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有能力却甘于过平凡平淡的日子?(自我进步的回答,173赞)

 蘭香書屋澹寧居 2017-04-08

丰子恺曾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

这样看来,我们大多数人都住在第一层搂,即把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做为最大的追求,吃好穿好住好玩好,尊荣富贵,孝子慈生,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在世间应该占大多数。

还有一部分人,更看重的是二楼的世界(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能力),那就是专心学术(包括科学、艺术等)创新和研究的,即所谓的“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艺术家、科学家等。这样的人也很多。

最后还有一部分人,对第二层楼还不满足,他们的“人生欲”很强,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欲”和一定的“精神欲”之外,还要探求人生的“灵魂”境界。他们认为物质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艺术等也只是暂时的美景,自己的身体也是虛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奴隶,决意探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我们景仰的弘一大师(李叔同)便是一个从第一层到第二层再第三层的完美的人生演绎者。

我们世界上所有的人好象还真都归类到这人生的“三层搂”之内了。只是有的一辈子只住一楼,有的直接就上二楼,甚至有的一开始就直奔三楼。这些都无有定论,更不一定要从一楼再二楼再三楼这样。自己要住几层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感悟或既定的目标。

好了,终于可以回答楼主的问题了:为什么明明有能力却甘于过平淡的日子?也许楼主说的平淡主要是针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漠视吧,但这又能说明谁比谁活得更有价值呢?你总不能说出家为佛过着“清心寡欲”平淡无奇的弘一大师比那些整天为荣华富贵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活得太没人样吧?人家可都跑到了第三层了,这可肯定不是你我一般人能达到的高度哦,你说呢?

59评论
4赞
yao75478734
讲到三层楼,我想起了我爷爷,早年爷爷考进黄浦军校,结果他以当教书匠,律师为生。稍懂事的,我就想:为什么他放弃仕途而当教书匠呢?现在明了,可能他看透红尘,做点有益事,平淡度过一生为上策吧。
13赞
沧海一1
看穿人生和社会的本质,都是在三楼,没看穿的都在一楼和二楼。经过了风风雨雨的人才能看穿。
26赞
空听雨翁
同意你的说法。看似激进,实则击中要害。人往往要以胜过别人为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一生都活在痛苦之中。 // @龙行天下49029827: 一步步追求啊!如果停留在追求物质上,说明此人悟性较低或者心情浮躁,整天高喊全民奋斗的民族问题之严重,无以...
全文
12赞
姜尚古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攀比是人的天性,当客观条件和俩人能力都相同的情况下,该得到的,他人得到你却未得到。能泰然处之、不为所动的人太少了。甘居平凡只有远离尘世。
49赞
家味道
过简单的生活,要灵魂的自在,不贪享受,不参与斗争。重病不抢救,顺遂人生,人生苦恼太多,莫要执着。
3赞
落月扶鸾
在追求物质的人看来,这种人就叫窝囊,什么事都是钱的问题,很无奈…
3赞
法号色空无净
赞赞哒,可怜啊现在国人多在一楼,国家发展就盖的-楼
5赞
覓渡1
一二三层楼随意切换,游刃有余除了你强哥还有谁??
0赞
WangWenzheng
中国的传统,士大夫从不把外来的宗教当回事。以为宗教很神秘,其实就是一些忽悠人的东西。你能说清为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杀人犯也能成佛,只要临死前放下屠刀即可?谁人不能成佛? // @阿佳巴西: 那只能说明你你对宗教的认知很肤浅//@垄...
全文
1赞
bzdz
远离事非,一身清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