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仅有一人守望的村庄 孤寂的背影...

 hljsl 2017-04-09

在重庆市巫峡北岸,落着著名的净坛峰,山中云雾缭绕,洞奇石秀,红叶纷飞,是大巴山的最后秘境。净坛峰边上的黄岩村,由于山路崎岖,生活不便,村落里原有的近百谭姓村民都搬迁到了山下,如今只剩下一位老者独守空山。
青苔小路蜿蜒曲折,从远处通向谭大根的家,这是与山外联系的唯一通道。他的家依山而建,半壁为崖,半壁为洞,并有阁楼,这便是谭大根的家。

谭大根早年与老伴相守于此,育有三男一女,再后来老伴去世,子女也相继下山,盖新房,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谭大根和三个儿子都是木匠,房屋里的家当还是老人当年结婚时自己打造的家具。铜制的对襟门环用得贼亮,梁上挂着几块腊肉,老人一直舍不得吃。

土屋还有阁楼,住起来冬暖夏凉,储存食物也许久不坏。多年来谭大根的家里即使通了电也不用冰箱和空调。
密林里废弃的这排土屋是谭大根兄弟的老屋,他们在几年前就已经全家搬下山了。以前需要帮忙,在山头招呼一声,相距不到百米的亲戚就能及时赶到,如今只能孤独的任由植物将它慢慢包裹。
引到这个石凿子里的山泉,老谭家用了一辈子。世代居住的祖宅,是谭大根无法割舍的情怀,即便是蛛网密布,这个家也是他的全部。
土豆,红薯,玉米是岩上人家吃了一辈子的“三大坨”。老人在查看食物有没有坏掉,这些都是他辛辛苦苦种植的。
老人自制了四个土蜂窝,由于上了年纪,高处的蜂窝使用不方便,放在低处的三个土蜂窝每年都引来不少蜜蜂。据说这种蜂蜜市面上要卖好几百一斤。
悬崖之上投下的阳光可照到厨房的灶台,几十年的烟熏火燎岩壁早已变得乌黑。
门前树上摘的几个柑橘,就是老人这天的一顿午饭。虽然简单但也乐得自在,有时候心情比食物还要重要。
山下日子好过了,温饱有余。可对于这些劝说和外界的变化,老人很淡然,总是笑着摇头,不肯离开:“一辈子都住在这里,换个地方,就不会生活了。”
家门前是一片竹林,每日闲暇时他总会坐在这里,两眼一直望着远方。子女见老者一人独守空山,便前来接他下山住新房,可在老者看来,大山的宁静和空气,还有世代居住的祖宅,是无法割舍的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