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

 欣然书斋 2017-04-07

毛囊炎是一种毛囊口感染性化脓性炎症疾病,以红色丘疹,迅速化脓为主要表现。多见于成年人.

中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名称,发于颈后发际处称为“发际疮”,发于须部称为“须疮”,发于臀部称为“坐板疮”。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

【病因病机】

多因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或因肝气不舒,或膀胱开阖不利等导致机体疏泄失常,湿热内蕴,外泛肌肤,加之外感风热邪毒,两邪相搏,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本病。反复发作者因素体虚弱,藤理不密,卫外不固,易感风湿热邪,正虚邪恋,邪毒内结,故迁延日久。

【临床表现】

1.部位及年龄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颈后发际、须部、背部、臀部等处,一般20~40岁成人多发

2.皮疹特点初期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小丘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性脓疱,四周有红晕,脓疱破裂结痂,约1周后脱落而愈,可复发。可以单发,也可成批出现,脓疱可向深部发展为疖。

3.自觉症状自觉瘙痒或灼痛。

4.病程一般为5~7日,感染重者,可迁延1个月以上,且愈后留下瘢痕。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

【治法治则】

本病初起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为法;湿毒瘀阻者,以解毒除湿,活血软坚为去;后期气血耗伤,邪毒留恋,以补益气血,托毒消肿为法。

一、内治方

五味消毒饮

【出处】清·吴谦等《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各一钱二分。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毛囊炎属湿热内蕴证者,临床表现为头皮、颈背部散在粟粒大小与毛囊一致的丘疹或小脓疱,伴痒痛,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水二钟,煎八分,加无灰酒半钟,再滚二、三沸时,热服。淬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

【处方总结】毛囊炎多由湿热内蕴,火毒结聚而成,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金银花入肺胃,解中上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经,清肝胆之火,两药相配,善清气分热结;蒲公英利水通淋,泻下焦之湿热,与紫花地丁相配,善清血分之热结,为痈疮疗毒之要药;天葵子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五药合用,气血同清,三焦同治,热清湿除,而消脓肿。加酒少量是行血脉以助药效

普济消毒饮

【出处】金元·李东垣《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黄连各半两,橘红(去白)、玄参、生甘草、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牛蒡子、板蓝根、马勃、薄荷各一钱,白僵蚕(炒)、升麻各七分。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毛囊炎热毒夹风证,临床表现为起病骤然,颈项、发际处见散在或密集粟粒样疮,顶端见黄色脓点,间可有毛发穿过,色掀红,疼痛颇剧,渗流黄水;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处方总结】方用黄芩、黄连、玄参、马勃、板蓝根清泻肺胃火毒;牛蒡子、连翘、薄荷、白僵蚕、升麻、柴胡疏散上焦风热;橘红、桔梗、生甘草化痰散结消肿,诸药相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

3.越婢汤加减

【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组成】生石膏、蒲公英、金银花各30g,麻黄、黄连、甘草各9g,连翘、皂角刺、赤芍各10g。

【功效】透热解表,泻火解毒。

【主治】用于风热之邪客于太阳,蕴结成毒,而致项后发际处密集簇生小结节大如蚕豆,小如米粒,此愈彼出,局部掀红肿痛,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有力。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处方总结】方用麻黄宣肺,使邪从表而越;石膏清肺,使郁热从里而化;两药相配宣透郁热。配以蒲公英、金银花、黄连清热泻火解毒,连翘、皂角刺消肿散结,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佐甘草健脾益气,以防苦寒伤胃,全方共奏透热解表,泻火解毒之功。

【来源】胡谷塘,胡国英.胡翘武运用经方四则[J].中国医药学报,1987,2(4):39-40.

4.防风通圣散

【出处】金·刘完素《宣明论方》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

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湿。

【主治】用于毛囊炎属风热上塞,内蕴湿热,临床见颈项发际黄豆至蚕豆大小结节,可有脓头,红肿浸润,掀掀红灼热,破流脓水。可伴发热恶寒、痒痛等症状,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

【用法】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处方总结】“发际疮……状如芡实,漫肿寒热,或痛或痒者,发际疽也,此由风热上塞所致。宜服防风通圣散”。方用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透表,使邪气、浊垢从汗而解;大黄、芒硝通便泄热;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栀子、滑石清热利湿。再以当归、川芎、芍药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调和药性,则汗不伤表,清不伤里。

加味五誉散

【出处】清·陈士锋《洞天奥旨》

【组成】白术五钱,茯苓三钱,泽泻二钱,猪苓、黄柏各一钱,肉桂二分。

【功效】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主治】坐板疮属湿热蕴结证,临床表现为结块红肿,痛痒相兼,破流脓水,愈而复起,缠绵不断;可伴有胸闷纳呆,口干不渴,小便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处方总结】《洞天奥旨》中曰:“生于两臀之上,臀乃脾经之所属也……此疮最痒而兼痛,治宜健脾以生气,使气旺则血易生,气血渐生,则湿自下行,从膀胱而分散,水湿既利,而热叉何存?毒又何在乎?”方中以泽泻、茯苓、猪苓利水渗湿,白术健脾渗湿,肉桂温阳化气利水,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下焦之水湿。诸药相伍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五神汤

【出处】清·陈士铎《辨证录》

【组成】茯苓、车前子、紫花地丁各一两,金银花三两,牛膝五钱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坐板疮属湿热下注证,临床见臀部红肿质硬,掀红疼痛,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处方总结】方中金银花性甘寒,功擅清热解毒,兼可透散表邪。紫花地丁酱辛散,能清热解毒,消痈凉血。车前子性甘寒,利水清下焦湿热。牛膝味普誉酸性平,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茯苓,甘淡平,功能利水渗湿,五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

7.活血散瘀汤

【出处】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组成】川芎、当归、防风、赤芍、苏木、连翘、天花粉、皂角刺、红花、黄芩、枳壳各一钱,大黄二钱。

【功效】活血散瘀,泄热消肿。

【主治】毛囊炎属湿毒瘀阻证,临床见皮肤有豆大结节,紫红,质硬坚,渐成搬痕性硬块,病程迁延,大便秘涩,舌质紫暗有瘀点,脉细涩。

【用法】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处方总结】方中川弯、当归、赤芍、苏木、皂角刺、红花活血祛瘀,散结消肿,连翘、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大黄凉血祛瘀解毒,润肠通腑,枳壳破气消积,疏通气道,助大黄通便。配以防风使热毒从外而解,黄芩清热泻火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泻下通便之功。

托里消毒散

【出处】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组成】人参、川芎、白芍、黄芪、当归、白术、茯苓、金银花各一钱,白芷、甘草、皂角刺、桔梗各五分。

【功效】补气生血,托毒消肿。

【主治】用于治疗毛囊炎属正虚邪恋证,临床见毛囊炎反复发作,日久伤正,疮色淡而不红,间有脓头,微感疼痛,面色跳白,食少纳呆,心悸,夜难入寐,舌质淡红,脉细弱。

【用法】水二钟,煎至八分,食远服。

【处方总结】全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以益气分;当归、川芎、白芍以滋血分;桔梗托毒外出;金银花、白芷、皂角刺以解毒消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