里。际可年少时,家中有土地二百余亩,羊二百余只,在陕西还有经营的商业,经济情况尚好。际可小时在家塾里学文习武,他聪明过人,家长、老师都很喜爱。一次月夜,在村西河滩练拳,来一老者看了际可的拳,然后说,练得还不错,只是眼睛还不够亮,你到池子里洗洗就好了。际可洗眼回来,老人不见了,他疑是“异人”,从此练拳,手眼身法步,浑然一体。

 

(六)老村房屋高大,村内巷道整齐,路两旁房屋都有长檐。屋檐外露着椽木,每间屋十棵,际可练枪时骑着马奔驰在村中巷道上,用枪端点刺屋檐上外露的椽木,无一漏过。

 

(七)他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清兵入关后,他极为不满,有强烈的反清复明思想,甲申以后,他出走解县,往东南过中条经平陆去河南。

 

(八)际可到河南直奔少林寺,他在少林寺很受欢迎。际可精研少林拳法,创新拳种,老和尚请他在寺里教拳。他在少林寺一住十年,授拳多人(也有和尚),老年返里。1927年,我一个族兄姬廉让(当年六十一岁),路过少林寺,看寺里还有际可先祖的画像,便对和尚说,“这是我的先祖”。老和尚高兴地说,“原来是老夫子的后人,欢迎欢迎。”于是招待了斋饭。

 

(九)某一年黄河西来一伙暴徒,到尊村烧杀抢掠,际可亲率村民奋力抵抗,亲手杀了首领,保卫了家乡,因此得到民众的尊敬。人们尊称他为“夫子“。际可卒后,村民在村中建“奉先堂”,画像供奉。

 

(十)“奉先堂”在老村中间,独院,三大间,中悬姬公像,有香案,每年旧历十月初一和旧历年,举行家祭,子孙前来焚香朝拜。从画像上看,先祖穿浅蓝色圆领长衫,这是明代服装,他瘦长脸,须发皆白,看样子八十多岁。像旁有对联写道:创业本艰难要留好样于子孙;守成非容易不可负惭于祖宗。

 

1959年拆掉“奉先堂”,画像由三哥祥肇保存,“文革”中被逼烧毁。

 

(十一)我祖父是清末武秀才,功夫很好。父名桂林、号杰三,习医,从此武艺中断了。蒲州一带练的拳称“际可拳”我见人练过,走一条直线,像五禽戏,但我未学过。

 

(十二)先祖一生活动仅限山西、河南二省。至于有传言说我们老辈的拳是岳飞创的,我们从未听说过。”(见《体育文史》1983年第4期)

笔者按:据光绪十二年永济县志载:姬运亨中清乙酉科武举第27名。清雍正6年始设永济县。

 

这份原始资料对姬祖生卒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笔者曾三度踏上那块文化热土,心中曾有真切的体认与深深的敬意。笔者在尊村时曾先后与姬根全、姬建江二任村长,及村中老人交谈。他们所述,与姬祥和先生所述,是一致的。

 

画像上,老年的姬祖仍然穿着“明代服装”,与姬祖徒孙“河南府李”所述“先生明末人也”完全一致,画像一直保留到“文革”,村里见过的人很多,都一致这么说。

 

由于此姬祖生卒与“曹继武”的生卒,发生了矛盾(山西太谷县形意拳中,流行的“戴龙邦六合拳序”上,被述为姬龙峰弟子的“曹继武”,据史料记载是康熙九年出生,康熙四十五年春亡,年仅三十六岁。因此,姬祖亡时即“康熙十六年”,曹继武才七岁,不可能是姬的弟子)。于是,有太谷形意名师宋铁麟的弟子山东济南人孙福元,与尊村姬祥和等协商,将姬龙峰祖师生卒从1590-1678改为1602-1683,以便让姬祖的卒年与“曹继武”的生年拉拢。然而,即便做了这种努力,即使姬祖卒于1683,姬祖亡时,曹继武也才十三岁,也不可能是姬氏学有所成的弟子。

 

(笔者按:1,姬氏家谱藏于姬氏十九世姬蓝亭先生家中,家谱是由姬氏十四世姬光璧所撰,姬光璧为清代乾隆年间文举人,曾在海南岛做官。2,姬祖所在的尊村旧址及老宅,包括“奉先堂”,十分近黄河,不到二里地。1958年三门峡水库人祸所致的洪水,淹没了黄河两岸八十万顷良田,冲毁民屋无数,淹死百姓更难以计数。整个古蒲州城池也遭淹没,黄河边的尊村,自然首当其冲,“奉先堂”严重受损,故于1959年不得不拆除,好在在洪山来到之前,全村人安全撤离,姬祖的画像也被安全转移,躲过了一次人祸,当更大的人祸“文革”来到时,如同中华民族绝大部分文化一样,就在数难逃了。可见专制制度不仅是人类及环境的天敌,也是人类文化的天敌!最近一次三门峡水库人祸所致的洪水是在2003年,因同样的原因,淹没了陕西华县等地。不少水利专家许多年来一直在呼吁拆除祸国殃民的三门峡水库,但因三门峡水库是已故国家主席毛氏所倡导建设的,拆不得。为了所谓的“圣人出,黄河清”而进行的愚不可及的三门峡造坝,非但破坏了千古以来的生态环境,而且对百姓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及中华文化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

 

                                           调研室 宋栓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