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患者有这5种行为请马上停止!

 循天园 2017-04-08

高血压虽然不像癌症那么可怕,但是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也不断增加。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只要平时注意保养,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就可以正常生活。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对自己的病情没有正确认识,常由于自己的无知和盲目而导致高血压危象,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今天为大家介绍高血压的禁忌,这些雷区一定不能踩!

1、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患者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易过度降低血压。

2、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高血压患者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患者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患者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3、降压过快过低

一些高血压患者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患者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4、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患者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5、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

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不要随意更换降压药: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对一种药物已经适应,而且有效果后,不要因为一时的血压波动,就认为身体出现耐药性需要换药。不断换药的结果就是身体需要不断适应新药,对维持血压稳定并没有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