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撒丁岛10个独一无二的城镇

 云游看天下 2017-04-08

  撒丁岛是地中海的第二大岛,孤标孓立于地中海中部, 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史前人类生活遗迹遍布岛上。从史前人类聚居到迦太基、希腊、罗马,从蛮族入侵,到拜占庭、阿拉伯人的统治,撒丁岛几乎演绎的欧洲所有的历史进程,直到1861年加入意大利。

  纷繁的历史过程,为撒丁岛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独特的海岛自然环境,让撒丁岛享有得天独厚的美丽景色,无与伦比的海湾沙滩,撒丁岛因此成为欧洲最有魅力的海岛度假胜地。

  “路客海外深度游”曾经专题介绍过“撒丁岛的梦幻沙滩”,这次又特别编辑撒丁岛的10个独特城镇,与大家共享撒丁尼亚美不胜收的旅游资源。


  (文、视频拍摄/谷野,视频剪辑/孙水盈)


卡利亚里(Cagliari)  卡利亚里位于撒丁岛南部,是撒丁岛的首府城市。这个城市最早由迦太基人创立的,之后被罗马帝国统治。罗马帝国崩溃后,卡利亚里一直是一个独立王国的首都。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卡利亚里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卡利亚里依然保存着中世纪陡峭的石头城墙和高耸的比萨式城堡,老城里到处可以看到二千多年城市历史留下的文物和遗迹。滨海的商业街和小巷的精品店时尚繁荣,博物馆和画廊随处可见,餐馆和咖啡厅人气旺盛,这是一座令人喜爱的港口城市。


萨萨里(Sassari)  萨萨里是撒丁岛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岛的西北部,也是岛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萨萨利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有人居住,史前遗迹之上是罗马废墟,中世纪之后,比萨和热那亚一直争夺这个地区,13世纪晚期,它成为撒丁岛第一个独立的城邦,享受相当的自主权。之后,阿拉贡和热那亚也先后染指萨萨里,但当地人一直抵触外来统治。16世纪,萨萨里建立了一所大学,城市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现在保存下来的老城区建筑主要是16至18世纪兴建,包括巴洛克风格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和18世纪建造的大广场,另外还有一些混杂加泰罗尼亚和哥特风格的教堂建筑,徜徉在老城中心,可以感受到这个文化历史的深厚传统。


阿尔盖罗(Alghero)  阿尔盖罗位于撒丁岛的西北部,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生活舒适的历史文化城镇。

  撒丁岛是地中海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区域之一,阿尔盖罗在公元前4000年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1500年努拉盖文明也在这里留下了深厚的印迹。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人在这里建立了金属制造基地,将之用于与伊特鲁利亚人的贸易。作为地中海重要的商贸战略要地,阿尔盖罗在中世纪先后被热那亚和比萨等贸易强国控制,1323年又被加泰罗尼亚人统治,一直持续了四百年。加泰罗尼亚的统治和移民对于今天阿尔盖罗的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保留下来的中世纪老城,主要是加泰罗尼亚人统治时期建造的,所以城市有着巴塞罗那的影子,素有“小巴塞罗那”之称,加泰罗尼亚语直到今日依然是阿尔盖罗的官方语言之一。

  阿尔盖罗历史城镇建造在海堤环抱悬崖峭壁,有城墙围护,气势雄伟,风景如画。城内鹅卵石铺就的街道,纵横交错,韵味盎然。老城内的民居、教堂和公共建筑充满了加泰罗尼亚的韵味,饮食和生活习俗融合了加泰罗尼亚和撒丁岛的不同气质,令人着迷。阿尔盖罗也因此成为撒丁岛最受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英国和德国不少城市都有直飞航班,节假日和周末,小镇里常常挤满了游客。

  从阿尔盖罗出发可以探索撒丁西北部的海湾、沙滩和岩洞以及附近的努拉盖文化遗迹。


拉马达莱纳(La Maddalena)  意大利撒丁岛东北角的马达莱纳群岛(Arcipelago Di La Maddalena),由4个主要岛屿和3个较小的岛以及周围的礁石组成,一共有180公里海岸线。马达莱纳群岛拥有地中海最著名的粉红沙滩和一些隐世超凡的小海湾,是意大利的国家公园保护区。

  拉马达莱纳是马达莱纳群岛的中心城镇,隔着博尼法乔海峡与法国的科西嘉岛相望,当地的方言同科西嘉方言和接近。

  拉马达莱纳是一个景色优美,生活氛围舒适的港口城镇,码头位于避风的海湾内,居民区沿着山坡缓缓展开。

  城镇的中心围绕着翁贝托一世广场,小广场、横街纵巷和公共建筑将教堂、市政机构和商业街有序地构筑出一座非常漂亮的小城镇面貌,店铺、咖啡、餐馆和酒吧营造出吸引人的生活气息。

  拉马达莱纳是游览马达莱纳群岛的基地,码头上的渡轮联接撒丁岛本岛的城镇帕劳,汽车也依靠这个轮渡,25分钟就可以达到帕劳。马达莱纳群岛的许多海湾和沙滩,只能通过乘坐小船才能接近。

  由于拉马达莱纳位于博尼法乔海峡的重要位置,因此,12世纪开始先是比萨和热那亚对这里展开了争夺,16世纪奥斯曼帝国又觊觎此地。拿破仑远征时,把这里变成了军事基地,此后意大利海军和北约也将马达莱纳群岛的圣斯特凡诺岛用作基地。岛上依然保存了一些具有历史年代的防御设施。


奥尔比亚(Olbia)  奥尔比亚位于撒丁岛东北部,是撒丁岛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周边的斯梅莱达海岸是撒丁岛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有地中海最美丽的海湾、沙滩。奥尔比亚是前往斯梅莱达海岸的门户,有国际机场、火车、码头与欧洲各地和撒丁岛其他城市联接。

  奥尔比亚最早是腓尼基人的城市,但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不多,城市本身并不是一个旅游胜地。城市的建筑风格是托斯卡纳和伦巴第的奇特结合,建于11至12世纪的罗马式大教堂圣辛普利西奥(San Simplicio)和中世纪的圣保罗教堂是城市的主要历史建筑。


鹿港(Porto Cervo)  鹿港是撒丁岛北部斯梅莱达海岸(Cost Smeralda)著名的度假胜地,这个村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卡里姆阿加汗(Prince Karim Aga Khan)王子投资,建设成为撒丁岛最时髦的度假地。鹿港主要由游艇码头、奢华酒店和时尚购物中心构成,度假村由三位法国设计师规划。卡里姆阿加汉王子是出生在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阿拉伯贵族后裔,其生意主要在英国。鹿港同卡普里、芬诺港等被认为是意大利最时髦的豪华海滨度假胜地。


努奥罗(Nuoro)  努奥罗位于撒丁岛东部山区,是奥托本尼山脉(Ortobene)庇护下的宜人小城,它也是努奥罗省的首府,山城景色非常迷人。

  努奥罗是撒丁岛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这个地方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包括作家、诗人、 画家和雕塑家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意大利女作家努奥罗是 格拉齐娅. 黛莱达(Grazia Deledda),就出生在努奥罗。因此,这个小城里有诸多文学艺术的博物馆和故居。


奥列纳(Oliena)  奥列纳是撒丁岛东部山区的一个山谷小镇,位于努奥罗以南。这个迷人的小镇背依克拉斯山(Corrasi),景色壮丽。小镇的中心是圣玛丽娜广场和圣玛丽娜教堂。漫步奥列纳,小巷幽深,一派宁静舒适的生活氛围。小镇上不时可以碰到身着撒丁岛传统服饰的人们。山村保持着撒丁岛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的手工工艺,包括漂亮蕾丝花边工艺。


奥尔戈索洛(Orgosolo)  意大利的撒丁岛以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滩的著称,但撒丁岛中东部的山区则是相对孤立的区域,这里是传统的撒丁岛当地居民的生活区域。由于撒丁岛一度海盗盛行,沿海经常受到海盗的袭扰,当地居民逐渐向山区转移,山区远离沿海、易守难攻,生活相对安宁,但也保守封闭,民风彪悍,即使在今天也依稀可见撒丁岛传统的生活。

  奥尔戈索洛(Orgosolo)就是位于撒丁岛中东部山区努奥罗省(Nuoro)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至今仍保持着撒丁岛山村的面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服装也是传统的撒丁岛风情。意大利导演维多里奥·德赛塔(Vittorio De Seta)1961年拍摄了的《奥尔戈索洛的强盗》(Banditi a Orgosolo)就是反映了这个小镇的生活。

  一条建在悬崖上狭长主街蜿蜒穿过整个村镇,主街上集中了商业和公共建筑,居民建筑则依山势而建。许多人感兴趣当地的传统生活面貌,辗转来到这里体验。更多的人则为小镇的壁画所吸引,小镇的墙上到处画满了被称为Murales的壁画,这种风格强烈的政治壁画已经成为奥尔戈索洛的特征和装饰。小镇上的壁画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由居住在当地的一个来自锡耶纳的美术老师的绘制的,壁画的题材则是当时的政治事件,也许是作为小镇居民了解当地时事的一种方式,之后,这种独特风格的政治壁画,很快名声遐迩,许多人来到这里用这种风格绘制壁画,逐渐将整个小镇的墙壁画满。


帕劳(Palau)  帕劳位于撒丁岛东北角,与著名的意大利国家自然保护公园马达莱纳群岛一箭之遥。帕劳与拉马达莱纳(La Maddalena)之间每隔20分钟就有一班渡轮,是不少游客游览马达莱纳群岛的必经之地。

  作为一个渡口小镇,帕劳因马达莱纳群岛的观光旅游而兴旺。马达莱纳群岛一共有7个岛屿和40多个小岛屿组成,是意大利的海洋自然保护区。这个国家自然保护公园景色美丽绝伦、世所罕见,无与伦比的各种小海湾、粉红色的沙滩,奇特的海洋生物,也是海豚的栖息之所。只有小船加步行才能深入国家自然保护公园。帕劳是撒丁岛本岛去往马达莱纳群岛的渡口,也是一个入口,也是不少游客游览国家公园的基地。

  帕劳是一个不大的小镇,渡口联接拉马达莱纳,巴士则通往撒丁岛的主要中心城镇。帕劳的火车站是撒丁岛的最东北端,车站非常小,原来有一条私人经营的铁路,现在也几乎看不到火车通行。一条主街从码头一直延伸到镇中心广场,主街上主要是餐饮、咖啡以及手工艺品商店,实际上游客的活动区域。当地居民的住宅大多建在山上。不大的小镇确建有一个偌大的体育中心。

  由于是旅游旺季,街上所见多是来度假的游客,因此,帕劳的气氛非常轻松休闲,洋溢着一种度假般懒散,或者这本来就是这个地方的一种生活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