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这个“一字生辉”的故事:钱钟书为何提出质疑?

 思明居士 2017-04-09

是不是成功化用,这个问题诗人自己恐怕无权评说,说了恐怕也不顶用。这应该由读者来评说,虽然读者的意见尽管会多有不同,但是有文本在,这是最可靠的事实依据。


例如聂绀弩的“春风不绿老人头”,显然用出了新意。 “绿”字所含有的“青绿”与“乌黑”二义在这里都用上了,春风给大地带来的是青绿色,但它并不能使老人的白发变黑,让衰老变回年轻。“不绿老人头”,既生动又幽默,若联系其全诗来读,更可品出其中对荒唐年代荒废岁月的牢骚与自我调侃。


如果说诗人对“春风又绿江南岸”有所借鉴,那么在此处无疑是化为了自己的精彩。


再看朱自清的“春风又绿江南草”,一下子就让人想起王安石的句子,除了“熟”,还要再读出点新意来,恐怕很难。要说这也是成功化用,恐怕很难得到认同。


因此,对“绿”的活用是否可以这样说:尽管前人不避“熟”,借鉴者很多,但毕竟太“熟”了,今人再用,还是要三思。若用不出些微新意来,能避时且避之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