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生活在枣庄老城是一种熬不化的味道,历久弥新

 无冕之王001 2017-04-09

     自1878年中兴煤矿建立,市中区就从一个小村庄慢慢演绎过商贾云集的鳞次栉比、深宅大院的爱恨情仇,当然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很长时间里,枣庄的城区面积在l.4平万公里左右,房屋破旧,市政设施简陋,城市街道狭窄,土质路面,宽窄不一,弯曲不直,是一个煤灰遍城、缺树少绿、经济单一的小城。“一个岗楼一个兵,一把花生吃全城,污水遍地流,十路九不通”是对当时城建状况的一种戏说。50年光阴飞逝,30年阔步前行,如今,老城里很多小巷已难觅踪影,昔日的城市已经成为尘封的记忆。那些往日的故事不应该被我们忘记。

QQ图片20150624214959.png

      解放以后枣庄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百废待兴,老百姓已经开始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在老枣庄城区的东西两边有两条大沙河,那时候,河水清澈,水流舒缓,这两条河就成了城区里很多人家生活用水的来源地,我奶奶家那时候就在现在的老矿务局西门外的八大家住,用水也得去西沙河去挑,现在看来来回一趟也得3公里,我大姑就和同伴们挑着水桶去西沙河里挑水,有时候还捎带着洗洗衣服。后来改用水车拉,再后来就通了自来水,不过那时候挑水的岁月,却让她记忆了一辈子,那是一种快乐的记忆,西沙河水清澈见底,河底都是沙子,很多人家在岸边取水或者洗衣服,由于水是流动的,洗衣服和取水都没有觉得受到影响,那时候河边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很多消息就是在那里知道的。

      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贫苦,可是却让很多人一辈子都怀念。

      那时候的生活得全靠自己创造,生活也是个力气活。

   那时候孩子放了学得去矿井边、矸子山下捡碳巩子回家做饭用。

QQ图片20150624215050.png

那时候家里用物什是可以打制的,叮叮当当的声音里一件称心如意的锅或者铁铲就按你的心意出来了。

QQ图片20150624215140.png
那时候的糖葫芦颜色鲜艳,入口酸甜,因为熬制的过程中,炭火让纯正的糖水更香甜。
QQ图片20150624215243.png
那时候过年是快乐的,踩高跷,跑旱船,耍龙舞狮是玩得尽兴看的高兴,不用担心手机电脑把人们的眼球夺走,也不用担心影响交通,车喇叭按个不停的催促。


那时候的煎饼是自家粮食磨得糊子,在自家院子里用柴火烙的。即使在集上买的菜也不用担心洗不干净会有农药残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