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享单车输出中国好故事

 抱珠山房 2017-04-07

中国若能引领全球共享单车风潮,将是中国贡献世界的一个好故事。

侨报3月31日“四合院”时评】在中国一夜爆红的共享单车已迈出进军海外的步伐。近日,北京“小红车”摩拜登陆新加坡,另一大共享单车品牌OFO “小黄车”此前已在新加坡运营。不仅如此,它们不久前还都在美国展会上现身,OFO甚至已经明确要在硅谷试运营。

共享单车出海,也许是中国企业在应对激烈竞争的选择,借绿色、共享之理念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今在北京街头,除了小红车、小黄车外,小蓝车、小绿车等也纷纷登场,给后来创业者留下的颜色已经不多了。各路诸侯也纷纷开启“烧钱”模式,摩拜和OFO之间的“红黄大战”早就开打。那么问题来了,如此赔本赚吆喝,为什么还要砸钱出海?

理由很简单,因为“不差钱”。不久前,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而摩拜也已完成了D轮融资,仅2017年前三个月就超过3亿美元。小小单车引来了庞大资金,难怪他们有底气要在全球打天下。

资本一入场,游戏就停不下来了。在资本介入后,企业的目标就成了继续争取更大的投资,因为一旦停止融资,他们将立刻被对手甩开,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照此看,摩拜和OFO描绘的海外蓝图,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向投资者讲好故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出海只是画饼,毕竟便利出行是全球各大城市的普遍需求,如果在海外表现良好,对中国业务的低收益和高损耗也是有益补充。如美国硅谷的Limebike共享单车单次收费1美元,比中国的0.5元人民币高出不少,且共享单车在硅谷显然不会像在中国那样遭到大规模破坏。

要打开海外市场,摩拜和OFO们需转换思维、“适应水土”。如来自中国的小蓝车在旧金山投放时就被质疑扰乱公共通行。旧金山因此规定,任何无桩共享单车在投放前必须获许可证明,否则车辆将会被回收。显然,共享单车出海拼的并不是技术,而是谁更熟谙目标城市的交通管理和运营方式,中国公司因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论如何,共享单车出海意味着中国创业者不仅摆脱了模仿硅谷的模式,甚至开始让硅谷开始模仿中国。如果他们真能在全球引领共享潮,将是中国贡献世界的一个好故事。

(编辑:孟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