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化鸡缸杯

 老刘tdrhg 2017-04-07

成化鸡缸杯

在成化诸斗彩中,“五彩鸡缸”为其代表在成化诸斗彩中,“五彩鸡缸”为其代表

   今年是2017年,农历丁酉年;1477年,是明朝成化(1465年~1487年)十三年,也是农历丁酉年。传奇的“鸡缸杯”,就诞生在540年前的那个鸡年。

  明朝最初是一个严峻冷酷的朝代,后来逐渐变得自由奔放,最后又不得不走向灭亡。

提到明朝,大家的脑海里会出现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字眼,那是明朝的特务体系,对官吏、士大夫甚至一般庶民制造了大量冤案,在当时颇受士人反感。然而,在诞生鸡缸杯的明朝成化年间,明朝已经变得比较开放,过去的严峻冷酷不见了,那是明朝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元化的好玩的时代。

  成化皇帝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任皇帝。成化皇帝性格内向,有点口吃,羞于和别人见面。成化七年,大学士说要当面请示,在宦官的安排下,皇帝好不容易答应了,说好只问三个问题。先是两个轻松的问题,大学士说要及时把饷银发下去,成化皇帝说“可”。第二个问题是云南发生地震,要派御史出去,皇帝说“可”。第三个问题还没问,就结束了。宦官笑说,你们整天说要见皇帝,见了又没有说什么,以后干脆还是别见了。

  成化皇帝即位时,明朝差不多快100年了。当时,社会财富的积累已经到了一个阶段,人民生活相对富足。在那个多元的时代,产生了许多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人物: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王阳明、李梦阳……虽然在政坛上,成化皇帝默默无闻,无所作为,却无意间“缔造”了一个充满活力、极富特色的明朝新时代。

成化皇帝又是史上出了名的痴情皇帝。18岁的他视后宫三千粉黛为无物,专一爱着比自己大17岁的贵妃万氏,不允许任何人对万贵妃不敬,尽可能满足贵妃的一切喜好。而万贵妃又恰恰是一位“好玩”而又喜欢奇异珍宝的女人,于是包括斗彩鸡缸杯在内的具有“小资情调”的宫廷艺术品由此应运而生。

  鸡缸杯的图案代表着“吉祥”,上面画了两组8只鸡。一组里的公鸡头向前看,显得安详自信;另一组的公鸡正在回头看,有一只小鸡飞起来了,它好像很诧异。最大的难点在于母鸡的翅膀,是带点红色的,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能在青花上烧出其他颜色来便是巨大的突破,而烧出红色来更是天大的难题。鸡缸杯上的母鸡翅膀颜色是姹紫红,这种颜料配方后世已经失传。

  成化鸡缸杯具体产于哪一年,其实是后人推测臆断的。因为万贵妃属鸡,所以很可能是专为生肖属鸡的万贵妃而制作的。成化时期有两个鸡年,成化元年乙酉年和十三年丁酉年。成化元年乙酉年,成化皇帝刚刚即位不久,尚无生育,应该不会联想到公鸡、母鸡和小鸡这样的画面;到成化十三年时,皇帝已经有了好几个皇子,所以出现鸡缸杯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们再来说说鸡缸杯的价值。

  明代斗彩鸡缸杯现在存世有16只,大部分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

那么在明代,当时的鸡缸杯值多少钱呢?明朝万历时期的玩家沈德符说,当时的瓷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

  中国瓷器,以景德镇为佳,景德镇瓷器又以出于御窑者为珍。以明朝为例,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成化窑、万历窑皆出名品,但又以宣德、成化最为珍贵。沈德符说出其中原因:“盖两朝天纵,留意曲艺,宜其精工如此。”宣德皇帝、成化皇帝都是大玩家,也是大艺术家,所以不惜代价烧制精品瓷器。沈德符说这些斗彩酒杯的价格,“初不过数金,余见时尚不知珍重。顷来京师,则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晚明时期的另一位著名玩家张岱特别指出,在成化诸斗彩中,“五彩鸡缸”为其代表。

  如果以米价为中介,万历后期每两白银的购买力约合今日人民币200元至400元,取中间值,那就是300元。核算下来,一对成化鸡缸杯在当时的价值就相当于3万元。如今,500多年过去了,其间波折不断,尚存于世的鸡缸杯少之又少,所以,几年前还拍出了天价。

 

特展中展出的鸡缸杯特展中展出的鸡缸杯
传说中口吃又懦弱的朱见深居然是个大方脸。果然,人不可貌相。传说中口吃又懦弱的朱见深居然是个大方脸。果然,人不可貌相。

  近日,《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在龙美术馆(重庆馆)开展。除展出那只被刘益谦以2.81亿港元拍下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外,还将同时展出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藏成化青花鸡缸杯等重点出土文物。

  不得不说,因为鸡缸杯的关系,朱见深这个名字的含义也逐渐丰富起来。几年前,说起朱见深,大家印象最深的也许是他一生独宠万贵妃,也许是创立了“新龙门客栈”里所演绎的西厂。而随着鸡缸杯的走红,这个口吃又痴情的皇帝身上文艺的一面逐渐被人所知。虽然他在政治上未有太多建树,他在艺术上却是一位成功者,他的喜好影响深远,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传说中口吃又懦弱的朱见深居然是个大方脸。果然,人不可貌相。

  [斗彩鸡缸杯成爱情见证]

  在中国收藏界,素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成化年间最有名的莫过于青花瓷。

  青花瓷发展到成化,以淡雅为主。这与朱见深的喜好有关。因儿时的经历,朱见深性格懦弱,他也不喜爱刺激的颜色,而喜欢温和淡雅的风格。成化瓷器的纹饰也较柔弱,多用双沟平涂法绘制,故瓷器界还有“成化一件衣”的说法。同时,成化斗彩的绘画构图简洁雅致,注重意境表达,无论是对前朝纹饰构图的继承,还是本朝独创的纹饰构图,皆以简约为尚。器物上的大片留白,创造出宁静雅致的意境,显示出成化皇帝去繁尚简,一任天然的美学思想。这一趣味在明代后期的家具、文人器物制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因万贵妃爱瓷器,尤其是小巧精致的官窑瓷器。于是,朱见深下令景德镇烧造了许多小巧的瓷器,并限量挑选品质最优的上供御用,其余一律毁掉。《明史·食货志》叙述了当时盛况:“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而这批精美绝伦的官窑艺术品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成化瓷,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斗彩鸡缸杯。

  鸡缸杯本是宫中用来喝酒的杯子。据史书上记载,有一次,热衷书画的朱见深见到了一幅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自宋代开始流传的子母鸡图在朱见深这里被“升华”了。在朱见深的心里,在他通往皇帝宝座的曲折道路上,自己之所以能逢凶化吉,就是因为有了像母鸡一样呵护着他长大成人的宫女万贞儿。他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诗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爱护之情,还有了后来的鸡缸杯。

  据统计,现存于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不足20只,其中仅数只藏于私人藏家手中,其余则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大英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剑桥费兹威廉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世界各大博物馆。

  鸡缸杯是皇帝在怀念幼时万贞儿对他的照顾,他期望从此家庭和睦、宜子多寿。可是朱见深的后宫并不和睦。据说,万贵妃曾在38岁高龄为朱见深生下皇长子,可惜未满周岁便夭折,而万贵妃因故已不能生育。于是,万贵妃转而加害宫中妃嫔及其子嗣,除了偷偷养在冷宫的明孝宗,早年朱见深膝下竟无一子女。

  虽然朱见深知道万贵妃所作所为,但却舍不得罚万贵妃。真是应了“皇帝不急,太监急”,臣下太监们煞费苦心,为其添置了专属的小碗秋葵纹碗。青花秋葵纹线条飘逸流畅,淡雅清新的色调,正对成化皇帝的审美品味。还有一点,听说秋葵有促进生育的功用,古代宫廷很流行。于是,在朱见深的宫廷御用器中,多装饰此种“秋葵花”、“婴戏纹”等暗含祝福祈愿“子孙万代”的纹样。

  [画《一团和气》提倡团结 ]

  据画史记载,朱见深长于诗文绘事,工画神像及山水小景。“时作墨戏,以赐群臣”。其中以《一团和气图》和《岁朝佳兆图》最为有名。

  《一团和气图》就是朱见深登基不久后根据陶渊明、陆静修与慧远法师三人发生在庐山东林寺虎溪前的“虎溪三笑”故事绘制,并附《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一首。

  此画构图非常绝妙。粗看之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揣摩,却是三人合一。在佛的左耳处,有一老者的发髻,着道教的冠帽,面左侧坐;佛的右耳为戴方巾的老者,作儒家打扮,面右侧坐。此二人团膝相接,侧脸相对,手各持经卷一端。第三人则手持佛珠,手搭在两人肩上,头脸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顶,当是佛教中人。

  从朱见深的题跋中,可知画的内容和含意。晋朝高僧慧远,居住庐山东林寺,三十余年中送客不过虎溪。一日,儒士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来访,临行慧远相送,不知不觉间送过了虎溪,引起虎啸声声,三人相视大笑,世传为“虎溪三笑”。朱见深以虎溪三笑的典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儒、道、释虽属三家信仰,但却可以“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而无二,忘彼此之是非,霭一团之和气。”史论认为,朱见深以此提倡朝廷上下团结一心。

  朱祁镇重新上位后,曾经对朱祁钰执政期间的重臣进行清洗。在朱祁镇被俘后,瓦剌威胁不成直接进军,在于谦等人的辅佐下,新君朱祁钰抵挡住了瓦剌的进攻,并执政多年。朱祁镇处死了于谦等人,制造了一系列冤狱。朱见深有鉴于与此,继位之后下令平反昭雪。

  回到这幅画本身。此图构图奇巧,设色典雅,人物衣纹顿挫有致,似金钩铁画,细劲流畅,形象极其生动传神。为朱见深早年佳作。

  《岁朝佳兆图》的创作也与朝政有关。成化十七年(1481),江浙、山东、四川等地都出现了天灾,农田颗粒无收,百姓相继逃难,流离失所。同时北方蒙古族瓦剌部也不断骚扰明朝的边境,曾一度逼近京城。坐在皇宫里的宪宗皇帝也十分着急,怎样解决这样严重的内忧外患呢?此时正值岁首,他并没想出退敌安民之策,却走进书房,画下了《岁朝佳兆图》,来祈求上天保佑大明天下,岁朝能降下好兆头。

  图中画钟馗,犀利的目光紧盯着飞来的蝙蝠,一手持如意,一手扶在小鬼的肩头;小鬼双手捧着盛有柿子和柏枝的托盘,寓意“百事如意”。

  画幅右上方有明宪宗朱见深御题:“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款署:“成化辛丑文华殿御笔”,钤“广运之宝”。

  朱见深登基以后赶上的,恰是明朝俩个自然灾害多发期之一。仅大规模的水旱蝗雹灾害,他在位时期时期就有52次,另外还有多次地震。后人总津津乐道朱见深软弱,听到国事奏报,就忍不住叹气。而能惹朱见深叹气最多的事,就是地方闹灾。听说老百姓吃不上饭,他常愁眉苦脸。每次都命令户部立刻安排赈灾,一旦户部喊没钱,他就拿私房钱亲自买单。

  [民间画师队伍进驻宫中]

  可无论是绘画祈福,还是拿私房钱赈灾,朱见深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与他儿子明孝宗推出“以工代赈”打造江南粮仓的举措相比,朱见深的这些举动有些过于“形式化”。相反,朱见深在改善艺术家待遇方面的举措是更实在些。

  朱见深对书画艺术家礼遇非常。据统计,成化一朝,宫中养了共4700多位传奉官。所谓供奉官,是指他们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正规过程,而由皇帝直接任命。其中有1300多人是能工巧匠,也包括鸡缸杯的制作者。此外,还有300多位民间艺术家、300多位书画家,浩浩荡荡的艺术队伍进驻宫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项纪录。

  这么多人常驻宫中,自然不能闲着。朱见深尤其喜欢画师将他的生活都描述出来。有提笼架鸟的,有饮酒作乐的等等,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宪宗元宵行乐图卷》是宪宗皇帝亲自监督画成的,它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中国明代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在紫禁城里和家人、太监们一起欢度元宵佳节的场景。

  整个画面以庭院红墙隔开,像连环画一样分三段描绘了节日里的热闹场面。画面中,从早至晚的各种节目,每幅场景均有宪宗在场,他穿着不同的盛装,或站、或坐,表情安详,在欣赏着元宵节的各种活动。其中,演出、杂技、魔术、烟花爆竹及整山灯市等场面恢宏、热闹。画中,还有在宫内设街市,模仿民间习俗放爆竹、闹花灯、看杂的情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