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妇戏对天子(民间故事)

 夜黑心明 2017-04-09

一天,两个骑着骏马,穿戴阔绰的人从一个叫歇马山的地方经过,正见一个农夫在山间田里插秧。前面那个身穿黄袍骑红鬃骏马的人见农夫在田里一窝一窝地插秧,深感好奇,还以为他在边栽边数,便勒住马缰问道:“栽秧哥,栽秧哥,你秧苗下田多少窝?”

农夫缓缓直起身来,呆呆地看着两个过路人,傻乎乎地回答道:“你们说的啥子,我听不懂?”

后面那位身穿青袍子骑大黑马的人解释说:“大人问你栽了多少窝秧?”

“不晓得,我没有数过!”农夫如实回答。

两人笑了笑,扬鞭催马,飞驰而去。

农夫中午回到家,将此事告诉了他妻子。

妻子听了哈哈大笑,然后用指头轻轻地点了一下丈夫的额头说道:“真是个哈包(哈儿),你以为他俩没见过栽秧呀,他们是在愚弄你的,故意让你出洋相。”

丈夫扰了扰头皮说道:“我哪有你恁个(这么)精灵哟,根本就没有想到那去。”然后,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就是想到了他俩是在戏耍我,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有何难!”妻子说道:“歇马山是座断头山,走不通,估计他们还会转回来,如果他还要这样问你,你就如此反讥他。”然后将嘴唇贴近丈夫的耳朵,悄悄“面授机宜”。

果不其然,下午,那两个骑马人真的又返回来了,见那位农夫还继续在此田栽秧,心想他上午得了教训,现在肯定要边栽边数的,一定回答得上来了。于是,又歇马问道:“栽秧哥,栽秧哥,你秧苗下田多少窝?”

农夫并没抬头,而是继续插秧,并不快不慢地反讥道:“骑马夫,骑马夫,你马脚下地多少步?”

两个过路人无以回答,只是面面相觑。这时,那个骑黑马的人厉声说道:“哥子,你上午就没有如此回答,肯定是别人教你的,你快说说是谁教的,否则,将治你个欺君之罪。”

农夫并不懂什么叫“欺君之罪”,但见来者不善,已吓得有些胆战心惊,只得颤颤惊惊地如是禀告。

那两位不听则已,一听却吃惊不小,心里暗自思忖:在这个穷乡辟岭的地方,竟然还深藏着这样一位奇才女子。于是,便提出非得要去拜访拜访她。

农夫只得忐忑不安地将两位过路人带回家。农夫家是在山脚下密林中背湾处的两间土坯茅草房。

刚到地坝,狗就汪汪地大叫。

农夫妻子一听狗叫,知道定有陌生人来访。于是,就从屋里出来探看,只见前面那个穿黄袍骑红鬃马的人正一只脚站在了地上,另一只脚还搭在马鞍上。他一见到刚要出门的女人,意识到此女定是农夫的妻子,便立即问道:“大嫂,你说我是上马还是下马?”

这时,那女人的一只脚已跨出门外,另一只脚还在屋里。听来人如此一问,心静如水,两只水灵灵的眼睛盯着来者,随口反讥道:“客官,那你看我是出门还是进门?”

来者无言以对,心里暗自思忖,此女果真厉害!

僵持良久,骑红鬃马的又问道“那你说我是该走,还是不走?”

那女人知道那人又在故意为难她。如果说他“该走”就意味着她在下“逐客令”,就有“不好客”之嫌;如果说“还是不走”,似乎她又有“强留”或他两有“死皮赖脸”之意。于是又反问道:“那你看我是留,还是不留?”

别小看这一问,其实此话一语双关,蕴含两层意思,表面是在问他两个路人,主人家是“留客”或是“逐客(不留客)”;二层意思是说主人家自己是“留住下来”或是“被迫出走(不留)”。其真实意思是在暗示,如果路人要留下来不走,那主人家就只能走,让出房间给他们留宿。

“哈哈……”骑红鬃马的笑道,然后伸出右手大拇指夸赞道:“真是个奇女子!”

女人根据两人的坐骑,衣着,言谈举止判断,来者并非凡人。于是,便急忙热情招呼道:“二位光临寒舍,请进屋里小歇。”然后走出门外抱歉道:“刚才小女子鲁莽,请二位大人海涵海涵,宽谅宽谅。”

两位来者并没未进屋,只是站在地坝寒暄几句。然后那位骑红鬃马的人从骑黑马人的布袋里取出一块黄布,递给女子说道:“你在家操持家务,容易糊脏衣服,你拿这块布去做一个围腰时刻罩住前胸。”说毕,两人策马而去。

农夫夫妇不知来者何人,但得到这块质料不错的黄布,觉得如获至宝,但一看只有那么大一块又觉得没其他用途,只得按照其吩咐,做了一个围腰,也就是现在的围裙,天天佩戴在胸前。从此,她的思维就渐渐迟钝了。

一月后,县衙突然来了一大帮人,给农夫家送来了些谷米和银两。夫妇俩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最后,那位被称之为:“老爷”的县太爷对农夫说道:“恭喜你受皇上蒙恩,你们山边那块田不种了,我们要在那儿竖一块‘访贤碑’。并将这歇马山更名为:‘御马山’,从此以后,你们也不要再到那山上砍柴了。另外,皇上赐给你们的那块黄绫,我们也将奉命收回作为圣物供奉在县衙里,以此庇护全县人民。”

夫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两位过路人就是当朝皇帝和随从大臣,赐给她的那块黄布原来竟是非常珍贵的黄绫。

农夫妻子这才仿佛明白,原来他们送给她家的谷米和银两是用来收买他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和山林,这那是“蒙受皇恩”,简直就是遭罪!还有那块黄绫,既然是皇帝亲赐,他们为何还要“奉命”收回?难道皇帝老儿也不讲信誉,吐出去的口水还要舔回去?于是,她十分不舍地说道:“我已经奉命做成了围腰。” 然后提起围腰下边说道:“看嘛,我系就系脏了!”她以为这样说就能保留下这块心爱的黄绫围腰,可是,衙役还是强行将其解下带走了。

农妇习惯了系围腰,自从那块黄绫围腰被收缴后,她还真有些不习惯。于是,她又只得找来其他布料再做了一块,继续围系在前胸。附近的村姑、村妇看她系着围腰既美观又护衣,便也就跟着效仿——在胸前系起了围腰。

据说,后来女人不如男人聪明,就是因为被皇帝敕封,用围腰蒙住了女人灵巧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