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岁钱,究竟该谁拿?

 穿梭冬夏 2017-04-07

每一个爱学习的人

都置顶了“请辩”


像个“人”一样去思考

全文约为 2100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分钟

01 压岁钱的归属为何会成为问题?

压岁钱,究竟该谁拿?

其实这个事情本不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压岁钱是对孩子的一种“赠予”,孩子不拿还有谁拿呢?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压岁钱的味道有时候不仅仅是压岁钱本身,很多父母也根本不把它当压岁钱,于是这种定义上的冲突就使之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课题。

原因之一:孩子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了。

在我小的时候,是没有这样的问题产生的,爸妈说上交就上交,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所以虽然我见过压岁钱,但我从来也没留住过压岁钱。现在的孩子就不同了,看他日记就说你侵权,甚至要告你,这在我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虽然这的确是一种进步,而这样的进步也是正确的,但由于社会风气的进步总是滞后的,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原因之二:科技改变生活。

以前,往来都是现金,这都没什么疑问,每次收完红包后,等到了一个僻静处,父母往你兜里一掏,美其名曰看看长辈给了多少钱,实则跟打劫的套路差不多,数着数着就不还了,或者从里面抽出一张零头给你当零花钱。现在就不一样了,很多孩子乐意微信收款,你还能强行让他把手机解锁,然后转账给你?对于抢劫的一方来说,更繁琐了。

原因之三:压岁钱越来越多了。

前面两个原因的前提都在于这第三个原因,因为父母要拿走压岁钱,才会导致冲突,而父母为什么要拿走压岁钱,因为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压岁钱给得越来越大方,随着支付方式的便捷,压岁钱给得越来越容易,于是压岁钱的数目逐年增加,导致这笔钱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给未成年的孩子使用了,父母也越来越“眼红”,这就非拿走不可。


02 钱究竟是谁的?

那么,究竟父母有没有理由拿走孩子的压岁钱呢?

这就要看,这钱到底是给谁的。

人情社会,在很多时候是很坏的风气,它容易助长“占便宜”之风,因为人情按“个”计算,不按价值计算。如今在长期博弈中,终于达到了纳什均衡(其实是迟早的事),大家开始等价交易了,你送我500,我也得还你500,但由于深受某些传统糟粕的毒害,大家还必须披一层外衣,以免赤裸相见,于是造成一些“客气”的假象。

其实谁比谁客气呢?送出500,你要是不还,下次他就不送了呗,回头还得骂你,这事儿大家心知肚明。

在明知道能“收回”的前提下,大家给的红包越来越大,毕竟不吃亏又能装逼,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这种成人间的无聊游戏,孩子不太懂,或者有点懂但愿意装作不懂,于是,明明是由于假装客气而给父母的“压岁钱”,在被包装成给孩子之后,孩子也就欣然收下了,至于父母能从孩子手里捞回来多少,各凭本事。

这种风气很坏,跟泡沫一样,造成了一种“虚假繁荣”的假象,看上去大家关系很好,其实一戳就破,而孩子则被这种坏风气当枪使,天真的孩子以为叔叔阿姨对他真好,看透的孩子则觉得世界真是肮脏,这两种理解都很片面,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影响。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都发现了,压岁钱是父母之间金钱流转的一个游戏,至于叫压岁钱还是马桶钱,根本无关紧要。

既然是给父母的,那么当然是应该拿走。什么时候不该拿呢?就是当你不往外送钱的时候,人家还给了你的孩子,且金额并没有大到今后你得还人情给对方的时候,这时候就不该拿了,因为那是全部赠予你的孩子的。

有人说,这样似乎对孩子不太公平。对,的确是不太公平,但压岁钱本就不属于孩子,是我们的教育本身有问题,喜欢把明明是屎的东西包装成鲜花,于是,这种不公平并不是由行为产生的,而是由错误的教育造成的。

不过孩子在这中间也不是没有功劳的,在这个大人之间的游戏里,孩子被当成了愚弄的工具,于是,当然要收手续费,否则套用猪八戒怒怼井龙王的一句话:“没钱?没钱你白使唤人呢?”正确的做法是,我们的确该付一部分“劳务费”给配合你演出的孩子,这是对“配手”起码的尊重。


03 道理应该是这样的

看完了以上的分析,是不是对压岁钱的事儿比较明了了?

对于孩子来说,把压岁钱占为己有是“不道德”的,因为这叫不劳而获,甚至可以说是可耻的。你该知道,叔叔阿姨们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爱你,之所以他们和颜悦色,是由于你的父母对他们的价值或潜在价值,否则,他们根本不会理你,或至少不会对你有看上去那么好。所以,大方地把压岁钱交出来是起码的教养。

对于父母来说,拿走压岁钱是可以的,但全部拿走也是可耻的,毕竟这个游戏是你要玩,而不是孩子主动要玩的。你为了一些社交需求,把孩子卷入到里面,并让少不更事的他们“空欢喜”一场,这就必须要付出点代价,这虽然是成人世界的规则,却也不能因为对方是孩子而占他们便宜。

一个不劳而获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劳而不获的社会同样如此。

至于你担心孩子无法支配好这部分钱,这不是你不给钱的理由。大多数人自己都无法支配好钱,怎么还会有能力教别人呢?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决定“劳务费”的比例,孩子也可以选择配合或者不配合你玩这个游戏,但谁的钱就该谁支配,这没有疑问。决定权不在你,你只有教育权,一码归一码。

世间的道理,错综复杂,当我们要判断一件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通过某种道德或歪理邪说去欺骗对方,以达成对自己更有利的局面(因为道德基于群体利益,通常正反面都能说通),而是应该基于客观事实,还原事情的本相。

一个更赤裸裸的世界,才是一个更文明的世界。

(完)

PS:我听说很多父母和孩子一起置顶了“请辩”,这很好,有了相似的价值观,至少以后沟通上会少点麻烦,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祝你们家庭幸福。

蔡垒磊

天使投资人|思维工坊创始人

高智商协会胜寒会员 |LinkedIn专栏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