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讲义4|以逸待劳之计: 耗得起也是大本事

 兵家资料馆 2017-04-07

作者:三困

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兵家修炼》,讲义中部分内容直接引用《兵家修炼》,引用处不再标注。

 以逸待劳这一计是《三十六计》中被误解得比较严重的一个计谋。通常人们根据计名把该计理解成:以休整之师等待远道而来的疲惫敌军,然后予以迎头痛击。这样的理解活生生把一个精妙的计谋简单化了。

引起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是把计名中的“待”字错误地理解成了等待。其实这个“待”字应该理解成对峙、相持,说白了就是不与敌军直接交战。

主动与敌人对峙,且在对峙过程中我方的消耗比较小,敌方的消耗比较大。比如敌人远道来攻,我方坚守不战,由于敌人需要远距离运送物资,对峙成本比较大,而我方靠近战场补给方便,对峙成本比较小,长此以往,敌人的实力必然被大大地消耗掉。通俗地讲就是把敌人活活耗死。

 【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

使敌人陷于困窘,不一定要用交战的方式。

 【解读】

“不以战”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孙子兵法·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事实上以逸待劳之计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兵家思想的运用。那么如何不战而使敌人陷于困顿呢?计名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把计名翻译一下便是:安逸的我方与劳顿的敌方对峙。

这个计谋可谓精妙!常规的兵法思想是用战的手段把敌人打弱乃至打败,而守是在无法与敌人抗衡时采取的被动之举,然而以逸待劳之计却主动地运用“守”来达到削弱敌人实力的目的。这一点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手段本身没有优劣、积极消极、主动被动之分,关键要看用在什么情况下以及如何用。用得好退也是积极的,比如主动收缩战线以拉长敌人的战线,从而使敌人兵力分散,最后便可各个击破。用得不好进也是消极的,历史上有很多将领盲目冒进,最后陷入进不能、退不得的绝境,导致大败。所以我们不能一心只想着进,更不能不顾一切地进,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该进时进,该退时退,该守时守,最后的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懂得进退之道的人,兵家务必要明白这一点。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翻译】

以逸待劳之计是一个获得战场主动权的计谋。《孙子兵法》上说道:“先进入交战阵地等待敌军过来的军队,从容;前去赴战后进入交战阵地的军队,疲劳。因而善于作战的将领,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兵书讨论的是如何作战,而这里讨论的是敌我力量的消长。本计的主旨不是选择有利的阵地然后等待敌人前来,而是以简单牵制繁杂,以不变应对多变,以小变应对大变;以不动应对多动,以小动应对大动。抓住事物核心以应对周围各种情况。比如管仲把军事组织融入行政组织中,积蓄实力加强战备;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驻守雁门关,久不与敌人交战,其实是在积累实力,暗中备战,结果一出战便大破匈奴。

 【解读】

“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通俗地讲就是把我方的军务简化,行动最小化,以降低用兵成本,同时通过掌握主动权增加敌军的行动,以提高敌军的用兵成本。低成本的我方与高成本的敌方对峙,那么时间越久对我方越有利。

“寓军令于内政”指的是管仲实施的一项治国方针,其基本特征是寓兵于农,老百姓平时拿起农具生产,战时拿起武器作战。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养兵成本低,能够更快地增强国家实力,这是以逸待劳之计在战略上的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