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最能治疗急症

 古道岐黄 2017-04-09
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我也致力于推广中医。而且,我宣传中医是能治疗急症的医学。
 
中医不但能治轻病、小病及慢性病,还能治疗重病、大病及急症。不少人认为急诊应该找西医,中医只适合于慢慢调养一些慢性病。其实则不然,中医擅长治疗急症,而且,中医治疗急症疗效极佳。特别是针灸,治疗急症最有殊功。
 
李可老中医已经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切实疗效。针灸属于中医,但针灸又最能体现出中医救急的所长。我临床试以针灸救急,颇觉得心应手。如治疗急性疼痛、痉挛、功能障碍、血症、高热、精神障碍、呕吐、昏厥、哮喘发作等等,都有办法迅速缓解病情。我把我自己临床过程中用中医治疗急症的一些病例记录了下来,并且发表在我的新浪微博里。
 
总有些人怀疑中医,认为我的疗效神奇的医案都不过是故事。在此强调,这些医案全部源自我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医博大精深,我的医术还很有限,这些成功案例不过是中医广阔大海中的几朵浪花而已。之所以不相信,是没有亲身经历而已。
 
以下试举一例,以见中医救急的速效。
 
09年1月6日,朋友的奶奶,75岁,胰腺炎复发一天,现腹胀腹痛明显,伴胸口闷顶烦躁感,大便未下,还伴有口苦。自述以前也曾于半夜发作过数次,曾经朋友在电话里让我给开过方子,记得是承气之类,每次都是一服即愈。病人素有高血压,心脏早搏史。因为每次都是朋友电话求方,且这次语言略见慌张,一定是担心病情较重,兼有心脏病史,恐预后不良。考虑到舌脉不全,只能凭症状来判断,应该是少阳阳明合病,当枢少阳,降阳明,兼以活血化瘀,为急处:生大黄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木香30克,冬瓜仁30克,莱菔子10克,败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栀子10克。一付,水煎服。嘱煎半小时许即可,不分次数,随时服药。
 
晚上其家人来电话,说服药后大便已通,已无腹痛腹胀,病人精神大是好转,胸口已无闷感,但仍有轻微的上顶感。现病人已经睡着,电话中语言已不见慌乱。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少阳与阳明的瘀滞已经排除,现主要问题在心脏,仿千金生地黄汤、炙甘草汤以及大柴胡汤意,处方如下:生地250克,生大黄20克,炙甘草30,大枣20枚,切,柴胡10克,黄芩10克,木香30克,莱菔子10克,枳实10克。一付,水煎服,嘱马上服用。1月7日早晨朋友来电话,说服此方后病人自觉更加舒服,比第一个方子还舒服一些。昨天晚上服药后,即有胸口鼓鼓的热感,随即豁然而通畅。早晨再服一次,大便略稀,但所有不适已经全部消失。嘱停药而愈。随访四个月,一切正常。
 
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切中病机,中医疗效往往迅速,真可以达到古人所说的一剂知,二剂已的程度。再者,从此案中也可以看出,中医的药量非常关键。有句话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有时的确是这样的。细心的朋友应该从此处认真地思考,深入体会,也自会达到用方如神的境界。
 
我自己临床以来,这种急性重症病例经常遇到,往往都可以中药或者针灸在首诊控制住症状。临床上屡见屡效,益觉中医之神奇,非现代医学所可比拟。见得多了中医的神效,也更加地用心研究中医了,至今已经完全沉迷于中医之中而不能自拔了。读医书不觉其苦,反觉其乐,白天临证,夜晚读书,虽然日子非常安静,但自觉舒服无比,远胜于酒桌上的应酬喧哗。
 
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病?不少人怀疑中医的科学性,而且,也怀疑中医的临床疗效。甚至于有人建议取谛中医,说中医不符合现代科学,是垃圾,是糟粕。对于这些观点,我非常懒于为中医辩解。为什么呢?中医自有他的严谨的科学性,不过,它的科学性是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所不能认识的。也就是说,中医是未来的科学,它的理论体系根本就没有办法用现在的实验科学所解释。只有当科学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了,才可能会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目前虽然中医有些神秘,但最好的方法不是把它消灭掉,而是大力地鼓励它发展,因为只有中医发展了,中国医学才能真正在世界上挺起民族的脊梁。
 
按中医的观点来看,西医充其量不过是正在发展中的一门医学体系,其理论与实践尚需要极大的发展,才有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人类解除病患的痛苦。不要盲目迷信西医,试看看各大医院,真正地治好几种病了?又有多少病人没有死于疾病,反而死于医生的治疗。又有多少病人不但丢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倾家荡产。西医真的可以让病家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去相信吗?
 
中医本来拥有治疗急症重症的阵地,但事实上中医治疗的多是些轻病小病及慢性病症,临床用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少之又少。为什么?一则中医人没有掌握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方法,是不会治;二则担心出现意外说不清楚,这是不敢治。孙思邈告诫所有的中医人在从事临床工作时:“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是发扬医德,还是明哲保身,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