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岁的孩子,能得出怎样的人生感悟?

 滹南行东一庄翁 2017-04-09

十岁的孩子,能得出怎样的人生感悟?

南朝文物

升官发财,这可能是几千里芸芸众生世俗而现实的人生目标。但是,无数的亲历者与“过来人”,都给出了迥然相异的人生答案。

钱澄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与学者,位列“安徽100历史名人”,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有《田间易学》、《田间诗学》、《庄屈合沽》、《藏山阁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及《所知录》等。前三者收录于《四库全书》,其《田间易学》具有易学研究的里程碑意义。

十岁的孩子,能得出怎样的人生感悟?

南朝文物

当学者并不是钱澄之的人生初衷,七岁起钱澄之即从舅父读书,十六岁应乡试,中第四名。后随父往游南京,应举不中,与陈子龙、夏允彝诸名士结交。崇祯即位之初,整顿朝纲,定逆案,逐阉党,几社、复社兴起,接武东林。钱澄之与同邑方文、方以智等人,同主桐城坛坫,介入政治斗争。方苞《田间先生墓表》记载:有御史某,逆阉余党也,巡按至皖,盛威仪谒孔子庙,观者如堵,诸生方出迎。先生忽扳车前往而揽其帐,众莫知所为,御史大骇,命停车,而溲溺已溅其衣矣。先生徐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诋之。驺从数十百人相视莫敢动。大灭逆阉余党的威风,钱澄之疾恶如仇,由是名闻四方

钱澄之大半生都在努力科举从政,或曰意欲升官发财。但生在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明亡清兴,钱澄之的人生风雨飘摇。流亡生涯中,清兵攻陷南京,弘光朝土崩瓦解,钱澄之参与抗清失败,妻方氏及女殉难,他与长子法祖逃入闽中,后辗转入桂。在桂王朱由榔手下,钱澄之曾任礼部精膳司主事,翰林院庶吉士,后迁翰林院编修。永历朝的制诰文字,多出其手。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钱澄之彻底中止了从政的念头:同僚金堡因直谏下锦衣狱,左肱都被打断。南明朝廷虽说很小,却依旧不失为黑。钱澄之算是明白了什么,脱下朝服,间道归里,结庐先人墓旁,闭门著书以终。

从蹭蹬官场,到野老山林,钱澄之的意气风发终以失败而终。其实,也不能称之为“失败”,当“失败”成为时代的主题时,“成功”就添补了另一味含义。

甲申之变后,阮大铖与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钱澄之又参与了史可法等谋立潞王的活动。这时的阮、钱关系,再由个人恩怨转为政治对立。阮大铖进入弘光朝后晓有权势,对东林后人由避让转为报复,钱澄之不可避免名列其中。

十岁的孩子,能得出怎样的人生感悟?

钱澄之诗意图

钱澄之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治营垒,同乡、世戚之情避免不了二人的分道扬镳。阮大铖对复社文人实施报复时,钱澄之逃难途中妻子遇贼身亡,这种刻骨铭心的家庭灾难,二人间的仇恨瞬间升至顶点。时事的磨难让钱澄之最终远离了政治,剩下的只有抹不去的恩怨情分。

永历五年,效命永历小朝廷的钱澄之剃发为僧,辗转回乡,其名也由“钱秉镫”改为“钱澄之”。将其名用字易“金”作“水”,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某种意义上表明了钱澄之对明、清易代的认同。经世之变中的这种豁达态度,一方面是因为钱澄之为习易之人,能从宇宙之变中通达国变之理。另一方面,钱澄之阅历甚广,亲身体验过明季的黑暗,并无后人留恋南明的想当然耳。如果明朝延续,百姓无疑是水深火热;倘若流寇得势,百姓决然是人间地狱。有清代明,也算是时事使然,容不得百姓作乌托邦之想。

阮大铖悄然死去,钱澄之结庐田间。《田园杂诗》是钱澄之归田后反映其躬耕生活的组诗其中一首曰:“春天不久晴,衣垢及时浣。身上何所著,敝襦及骭短。家人念我寒,一杯为斟满。酒满不可多,农事不可缓。奋身田野间,襟带忽以散。乃知四体勤,无衣亦自暖。君看狐狢温,转使腰肢懒。” 字里行间充满安贫乐道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出历经丧乱遁世隐居的思想。

十岁的孩子,能得出怎样的人生感悟?

古代寺庙

晚年的钱澄之有字示子孙:“田要小,不要好;书要读,不要考。”生活拮据的钱澄之,七十之后卖文乞资,八十老翁苦为稻粱谋——生逢乱世的钱澄之,有比阮大铖更多的磨难!

——起自平民,一生求官终无所获,这就是古代的名人。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天赋官宦基因,天生就是当官的命,并且是当大官,大得人可怕。

十岁的孩子,能得出怎样的人生感悟?

南朝文物

刘子鸾(456465),字孝羽,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母为殷淑仪。五岁时,刘子鸾被封为襄阳王,后改封新安王,又加封为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领南琅邪太守。殷淑仪宠冠后宫,死后追封为贵妃,刘子鸾再加为司徒,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后又复加为中书令。别人还在上幼儿园,刘子鸾的官帽就大得可怕了。

刘子业是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464年宋孝武帝去世,刘子业即位为皇帝。刘子业素来嫉妒弟弟刘子鸾,登上皇位后他首先拿掉了弟弟中书令的官帽,接着又将年仅十岁的弟弟赐死。临死前,这个十岁的孩子叹道:“愿后身不复生王家!”

十岁的孩子,能得出怎样的人生感悟?

南朝文物

希望下辈子再也不要投生帝王之家,这还不是刘子鸾一个人哀叹。几年之后,十三岁的顺帝刘凖被萧道成逼着禅位,这个孩子吓得躲在佛盖之下,哭作一团。当听说萧道成不杀他时,刘凖边哭边说:“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子家。”隋炀帝杨广之孙杨侗,曾被王世充扶作皇帝,被迫禅位给王世充后,被幽禁在含凉殿。一个多月后,王世充派其侄王行本缢杀杨侗,这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悲叹:“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

十岁的孩子,能得出怎样的人生感悟?

国画

《论语》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尽管如此,震撼人心的人生慨叹《论语》之后总是层出不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