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的技术不仅仅是“洗手” 整理:宋慧敏 审稿:吴怀英 谁都知道手卫生是最简单、最经济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技术之一, 同时各种精彩的手卫生活动如洗手舞、洗手日也精彩纷呈,也都在改进手卫生设施。那么医院感染管理仅仅是手卫生吗?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请看“具有感染科医生与感控双重身份”的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灵玲教授是如何解读的! 医院感染管理的范畴包括手卫生、环境卫生、消毒管理、抗菌药物、感染监测、细菌监测、医疗废物、生物安全、建筑安全、双向隔离、织物管理等等。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感染预防和治疗,目标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是流行病学特征相似的一组疾病。虽然不是法定的传染病,但是具有传染性。医院感染的特点:有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包括病人和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最大的危害是致命性和流行性。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中国在防控、消灭血吸虫病时,使用经典有效的三大策略,通过群防群治,防止了血吸虫的传播,中国做出了表率。HAI与传染病很像,单一的策略是不够的,由此充分说明,HAI也是可“防”可“治”的。 从2003年SARS 最初的低级防护用品的使用到H7N9时的中级防护用品的使用,最后到EBOLA时根据传播方式采用的高级防护用品的使用,充分说明感控关注度在提升、感控标准在提升、感控能力在提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比较适合。随着医学的发展,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司空见惯。如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罕见细菌、无敌细菌,我们现在面临很大压力。WHO称:“耐药菌是臭名昭著的环球旅行家,医院是耐药菌的温床”。随着全球范围内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上升,耐药菌感染死亡率增加约50%,现代医学可能因为抗菌药物的耐药,导致现代医学的结束。 新木桶原理就是利用新木桶的长板优势,给木桶一个最佳的倾斜角度,补短板强优势,让木桶得到最大限度的容纳液体量。 在HAI防控中,秉承扎实基础、弥补劣势、发挥优势、团队合作、核心引领理念,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6月:救治H7N9禽流感病例19例,重症(危重)患者18例,其中接受呼吸机治疗13例,ECMO治疗6例,均留置导尿管、深静脉置管。最后成功救治18例,病死率5.26%(1/19),同期内全国报道病死率30~40%。 我们的技术就是高吗?我们是把感控技术、意识用进去。病人治疗期间反复发生炎症反应,耐药菌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发挥“长板优势”思维,加强感染防控管理,病死率明显低于全国的病死率。 继发细菌感染仅次于呼吸衰竭的主要死亡原因 继发多重耐药菌感染严重制约成功救治 耐药菌感染防控集束化管理隔离 1.避免设备共用 2.手卫生 3.规范隔离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病原学主动监测 6.环境清洁 7.皮肤清洁 8.预防HAI 一、抗菌药物精准治疗 1.避免早期的广谱抗菌药物使用 2.主动监测CRP、PCT,正确解读监测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3.开展痰、血、粪便、尿等细菌学主动监测,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4.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中重视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5.基础疾病、既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既往史入住ICU情况,病房的细菌流行情况。 二、手卫生:逐渐改进手卫生设施 三、皮肤清洁:使用洗必泰卫生湿巾清洗消毒患者的皮肤,以减少患者皮肤定植细菌。 四、环境清洁:使用能杀灭细菌芽孢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对物表、地面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环境中的多重耐药菌。 感悟 感控无止境,我们必须发挥院感优势,运用感控技术,吸纳多专业、多部门参与,核心引领、发挥长处,可以大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图文编辑:朱迪 审稿:高晓东/马嘉睿 |
|
来自: yg621bxf200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