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中医治验07 乳腺癌

 学中医书馆 2013-08-10
乳腺癌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男性患者少见。
    在中国医学文献中,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著《丹溪心法》中有“乳岩”的记载,其后各医家有关“乳岩”的描述不胜枚举。如明代陈实功撰《外科正宗》日:“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遂,致经络痞塞,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如棋子,半年,一至三年,不痛不痒,渐渐而大始觉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复碗,渐渐溃烂,凹者如岩洞,凸者如泛莲……曰乳岩。”上述将本病病因。病程、症状皆作了描述。
    【症状与体征】早期无自觉症状,常在无意中发现乳腺局部有无痛性、大小不一、质实或硬,边缘不规则之肿块,有移动性,皮色不变。其后肿瘤发展如堆栗,与皮肤粘连,乳头内缩,活动受限,同侧腋窝触及肿大淋巴结。若顶透紫色,状若网布血丝,则将溃烂,愤后难敛,疮面边缘不齐,中间凹陷很深,如山岩状,或高突如菜花,有臭味。晚期患者并可转移至锁骨上、肺、肝,骨、脑等器官。
    乳房是浅表器官,早期发现不准,如发现30岁以上妇女,乳房内触及不规则肿块,或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应引超重视,可行切除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确诊为癌后再行手术。
    【分期】
     I  乳房内肿块直径不超过3厘米,与皮肤无粘连,腋下无淋巴结转移。
    Ⅱ  乳房内肿块直径不超过5厘米,与皮肤轻度粘连,尚能移动,同侧腋窝有数个散在活动的淋巴结。
    Ⅱ  肿块直径超越5厘米,与皮肤广泛粘连,且常形成溃疡,或与胸肌有粘连。同侧腋窝,锁骨上下有连串溶合成块的淋巴结,但尚能活动,或胸骨旁有淋巴结转移。
    Ⅳ  癌广泛播散到皮肤,或与胸肌、胸壁固定。同侧腋下转移淋巴结固定。或锁骨上有转移淋巴结,或有远位转移。
    【治疗】
    (一)中医中药治疗: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法治之。
    1、协定乳癌汤:疏肝理气,消痈肿为主。青皮、陈皮、生牡蛎各9克,栝楼、丝瓜络、蒲公英,生麦芽各45克,黑元参15克,山甲珠、柴胡,川贝母各6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2、协定方:清热解毒,解郁散结。蒲公英、蜀羊泉、龙葵各9克,山甲珠15克,王不留行、全栝楼各12克,夏枯草30克,枸橘叶、橘皮、山慈菇、浙贝母各9克。水煎服。
    3.犀黄丸1.5克,每日2次。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治疗乳腺癌,虽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实践证明,中药与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治疗效果更佳。中西医结舍治疗优于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
    【医案】4例。
   1、尹x×,女,36岁,1976年3月26日入院。病历号48310,x线片号8972。
  病史,右乳癌局部切除6年,双肺、纵膈、骨转移。6年前右乳房肿块发展快,由某医院局部包块切除送病理检查,报告为单纯癌。6年后局部复发,胸部X线拍片,见双肺棉球状阴影,纵膈加宽,第3腰脊椎骨质破坏。曾去北京  杭州等医院治疗柬显效,转入我院中医科治疗。
    检查:病人一般情况很差,面色苍黄、消瘦,舌质暗紫,苔白厚腻,口苦咽干,脉虚大无力。咳嗽憋气,半坐位,不能平卧,不能自理,食少乏力。右乳房摸到12x14厘米巨大包块,呈结节状橘皮样萎缩,皮包青紫。乳头内陷,流臭黄水,右腋下可摸及2.5×3.5厘米之淋巴结,已固定不动。胸部X线拍片,见右纵膈淋巴结转移,大有4x4.5厘米,肺门区有数个淋巴结,第3肋,第3腰椎骨质破坏。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双肺、纵隔转移,骨转移。予以综台治疗。方用:辽沙参30克,苇根、薏苡仁、栝楼各15克,葶苈子9克,大枣6枚,蒲公英15克,青皮、银柴胡各9克,紫草根15克,玉蝴蝶、鱼腥草各12克,川贝,桑白皮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谷芽15克,甘草3壳。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2次,共l80克5-氟脲嘧啶500毫克,静滴,每日1次,总量8克时,血象下降,白细胞800×10 6/升(800/立方毫米),血小板(60-80)X10 4/升(6万-8万/立方毫米);乳房包块见缩小;胸部x线拍片见肺转移灶,有逆转征象,经过输血提升血细胞后,改服氟脲嘧啶1200毫克,每日4次,每疗程35-45克,停药3个月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服药无任何毒性反应,肿瘤逐渐缩小直至完争消失,咳嗽憋气慢慢消失,胸部x线拍片,大部吸收修复,半年后药量减少,改为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最近复诊,体质已恢复。1981年8月随访已恢复全日工作。
    2、陈××,女,30岁,技术员,1965年11月10日门诊。病理号01573,病历号17332。
    病史:右乳房肿块6年,近1个月加大。右乳房外上方肿块,慢慢长大,不痛。
    检查:见右乳房有5×4厘米肿块,不规则,尚活动,质硬,皮肤无粘连,乳晕呈橘皮样皱缩,色暗黑。在腋下摸到2×2厘米肿大之淋巴结。诊断:乳腺癌(右)淋巴转移。面色萎黄,舌红无苔,口苦咽干,脉弦数有力。精神、食欲均可,微现消瘦。
    辨证:为肝郁气滞,脾气虚惫。病人不同意手术,要求服药。治以益胃健脾,疏肝理气消痈肿。方药:全栝楼15克,川贝母、醋香附、春柴胡、海藻各9克,昆布15克,黑元参12克,广陈皮、谷芽、麦芽各9克,蒲公英12克,山甲珠6克,京三棱9克,青丝瓜15克,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1次。
    间隔服药2年,肿块缩小至1x1厘米。服药至1972年,肿块消尽,腋下淋巴结亦消退。体质精神均佳。1976年恢复全日工作,随访至1978年良好。
    按语:脾胃之虚由肝气之郁,情志抑郁,肝脾气郁,容易引起乳腺肿瘤,思虑忧愁则伤脾,怒气则伤肝,肝部则气结,气结则血瘀,从阳化则成痈,从阴化则成癌,因其胸闷气逆,已不适用阳和汤、燥烈劫阴伤胃之剂,故姑以疏利肝气之瘀,扶助脾胃治之。配以犀黄丸解毒消肿,坚持治疗2年,得以控制,病情稳定,3年全消收功,停药观察14年无复发之象。
    3、余xx,女,48岁,市民,1966年5月9日初诊。病历号20084。
    病史:右乳肿块1月多。
    检查:右乳外上方有3x3厘米肿块,质硬,不光滑,尚活动,微痛,乳晕微皱摺,与皮肤微粘连。右腋下有小的活动淋巴结。月经尚正常,量少色淡。过去因功能性出血,行子宫全蒂切除,1966年5月18日,局部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报告:脂肪结蒂组织,其中查见一团癌细胞,为单纯癌。诊断:乳腺癌(右)单纯癌。给单纯服药。方药:全栝楼15克,黑元参12克,川贝母9克,天花粉12克,小青皮9克,石决明、蒲公英,生麦芽各15克,广陈皮9克,山甲珠6克,地鳖虫、粉赤芍、滴乳香、明没药各9克,夏枯草、昆布各15克,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1次,总量120克;小金丹片(千金方)4片,每日3次,总量200片,乳癌膏,外用,每日换药1次,神农丸8-12粒,每晚1次,总量1500粒。
    服药4年,一度良好,稳定无发展。停药1年。
    1967年5月26日复诊;略有发展,肿癌大有5×4厘米,乳腺周围皮肤变黑,粘连明显,并有皱褶,尚能活动,且出现周围卫星结节数个,活动隐痛:右腋下淋巴结肿大有3x3厘米,病人仍不同意手术,仍坚持服药。服上方2个月,又见稳定来再发展,似有缩小。由于回江西探亲,中断服药2个月,包块又见发展,皮肤溃疡,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有5×5厘米,已粘连固定。
    治疗5个月未见缩小,但亦未见发展,又经1月,伤口渐干燥,包块有缩小,右腋淋巴结变软。自行停药半年来院检查:左锁骨上摸到2个淋巴结。1969年4月停药观察1年多,情况良好。
    按语:该患者病发突然,且生长迅速,证明恶性程度来势很凶。早期应行手术治疗而一再拒绝,腥药又不及时,前后来得到系统治疗,几次延误,失去良机,为之可惜,以致数年之久,反复发作。经综合治疗尚较敏感,幸免致命,实属万幸。
    4、李XX.女,33岁,会计,1965年12月9日初诊。病历号23371。
    病史:右乳房肿块2个月多,并腋下淋巴结肿大。患者于2个月前,右乳头裂纹瘙痛;右乳房下方发生数个结节,近1个月有隐痛。
    检查:右乳内上方有6×4×2厘米包块,质硬,结节状,微活动。乳晕皱褶,呈橘皮样变,色暗紫。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大者有l.5×1厘米,活动,不痛。右锁骨上亦摸到数个豆大之淋巴结,活动,不痛。肝大右肋下2厘米,焮痛拒按,彻及右肩臂发沉酸痛。面色萎黄,消瘦,舌质嫩红,苔薄白,食少乏力,微有咳嗽胸背痛,不太憋气,来见吐血。脉象沉微细弱。超声渡检查,见束状波。诊断:右侧乳腺癌,肝转移(?),淋巴转移。因有广泛转移,肝亦肿大,身体素质极差已失去手术指征,确定中药治疗。
    辨证:肝郁气滞;症现肝大剧痛,如果一旦确诊为肝转移,则应视为危急之侯。食少面黄,消瘦,脾胃虚惫。根基已绝,绝无生机。治当首先采取邪盛首攻:柔肝破郁散结等控制肝转移。使肝气平则脾免受克,自会缓解,方药:全栝楼15克,川贝母、银柴胡各9克,金银花15克,小青皮、广陈皮各9克,全当归12克,山甲珠6克,蒲公英15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青连翘12克,广术香6克,京三棱、桃仁泥各9克,生麦芽、海藻、昆布各15克,醋香附、丝瓜络各9克,水煎服,共40付;外用软膏:广木香15克,生地30克,砸成软膏外用敷帖,每日换药1次,犀黄丸3克,每日1次,总量200克。
    经治疗3个月,精神,体力均隹,中间来人取药数次。亩包块缩小,腋下淋巴结变软。
    1966年4月18日二诊:局部包块大有3×3厘米,精神、饮食、体力增进。上方加炒枣仁佐当归以柔肝养肝,构杞12克以滋补肾水,共服120付,犀黄丸继服。
    9月9日三诊:心跳失眠,经常感冒发热,双侧膝关节麻木酸痛,面目浮肿。诊为脾虚湿盛,心肾不变,膝关节×线拍片未见骨质破坏。以安神益智,补脾益肾,解毒散结为治。方用:炒枣仁15克,赤茯神9克,全当归12克,山萸肉9克,枸祀子15克,野台参12克,全栝楼15克,川贝母9克,蒲公英、金银花各15克,青连翘12克,广陈皮、小青皮各9克,黑元参15克,生牡蛎30克,生龙齿15克,水煎服。
    10月25日四诊:食欲差,不欲寐,口渴引饮,明显消瘦,乳房包块消退,腋下淋巴结缩小。方药;川贝母、小青皮各9克,广陈皮6克,枳壳9克,生麦芽.全括楼、炒枣仁各15克,肥知母9克,金石斛12克,野台参9克,间隔服用,服1周停1周,犀黄丸3克,每日1次。
    1968年4月15日五诊:乳房包块消尽,腋下淋巴结消失、颈部淋巴结大,直经0.5厘米。方药:春柴胡,小青皮、夏枯草各9克,黑元参1.5克,小生地、全当归各12克,山栀子9克,广本香6克,丝瓜络、生牡蛎各15克。紫苏叶6克,炒枣仁15克,降真香9克,每周服2剂,犀黄丸3克,每周2次。
    1969年12月22日复查:乳癌包块消尽,颈部有O.3x0.3厘米,小淋巴,活动,质软,体质较前少胖,体力增加。方用:云茯苓12克。生龙齿9克,炒枣仁15克,紫苏叶3克。野菊花、汉防己、白附子各9克,辽沙参15克,水煎服。
    1972年恢复全日工作。
    1978年12月随访良好。
    【体验】在肿瘤治疗方面,笔者曾参阅许多医籍文献。特别对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的“虚死者百无一二,病死者十之八九”之说,深有体会,“邪去正自复”甚是。故果断地采取主攻肝郁(转移),佐以解毒消肿:次即培补心阳。火能生土。脾则受益。所以心阳一得培补,则精神体力焕发:其效果甚佳,姑以此存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