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伯至刘邦世系新探

 刘发科九七二七 2017-04-08

   汉高祖七十四世孙 刘金抗  于武汉

关于刘氏远祖世系,因史实不足,没有很好的佐证,各地族谱也有很大杜撰臆测的成分,并不可尽信,因此形成了各家之说,至今尚未有确论,有见刘佑平先生“乐地寻根”网站(http://www./xungen/allsurname/liu05001.html)中介绍。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尊重家传谱系的情况下,参照史书和各地刘氏族谱谱系,采取尽量严谨、客观的态度加以论证,

修弥已有族谱谱系的缺陷,以便制定相对更为客观、准确的世系,至于远祖的名讳不必拘泥,但史书出现的应该力求准确,大概的世代数只能尽量求准确,以示尊重和传承。

确定刘氏远祖世系,我想应先确定几个重要人物,划定这几个人物的代数,然后再参考史书

和各地族谱来修订远祖世系。几个重要人物,也即我们刘氏的几位显祖,我想应该包括以下

几位:源明、刘累、杜伯、隰叔、士会(范武子)、明(庄公)、远(申公)、阳(文公)、清(成公),确定远祖世系应主要确定他们的世代数。关于源明公,多数谱系都尊为始祖,但史书也难得到确认,但既然这么多谱系都如此记载,也不排除是从已消失的史书中得出,我想应尊重各地谱系,让刘氏始祖不缺位,这对于维护家族的尊祖情节和增强刘氏族人的认同感很有必要,如没有更进一步的史实,我想暂不争议为好,源明是尊为刘氏始祖。

源明至刘累世系,各地谱系基本相同,尊刘累为十八世祖(香港《刘氏总谱》载为第十一世),我想仍尊重大多数谱系,尊刘累为十八世。远祖世系自刘累之后便出现了较大争议,各地谱系不尽相同,这里不对各地谱系评论,仅就我认为的世系进行探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杜预注:“(孔甲)以刘累代彭姓之豕韦。累寻迁鲁县,豕韦复国。”可以看出,当初刘累被赐封为御龙氏,他的封地就在豕韦,遂为豕韦氏。后来累公豢养的龙死掉了,便逃难至河南偃师,后人对于御龙氏和豕韦氏都不好用做姓了,便又复姓刘氏;成汤灭夏,大封圣裔,刘累后人再被封为豕韦氏。《左传》杜预注说:“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承其国,为豕韦氏。”后来又曾被取消封地,但商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了彭姓的豕韦国,又复封刘氏族人为豕韦氏。《史记集解》引贾逵说:“祝融之后封于豕韦,殷武丁灭之,以刘累之后代之。”至周,再封圣裔,豕韦氏作为尧帝和刘累的后裔,又被封到唐地,后遂姓唐,周成王时又迁杜城,遂有杜伯。

一、杜伯被杀与隰叔奔晋

杜伯其人的真实性,不容怀疑,在《国语》、《左传》和墨子《墨子》等典籍中都有提及。

杜伯,为周大夫,事周宣王,杜伯的名字在以上典籍中都没有提及,但在《太平广记》中记载名恒,有族谱称名献、致禄,待考。

“伯”乃对大夫的尊称,《史记》云:“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虞、宋国为公

爵,鲁、晋、齐、卫、蔡、燕、陈、祀、薛等国为侯爵,曹、郑国为伯爵,邾、莒、吴、越为子爵,许国为男爵。西周中前期,礼制俨然,诸侯少有谮越。后期王室衰微,各诸侯谮越频出。周王封大夫,食邑某地,亦称“伯”。杜伯,为杜地(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领主。西周初,武王崩,成王立(公元前1021年),周公辅政,唐地的刘累后裔做乱,被周公诛,成王戏言封叔虞于唐,又称唐叔虞,叔虞之子燮即位,因境内有晋水,改称晋侯。成王亲政,封刘累后裔于杜,其后以国为姓,又称杜氏,故史家多云刘氏在周为唐杜氏。

杜伯之所以被广为传载,皆因其死。关于杜伯被杀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宣王在位间有童谣“月将升,日将没;桑弓箕袋(箕草编的箭袋),几亡周国”,谶女子乱政,有人操桑木做的弓和萁草编的箭袋,周王罹难,周国几近灭国。于是周宣王下令全国禁弓矢,由上大夫杜伯专督此事。恰有山野妇女不明政令,进城售弓矢,遂被杀。自此宣王以为童谣之言已应,不究此事。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大祭,宣王夜梦美貌女子自西方来,入太庙携太庙神主东去。宣王惊,知谶语未消,乃杀杜伯。杜伯临死言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与诸侯在野外狩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着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将周宣王射死车上。还又一种说法是周宣王有个宠妃叫女鸠,他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设法去引诱他,杜伯拒绝了女鸠的勾引。结果女鸠恼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诬告杜伯欺侮她。

周宣王听信了女鸠的话,就把杜伯处死。这两种说法,散见于《国语·周语上》、《墨子·明鬼下》、《太平广记·报应十八》、《论衡·死伪篇》,在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第一章也以此开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载刘氏“ 在封 为 杜 伯 , 亦 称 唐 杜 氏 。

至 宣 王 , 灭 其 国 其 子 隰 叔 奔 晋 为 士 师 , 生 士 蒍 .

蒍 生 成 伯 缺 , 缺生士 会 。” 考乎《国语》、《史记》,对隰叔论述不多,皆言杜伯被杀,其自隰叔奔晋为大夫,世为士师(职掌军防),后世多袭此说。隰叔奔晋,时晋

穆侯卒(公元前785年)晋殇叔元年(公元前784年)。

隰叔生士蒍,关于士蒍的描述,《史记·晋世家》载:晋献公八年(公元前669年),士蒍说(献)公曰:“故晋之髃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九年,晋髃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十年,晋欲伐虢,士蒍曰:“且待其乱。” (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蒍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太子不从。后晋太子申生果自杀。

《史记》还有一段关于士蒍的记载,说晋献公太子春申自杀后,公子重耳、夷吾来朝,探得风声不对,不辞而别献公,“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初,献公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屈城,弗就。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蒍。士蒍谢曰:“边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卒就城。及申生死,二子亦归保其城。”,以上记载,虽然不涉士蒍生平,但可以看出士蒍不但在军队担任重职,而且明晓局势,料事于前,真大智大慧!从杜伯被杀,士蒍事晋献公,时间跨度为约一百二十年,中经隰叔一代,可推,隰叔奔晋必幼,而至献公时,士蒍已过中年也。

二、士会名著于晋

士蒍生伯缺,伯缺生士会。士会为刘氏远祖的又一显祖,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士会名会字季,因封于随(晋文公封,在今山西介休),范(晋景公封),又称随会,范会、范武子。佐晋文公、晋襄公,后辅晋成公、晋景公,以军功显赫当时,在其荫庇下,经范文子(士燮)、范宣子(士訇),至春秋末与魏氏、智氏、中行氏、韩氏、赵氏共为六卿,把持国政。史称士会:“辅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

故王符《潜夫论》称:“自唐以下,汉以上,刘氏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

晋襄公卒(公元前621年),因公子夷皋幼,群臣议请立公子雍(时公子雍在秦),派士会与先篾往秦迎雍,后在襄公夫人缪嬴的压力下,立夷皋,即晋灵公,并“发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先蔑、随会亡奔秦。”(《史记·晋世家》)。士会在秦为谋士,数次献策攻打晋国:“(晋灵公)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郩。六年,秦康公伐晋” (《史记·晋世家》)。晋灵公七年,晋国惧士会在

秦,常为晋乱,乃令魏寿余假装反晋降秦。“秦使随会到魏,因执会以归晋”,等士会到了魏地(晋国魏氏封地),便被困,阻其去秦。这段记载,就是士会亡秦又归晋的经过,士会后人留于秦者复姓刘。留于秦者,有些刘氏谱牒记载为士燮,笔者认为,其留于秦者应该不是原来在晋国的家室,不应为士燮,因士燮在这场变故中并未参与进来在以后晋国的历史中,士燮有一席之地。所以复姓刘的极有可能是在士会在秦国另娶秦国女室的后裔,因士会归晋,在秦国家室势危,又恐怕被秦国加害,乃复姓刘,至“获于魏”,故其间默默,不载于史册。

士会在晋灵公时不显,至晋成公、晋景公时,又屡建功勋,威震朝野。晋景公三年,“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晋使荀林父将中军,随会将上军,后郑服楚,林父仍坚持进攻,郑竟反攻晋,晋败”。景公欲许林父自杀,士会阻之:“昔文公之与楚战城濮,成王归杀子玉,而文公乃喜。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乃止(《史记·晋世家》)。士会有勇有德,可见一斑。晋灵公七年(公元前593年),晋使士会为中将军,灭赤狄。之后,为推郄克为政,士会请老,灵公加封范。《国语·晋语》载:“范武子退自朝,曰:‘燮乎,吾闻之,干人之怒,必获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逞于齐,必发诸晋国。不得政,何以逞怒?余将致政焉,以成其怒,无以内易外也。尔勉从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乃老。”急流勇退,足见士会之智!

关于士会(范武子)与士燮(范文子)的记载,《国语》还有这样的描述:范文子暮退于朝。武子曰:“何暮也?”对曰:“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矣。”击之以杖,折委笄。”,“靡笄之役(公元前589年,晋齐之战,士燮有功,时士会已请老,),郤献子师胜而返,范文子后入。武子曰:“燮乎,女亦知吾望尔也乎?”

对曰:“夫师,郤子之师也,其事臧。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故不敢。”武子曰:“吾知免矣。”士会教子谦逊,成为千古家教美谈,士燮又好学,曾为老子弟子,终得盈亏之道。

晋厉公六年(公元前575年),发生了鄢(鄢陵,在郑国的东南地)之战,晋国打败楚军,

士燮有功,然自鄢返,知厉公多疑暴戾,直接去家庙,对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

以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晋厉公七年夏(公元前574年),范文子卒(《国语》)。这年冬十二月,晋厉公杀鄢之战中有公的郄氏,后来,在数次战中有功的栾书、中行氏害怕厉公诛杀自己,遂囚禁了晋厉公。士燮知生知死,不愧尧之后也。

范文子(士燮)生范宣子(士訇),范宣子生士鞅,士鞅生吉射即范献子。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前),魏侈与晋定公相继攻打范氏、中行氏,两氏败走朝歌,暂保。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90年),晋再攻两氏,二子奔齐。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4

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氏的领地为邑。晋出公怒,求告于齐、鲁,欲伐四卿(智氏与赵﹑韩﹑魏氏,时范氏与中行氏已灭,故称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晋出公奔齐,死在了路上。

三、三家分晋与魏秦关系

晋国在晋襄公死后,大夫权势日增,到了魏献子事昭公,昭公卒,就形成了六卿(范氏)

(士会后裔,士燮子士訇、士訇子士鞅,士鞅之子吉射即范献子)、魏氏、智氏、中行氏、韩氏、赵氏专政的局面,六卿各怀心思,多不相睦,魏侈与范氏、中行氏有仇,便率先攻打范氏与中行氏,后来借助晋君的力量,在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击败了

范氏与中行氏,四卿的权势进一步扩张。智氏野心勃勃,又欲灭其他三卿,就与魏、赵联合攻打韩氏,韩氏不敌,服于智伯,智氏又向魏氏和赵氏发难,赵氏忍无可忍,联合韩氏和魏氏打败智氏,诛其族,分其地,时晋出公十八年(公元前453年)。公元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其子柳继位,是为晋幽公。幽公之时,晋公室已毫无权威,幽公非但不能号令韩、赵、魏三家,反而自己得去朝见三家之君。公室只保留了绛(今山西侯马市之新绛)与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二邑,其余的晋国土地全被三家瓜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晋烈公十七年(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韩都禹州(今河南禹县),赵都邯郸,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与晋侯并列,史称“三家分晋”,魏、赵、韩,也合称为“三晋”。 秦、魏相邻,以黄河相隔,河西之地成为魏秦争夺的焦点。魏文侯六年(公元前421年),将少梁城作为大夫领城。文侯十六年(公元前411年),伐秦,筑臨晉元裏,并取得了秦国的大片河西土地。十七年,又攻秦,二十四年(公元前401年),秦伐魏国,至陽狐。文侯三十二年,败秦于注(地名),文侯三十六年,秦侵魏国的阴晋,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386年),魏再伐秦,敗于武下,是年魏文侯卒,魏武侯立。魏国的兴盛起于魏文侯,魏文侯在位期间,任用贤能,任用李悝变法,国力大增,没有国力的强盛,不可能有连年的战争,魏武侯又任用著名军事家吴起为将,对外又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至魏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4年),逢泽(今开封市东北)会盟,魏国盛极一时。

然而,连年的战争,还是使魏国逐渐走向了衰落,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与齐发生了著名的“桂陵之战”,齐国孙膑用计大败魏国的庞涓,同年秦军取得了魏国的少梁城,之后(公元前341年)魏齐又发生了“马陵之战”孙膑用计射死庞涓,魏军大败。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40年),秦国的公孙鞅(即商鞅,因伐安邑有功,分得商地,故号商鞅)伐魏国的都城安邑,利用与魏公子为旧相识,用诡计骗得魏公子( “印”字左边少中横)为人质,魏国被迫迁都大梁(今开封)。此前大梁是公元前391年魏、赵、韩联军打败楚军取得。

四、士会后人在秦与魏

  《 新 唐 书 》 载 :会 适 秦 , 归 晋 , 有 子 留 于 秦 , 自 为刘 氏 。

生 明 , 明 生 远 , 远 生 阳 , 十 世 孙, 战 国 时 获 于 魏 , 遂 为 魏 大 夫 。

 秦 灭 魏 , 徙 大 梁 , 生清 。

通过以上魏国与秦国的战争关系分析,士会之后极可能是在公元前409年魏国取得河西之地时或在以后的征战中被“获”的,并开始做了魏国的大夫。至于做大夫的原因,目前恐怕不可得而知。从时间上计算,士会留于秦,在公元前621至公元前615年,如果复姓刘氏者为与秦国室女之后,距公元前409年,约200年时间,如果按20年一代估算,正符合《新唐书》“十世孙”的记载,那么获于魏的到底是哪一位?《新唐书》也是语焉不详,那么刘明、刘远、刘阳,到底是哪几代?许多族谱按《新唐书》的记载认为刘明为士会之孙,关于“十世孙”,有族谱认为为士会的十世孙,有族谱认为是刘阳的十世孙,两说皆有所从。笔者认为,士会归晋后又佐晋成公、晋景公,在晋景公时始请老(在郄克适齐遭辱和靡笈之役之间,故在公元前590年左右,前后不超过2年),距离士会留秦约三十年,所以士会留秦时当在壮年,而去秦国时没有必要携带家眷,所以在秦国的六年间,极有可能在秦国另续家室,延续子嗣,后因士会被晋所执,秦国家势必衰微,故默默无闻直至被“获”于魏,迨至做了魏大夫,才重新被史家所载。所以笔者认为,所谓明、远、阳者应为在魏之大夫名字,如果是在公元前409年魏取河西之地被“获”,则至公元前339年魏迁都大梁,约70年,中经三世,与明、远、阳之记载恰合。

五、刘姓徙大梁与刘清徙丰

再看刘清于刘阳之间的关系。汉高祖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史家确记,毋庸置疑,而其出生地在丰(今江苏徐州丰县)也为《史记》所确载,说明刘清已经徙居至丰。又汉高祖西安登极后,为解太上皇思乡之心,尝筑“新丰”城,徙丰之故人与太上皇蹴鞫同乐,两城相似,鸡鸭竟可识其家。从太上皇思乡之心与丰故人的关系看,太上皇也应出生在丰,按《史记》太上皇于高祖十年(即公元前197年)崩,享寿83,故太上皇应生于公元前280年;知此年可推汉高祖祖父刘仁约生于公元前300年( 以20年一代估算 ),而刘清应生于约公元前320年,时魏迁大梁不久,则刘清为刘阳之子,几无谬也。故笔者认为,汉高之上近祖世次应为刘明获于魏,为魏大夫,生子远,远生阳,阳随魏徙大梁,阳生清,清生仁,仁生湍,湍生邦。而其世次也需要可排定,如果按照大多刘氏族谱所载,刘邦为得姓始祖第75代孙,则刘清为72世,刘阳为71世。杜伯为57世,则隰叔为58世,士威为59世,伯缺为60世,士会为61世,至刘阳为71世,正十世,与《新唐书》又合也!

那么,刘清何时徙丰?为何徙丰?春秋末年,丰为宋国国都,周赧王29年(公元前286年),齐、魏、楚灭宋,丰属楚。太上皇生于丰约在公元前280年,故刘清徙丰应在宋国灭亡左右,如果刘清在宋灭之前徙丰,是何因?随魏军征宋还是其他原因?不可得而知?如果在宋灭后,宋属楚,并不属魏,徙丰又何因?也不可知。

有族谱谱称秦灭大梁,刘清徙丰,则谬也。时大梁未破,魏国尚存。如果认为因为当时为避秦乱,笔者认为,此尚可。随着魏国迁都大梁,秦国对魏国的征战不断,严重的一次是在公元前275年,秦国以魏冉为相,伐魏,斩首4万,魏割八县议和,不久,再伐魏,竟围大梁,后魏人须贾说魏冉退兵,大梁方解围。从此可以看出,公元300年后的魏国在秦国的强大攻势下,已经风雨飘摇。所以,刘清徙丰的原因很可能是看到魏国的前途渺茫,及早逃遁(先见之明也是刘氏传统)至宋(因为丰始终未属魏,所以不可能是封刘清于丰),这种情况下,作为魏国大夫,弃国而走,终非义举,说避秦难尚可,故徙丰,改姓“金”(也是丰县“金刘一家”的由来)也合情合理,后来司马迁记高祖家世,是否避讳此事,一笔带过,也未可知。再从刘清之子刘仁的“号”丰公看,刘清徙丰,实为刘仁徙丰,时刘仁正壮年,故号“丰公”,而刘清时已年老,未几则长逝于丰(葬于今丰县金刘寨,史称“汉皇祖陵”,至今陵墓巍然),这样刘清徙丰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当在宋国灭亡前后。

杜伯被杀,其后奔晋;士会亡秦,有子留秦。其间史料可佐,多不舛误,而留秦支子复姓,获于魏为大夫,史家语焉不详,后世修谱,多有撺掇,加之修谱附会之风,更漏洞百出,有将“刘获”作为复姓始祖者,有将刘姓姬子国串于杜伯之后者,不一而足。近再读《史记》、《国语》,旁以《左传》、《刘氏族谱》为佐,广搜资料,新探杜伯至刘邦世系,还望各家批评指正!

2003.11.5

                             资料来源:刘氏族谱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