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

 海涛668 2017-04-08

钧瓷是我国宋代名瓷,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的“钧窑”。钧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钧窑”名称的由来,与古代钧台之名有关。禹州早在四千年前,曾是大禹的封地,大禹的儿子夏启在钧台宴会天下诸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钧台也因此而为世代所传。宋徽宗时在钧台附近建立官窑,烧造御用瓷器,此窑即被称之为钧台窑,简称钧窑,钧窑之瓷即谓钧瓷。

“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

钧瓷兴起于唐代,到宋代达到鼎盛。据文献记载,唐宋以来,曾出现“遍地窑烟起,到处放光辉”的繁荣景象。据考古调查发掘,禹州古窑遗址星罗棋布。在它149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有一百四十处窑场在增光添彩。特别是在民窑集中的禹州西部山区的神垕一带,更是“七里长街,烟火柱天万”,至今当地尚流传着“进入西南山,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的谚语,足见当时盛产钧瓷的壮观景象。但到了公元1120年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宋室由汴梁南迁临安,钧瓷艺人也弃窑逃生,在战乱中,民间为了生活,不少地方仍借钧瓷盛名和依靠逃生的钧瓷艺人,恢复钧窑生产,但质量却远赶不上宋钧。

“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

金代钧瓷釉面虽然润泽,但造型制作不规整。元代钧瓷器更是胎粗釉差,釉面气孔棕眼很多,与宋钧之窑变有明显差异。到了明万历三年,因钧瓷忌“圣讳”被勒令停产,钧州改为禹州,钧瓷也只能转入深山老林于民间烧制。清代康、雍、乾三朝,虽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高峰,钧瓷也被几个瓷区仿制生产,但由于仿钧不似钧,只是彩花釉,所以钧瓷艺术在这个时期并无建树。“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

与汝瓷、官瓷、哥瓷、定瓷相比,钧瓷的特色显然更为突出,其在烧制过程之中发生的神奇无比的窑变现象,令其与所有其他的瓷器区别开来,让这一隶属于青瓷系列的瓷器,嬗变为名副其实的彩瓷。窑变导致的千变万化而又出人意料的釉面色彩、纹理、图案,成就了钧瓷独一无二的美质,这种特有的美堪称举世无双。

“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

窑变的神奇之处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种在烧制过程中瓷器釉面上显现的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从过程还是从结果上看,皆具有不可控制、不可预测、不可限定的特征,一旦瓷器入窑,人们便只能听天由命,静候烧成的结果。

“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

窑变造就的别具一格的钧瓷艺术作品,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极具特色的、全然不同于其他瓷器美质的审美对象,其极具写意性的艺术形态,不时地激活人们的想象力,唤起人们生动丰富的联想,吸引人们主动介入审美实践活动,为人的审美活动打开广阔的、自由的精神空间。

“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

物以稀为贵,虽然钧瓷历史有千余年,但至今无论古代或者现代烧制出的钧瓷珍品并不多,其重要原因在于钧瓷烧造工艺的复杂和不易。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到设计、注浆、修刻、旋坯,对接、上釉、假烧等,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古书上说: “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当不能尽也” 。更重要的是烧成,不仅和泥料、釉料、燃料、炉温、气氛等内在因素有关,而且和季节、气候、风向等外界自然条件关系也甚大,所以历来就有钧瓷“十窑九不成”之说,即使现代科技发展到今天,提高钧瓷成品率仍然是一攻关课题,而钧瓷珍品、绝品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古来就有“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