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度》【第四章 能量】第四节:道德!

 时间轴16 2017-04-07




第四节  道 德



《道德经》的道德,是什么意思?


之前说时间是螺旋前进的,没有给出过论据和论证过程,现在正好借助本节来说明。自从19世纪初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外科技能力的巨大落差让国人相信之前所遵循的文化传统就是落后的罪魁祸首,这其中最能代表传统的“道德”观念首当其冲,被批驳的体无完肤。那时候人们将“道德”等同于封建、愚昧,等同于“三从四德”、“女子无才”,甚至等同于小脚女人的裹脚布;那时候人们追求自由和开放,认为自由可以打开束缚人性的枷锁,认为开放可以让中国起死回生。时至今日,你会发现本书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将很大精力放在批驳“自由”,重新呼唤“道德”上面,这么做当然有时代的需求,时间会证明这么做的必要性。


其实两种做法都是对的,都是时代的需要,只不过是时间的螺旋作用,先将一件事从正面推向反面,过一段时间又将事物的反面推向反面的反面(正面),时间对事物的作用就是这么螺旋推进的。你可以观察一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都是周期性的螺旋前进。至于时间螺旋前进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平衡--比如束缚久了就要给予自由,自由久了又要呼唤道德,这样才能保持平衡,这就又说回了中庸,这是世间的普遍规律。


下面进入正题。道德是什么呢?有一个答案是这样的:


把5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挂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设计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探测到有猴子去动香蕉,马上就会向笼子中的所有猴子喷水。首先,一只猴子发现了香蕉想去拿,当然,结果是每只猴子都被突如其来的凉水浇透。其他猴子也纷纷尝试但莫不如此,几次以后,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谁也不能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然后,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的猴子A。A看到香蕉,马上就想要拿到,结果是弄得大家一身湿。

在A又第二次去拿的时候,其他四只猴子便一起开始制止,并对A大打出手。

以后,A又尝试了几次,但每次都被打得屁滚尿流,此后不再敢打香蕉的主意。当然,这5只猴子就没有再被惩罚。后来,实验人员又换了一只猴子B,同样,B开始也迫不及待的去拿香蕉,于是一如刚才发生的一样,B试了几次,每次都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这样,一只接一只,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了新猴子,可谁也不敢去动那根香蕉。但这些新猴子都不晓得不能动香蕉的真正原因,只知道去拿香蕉就会被其他猴子痛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这是符合西方进化论的道德起源观,也符合某些地球人的智商和逻辑水平。如果这样就能让猴子有道德,为什么亿万年过去了,猴子没有成功组建像人类一样的社会和国家,哪怕是原始氏族社会呢?为什么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几千年过去了),猴子还是猴子,没有一点点改变和进步呢?这种对道德的描述显然是错误、荒谬的,而且令人恶心。


那什么是道德呢?老子的《道德经》为什么要用“道德”作为题目呢?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说的是万事万物的本体,“一”说的是能量,“二”是指能量的阴、阳两种状态;“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说这个万事万物的本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非常难于描述。老子卖了关子,什么是“道”,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但人们享受这个猜谜的过程;但如果本书作者也跟着卖关子估计会被骂装神弄鬼,这部分会放到最后一章去描述,这里先将“道”称为本体。


关于“德”,在说明之前先来看它的使用环境:


五行之德:


金之德:刚毅果决,爱憎分明,逢木则雄,见水则沉。


木之德:直达向上,风姿秀丽,湿火助之,四季轮转。


水之德:沉着内向,无所不在,静则清明,动则雄壮。


火之德:热情向上,性急雄辩,焚木销金,焚毕成灰。


土之德:逢木亦新,遇火则坚,见水也柔,遇金祥和。


梅、兰、竹、菊被称为书画“四君子”,经常用来比拟君子之德:


梅之德:探波傲雪,高洁志士;

兰之德:深谷幽香,世上贤达;

竹之德:清雅澹泊,谦谦君子;

菊之德: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


这其中,竹之德最受欢迎,人们又将其详细的分为六德:


竹之所贵者,六德出焉:

用广而无私,仁也;

不择地而生,义也;

愈高心愈空,谦也;

节节进取,志在凌云,行也;

清廉高洁,折而不弯,节也;

不惧风雨,勇也;

故君子以之自比也。


从以上语言环境中不难看出,“德”的含义是:正面、积极的功用和能力。那么“道德”的真实含义就是:宇宙本体的演化功能;《道德经》这本书的书名含义,就是“关于宇宙本体演化功能的经书”。道德之于人,可以合理的延伸为:(人们)合乎宇宙本体演化规律的正向行为和观念。在人世间,我们可以给道德下一个定义,道德就是帮助人们保持正向能量的行为和观念


道德的本意是帮助人保持正能量,因为强大的正能量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事业的成功,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至于用道德的名义去欺压、勒索、愚弄百姓,这就不关“道德”本身的事情了,那是利益集团的统治工具和搜刮手段:比如欧洲的中世纪,教廷以道德的名义让百姓购买“赎罪券”;比如近代中国的“裹小脚”、“三从四德”、贞节牌坊等等。我们要弄清楚,这些愚昧、落后的东西是原始和封建社会的陈旧渣滓,不关“道德”什么事。


在4.1节《高能》中提到过,我们世界的真相是,正面能量和负面能量交织,阳光和阴暗并存,这个世界非常需要正面能量的人(和事),也会鼓励、奖赏正面能量的人(和事)。不论是音乐、文学、体育、艺术等等,几乎是所有人类活动的范畴,上天都会鼓励和奖赏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下面还是来看案例:


第一则  坂井泉水


坂井泉水 (本名蒲池幸子)

1967年2月6日生于神奈川县平冢市,日本著名乐队ZARD的主唱。虽然逝世时年仅40岁,而且平生没有经过任何包装和宣传,她生前推出的专辑销售金额约700亿日圆,这一记录至今无人超越,被称为日本音乐史上的奇迹。


90年代初日本发生了泡沫危机和大阪地震,进入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失去的十年”。在人们压力越来越大、心灵脆弱的时候, ZARD歌曲《不要认输》用动人的旋律和积极向上的歌词,成为许多人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动力。《不要认输》的歌词由于表达了一种坚韧的精神,所以得到了教育界的支持,也受到了普通群众的青睐。歌词中一句真诚的“坚持住”鼓舞了很多人的心灵,后来被收入日本教科书,并被运用于许多教学和活动场合。坂井泉水的歌曲时而迸发出激昂、奋进的能量,时而又给人带来温暖、细腻的抚慰,据统计前后共有35首作品进入当时的歌曲排行榜前10,使得坂井泉水连续十几年稳居日本女歌手第一名。


坂井泉水


坂井泉水有出众的相貌却从不穿暴露的衣服,不化浓妆,从不靠色相和妖媚吸引人。她不仅是有名的作词家还是日本有名的诗人,她在绘画、插花、摄影、写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她出版了四本诗集,曾为WANDS、DEEN、FOV等乐队作词,1993年邓丽君的最后一首日语歌《与君共度一生》正是坂井泉水为她作的词。


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她是一个低调的,毫不张扬的人,专辑几乎没有宣传;她很少参加电视节目,也从来没有过任何的负面新闻,但专辑依然有相当出色的销量。她单纯地用音乐来吸引听众,对于一个艺人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这种感觉就好比是在图书馆角落里的书架上,找到一本不为人知的小说,陈旧的封面上只有淡淡的颜色,然而书中的内容却是你一直所苦苦寻找的世界,她就那样轻轻地震撼着你,温柔地征服着你。”


第二则  海明威


海明威 (美国)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最著名的是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故事的主角是古巴一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不肯罢休,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可是鱼太大,直接拖着船往大海深处游去,倔强的老人死拉着不放,在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的艰苦情况下,他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了船边。

老人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品尝胜利的喜悦,立即就有许多鲨鱼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为了保护自己的成果,老人用尽所有的办法把它们一一杀死,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

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巨大的鱼骨头。老渔夫虽然年老体衰、屡遭不幸,但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成功战胜了各种几乎不可能战胜的挑战。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阐述了即使面对不可征服的大自然,只要坚持努力,人仍然可以得到胜利。《老人与海》中有句名言:“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海明威从此以文坛硬汉著称,而且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第三则  范仲淹


范仲淹 (北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中国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是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喜好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是千古佳句,也成为无数华夏知识分子的格言和座右铭。


关于范仲淹,还有一个风水宝地的传说。范仲淹告老回到苏州,想在城里买一块土地,造一所房子,以便养老终身。有位懂风水的老人推荐了一块宝地:“就是沧浪亭西边的那块荒丘。苏州城是龙穴宝地,卧龙街(现在的人民路)笔笔直直,是龙身;街上砌的石块,是龙的鳞片;北寺塔高高矗立,是龙的尾巴;那龙的头呢,就是那块荒丘。大人买下这块宝地,兴建住宅,一则可以镇住龙头,二则将来子孙会科甲不断。”


苏州文庙府学


没想到范仲淹不但没有把自己的府邸建在宝地上,反而在当地建了一所学校。老人听了,着急地说:“这可是一块宝地啊!造个私宅,你子孙可以万世昌盛呀!”范仲淹道:“我一家的子孙昌盛有何用?倒不如叫大家的子孙昌盛。苏州没有府学,读书人没有深造的地方,考不中进士、状元呀。”不到一年功夫,府学造好了,面阔七间,红柱粉墙琉璃瓦,十分宏伟。范仲淹不仅自己在府学讲学,还请来了社会名儒,向学生传经授道。从此,苏州地方的读书空气越来越盛,考取进士、状元的也越来越多。


据说范家的后辈子孙极为发达,代代出人头地,直到现在,已经是近一千年了。范仲淹不为自己一家之私利占据宝地,反而无私的为当地培育人才,大概这种行为远远超越了占据风水宝地所能带来的好处,所以得到上天赏赐、才有流芳百世的“百世之德”吧!



“道德” 



正如坂井泉水的“坚持住”,海明威的“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的作品从来都饱含伟大的正能量,这是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仅仅靠华丽的辞藻、精巧的情结,也许能达到优秀作品的水平,但要升级到伟大,你就要考虑更高级别-能量层面的要求。



道德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和保持正向能量。时代不同,也许体现道德的具体行为准则也有不同;作为思想者,我只阐述道德的最本质含义,至于具体的行为准则,就留给社会和民俗专家们去决定吧!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